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璇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肉毒
  • 6篇肉毒毒素
  • 6篇面肌
  • 6篇面肌痉挛
  • 6篇痉挛
  • 6篇肌痉挛
  • 6篇A型肉毒毒素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疗效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吞咽
  • 3篇吞咽障碍
  • 3篇偏侧
  • 3篇偏侧面肌痉挛
  • 2篇蛋白
  • 2篇毒素治疗
  • 2篇肉毒毒素治疗

机构

  • 1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大足区...

作者

  • 12篇张璇
  • 4篇冯文霞
  • 4篇尤素伟
  • 3篇李霞
  • 3篇郭鹏
  • 3篇吕洲
  • 3篇马晓伟
  • 2篇王立哲
  • 2篇王静
  • 2篇宋福聪
  • 2篇梁战华
  • 2篇周丽娜
  • 2篇王相斌
  • 2篇刘新平
  • 2篇宋春丽
  • 1篇田伟
  • 1篇冯俊艳
  • 1篇何俊芳
  • 1篇冯欣
  • 1篇周慧

传媒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神经电生理、睡眠及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偏侧面肌痉挛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观察组采取A型肉毒毒素重复注射+经皮面神经电刺激。比较2组起效时间、痉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痉挛程度、神经电生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瞬目反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痉挛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优于治疗前,观察组痉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高于治疗前,瞬目反射波幅R1、R2、R2′低于治疗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高于对照组,瞬目反射波幅R1、R2、R2′低于对照组(P<0.05);2组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面神经电刺激结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痉挛症状、神经功能、睡眠质量。
高丽娜张璇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
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合并面肌痉挛的紧张型头痛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引起的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入院治疗的合并面肌痉挛的紧张型头痛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一次性A型肉毒毒素注射,而对照组予以口服乙哌立松及阿米替林治疗,疗程4周。应用VAS量表及HIT-6评分量表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3±0.9分和4.2±1.1分,两组患者的HIT-6评分分别为39.5±7.6分和46.1±8.6分,其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合并面肌痉挛的紧张型头痛相对传统的口服药物治疗,其不仅疗效更好,且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张璇冯文霞郭鹏李霞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面肌痉挛紧张型头痛疗效
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为吞咽良好组(98例)和吞咽障碍组(9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对92例吞咽障碍组患者发病期间SAP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临床资料等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结果:吞咽障碍组与吞咽良好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史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吞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梗死面积、梗死部位脑干比例均高于吞咽功能良好组(P<0.05),92例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中有34例患者发生SAP,发生率为36.96%。经单因素分析显示,SAP组与非SAP组患者的性别、BMI、饮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病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SAP组患者的年龄、NIHSS评分、吸烟史患者比例、糖尿病史患者比例均高于非SAP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高NIHSS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是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并发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梗死面积大以及脑干部位梗死患者易出现吞咽功能障碍,且有部分患者会出现SAP,而高龄、高NIHSS评分、吸烟史、糖尿病史是诱发SAP发生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关注。
尤素伟冯俊艳冯欣周慧崔学静张璇王静郭鹏覃国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卒中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
急性脑梗死不同分型病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变化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不同分型病人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门诊确诊的100例ACI病人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门诊进行健康体检且身体健康的体检者80名为对照组,通过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将ACI病人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38例、小动脉闭塞卒中(SAA)45例、心源性脑栓塞(CE)13例、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SUE)4例。比较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及脑梗死各分型病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预测ACI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结果显示,IL-6、hs-CRP、TNF-α、MMP-9预测AC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573 pg/mL、2.317 mg/L、5.897μg/L、179.469μg/L,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1,0.987,0.963,0.967。ACI各分型病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A型ACI病人IL-6、TNF-α、hs-CRP及MMP-9水平高于SAA、CE、SUE型ACI病人,SAA型ACI病人TNF-α、MMP-9水平高于CE、SUE型ACI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6、TNF-α、hs-CRP及MMP-9在ACI的发生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与LAA和SAA的发病机制更为密切。
马晓伟冯文霞王立哲张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
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究不同A型肉毒毒素注射次数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偏侧面肌痉挛随机首次治疗组和重复治疗组,采取不同注射次数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进行电生理检测,分析其对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首次治疗组和重复治疗组在注射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 33%和90. 00%,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药物注射前,两组患者的患侧CMAP,瞬目反射波幅R1、R2和R2’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注射后,两组的患侧CMAP,瞬目反射波幅R1、R2和R2’较注射前均显著的下降(P<0. 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结论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且重复注射不会对患者的脑干和神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安全性尚可。
张璇王相斌王静马晓伟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注射次数安全性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对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脑干组和半球组各60例,均应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及常规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12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28d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脑干组和半球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显著(P<0.01),对照组升高较少(P<0.05);治疗后脑干组与半球组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脑干组与半球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仅给予常规治疗的患者,但脑干梗死与半球梗死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宋福聪吕洲张璇马雪梅尤素伟李霞
关键词:脑干梗死吞咽障碍
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和面肌痉挛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和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和面肌痉挛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卡马西平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治疗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和面肌痉挛较其他治疗方式疗效更显著。
张璇梁战华刘新平宋春丽周丽娜王相斌郭鹏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面肌痉挛
长期重复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对面神经传导速度及CMAP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究长期重复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对面神经传导速度及CMAP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0例面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5例未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长期重复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测量双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结果:长期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健患侧的CMAP波幅比较,患侧较健侧相比波幅明显降低。未接受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患者健患侧的CMAP波幅相比,两侧的CMAP的波幅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的患者,其患侧CMAP的波幅的降低对面神经的传导速度无明显的影响。
张璇梁战华刘新平宋春丽周丽娜闫媛媛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面肌痉挛CMAP
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与首次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与首次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2018年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偏侧面肌痉挛患者164例,根据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次数分组,其中76例首次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为首次治疗组,88例重复接受A型肉毒毒素治疗的为重复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面神经电图、瞬目反射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重复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88/88),略高于首次治疗组的97.37%(74/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治疗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70.45%(62/88),明显高于首次治疗组的60.53%(4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治疗组患者患侧运动神经传导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振幅显著低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MAP差值(ΔCMAP),瞬目反射R1差值(ΔR1)、R2差值(ΔR2)和R3差值(ΔR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8/88),明显低于首次治疗组的21.05%(1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重复治疗与首次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相近,临床获益情况均较好,其中重复治疗方案的综合疗效更优.
张璇尤素伟吕洲闫媛媛高丽娜
关键词:偏侧面肌痉挛A型肉毒毒素
外周血Lp-PLA2和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04—2022-12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对比2组基线资料及外周血Lp-PLA2、FGF23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Lp-PLA2、FGF23与简易智力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的关系,采用ROC曲线评估外周血Lp-PLA2、FGF23对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160例脑梗死患者中,48例(30.00%)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文化程度、MMSE评分及血清Lp-PLA2、FGF23水平等方面与非认知障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文化程度低及血清Lp-PLA2、FGF23水平升高是影响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FGF23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p-PLA2的曲线下面积为0.770,FGF23的曲线下面积为0.779,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3(P<0.05),表示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结论Lp-PLA2、FGF23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中均呈高表达,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马晓伟田伟冯文霞王立哲张璇
关键词:脑梗死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认知功能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