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茜茜

作品数:25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细胞
  • 12篇淋巴
  • 12篇淋巴细胞
  • 9篇T淋巴细胞
  • 8篇衰竭
  • 8篇解毒
  • 8篇肝衰
  • 8篇肝衰竭
  • 7篇慢性
  • 7篇解毒法
  • 7篇健脾
  • 6篇急性肝
  • 6篇急性肝衰
  • 6篇急性肝衰竭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慢加急性肝衰...
  • 4篇乙肝
  • 4篇树突

机构

  • 23篇湖南中医药大...
  • 6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中西医...

作者

  • 24篇张茜茜
  • 15篇孙克伟
  • 8篇胡珊珊
  • 5篇陈斌
  • 4篇张涛
  • 4篇彭杰
  • 4篇朱文芳
  • 2篇刘丽芳
  • 2篇彭建平
  • 2篇王若宇
  • 2篇刘慧
  • 2篇周亮
  • 1篇张蓉
  • 1篇伍玉南
  • 1篇欧阳林旗
  • 1篇杨晶

传媒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2012年朱...
  • 2篇全国第4届中...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扶正与祛邪法对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比较健脾法、补肾法与解毒法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10例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患者和8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张茜茜胡珊珊孙克伟
关键词:乙肝病毒慢性感染T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清温并用法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Treg/Th17型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清温并用法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Treg/Th17型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FoxP3 mRNA、ROR-γt mRNA的影响。方法:将1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120只,造模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致敏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然后以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攻击建立ACLF大鼠模型共81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0只,清法组20只,温法组20只,清温并用法组21只。动态观察不同时间节点(1、12、24h)各组肝功能(ALT、TBIL)和肝组织Treg/Th17型细胞因子(IL-10、TGF-β、IL-17A、IL-23、TNF-α)转录因子(FoxP3、ROR-γt)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TBIL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细胞因子IL-17A、IL-23、TNF-α、IL-10、TGF-β及转录因子ROR-γt mRNA、FoxP3 mRNA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清法组、温法组及清温并用法组AL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Treg/Th17型细胞因子、IL-17A、IL-23、TNF-α、IL-10、TGF-β及转录因子ROR-γt mRNA、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清温并用法组较清法组、温法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清温并用法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转录因子FoxP3及ROR-γt的表达,降低Treg/Th1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陈斌黎运芳张涛朱文芳彭杰张茜茜
关键词:肝衰竭TREG细胞TH17细胞
扶正与祛邪法对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
目的:比较健脾法、补肾法与解毒法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10例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患者和8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张茜茜胡珊珊孙克伟
加味二仙汤联合卵巢功能抑制辅助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血脂及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联合卵巢功能抑制(OFS)辅助内分泌治疗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血脂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OFS辅助内分泌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加味二仙汤口服,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完成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卡氏(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性激素[雌二醇(E 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35例,终止治疗2例(5.71%),完成治疗33例(94.29%),对照组45例,终止治疗12例(26.67%),完成治疗33例(73.33%),治疗组治疗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治疗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前后及2组治疗后E 2、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可改善OFS辅助内分泌治疗所带来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高脂血症等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依从性,且不影响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刘慧周亮张茜茜凌洁张蓉刘丽芳
九华膏换药与瘘管切除术治疗乳漏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比观察九华膏外治法与瘘管切除术治疗乳漏的效果。方法84例均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乳腺科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乳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九华膏瘘管填充换药外治,对照组采用常规瘘管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愈合时间、复发率、乳房外观、疤痕评分及不良反应;取创口周围肉芽组织进行病理观察;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患者肉芽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5.22±14.31)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9.80±11.32)天,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2,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55%(2/44),对照组复发率22.50%(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2,P<0.05);乳房外观、疤痕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HIF-1α、VEGF含量下降,对照组HIF-1α、VEGF含量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病理可见炎症细胞明显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减少、杂乱无章血管少;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九华膏瘘管填充换药治疗乳漏,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可提高乳房外形美观满意度,减少疤痕形成,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肉芽组织HIF-1α、VEGF水平有关。
刘慧周亮张茜茜欧阳林旗刘丽芳
关键词:乳漏瘘管切除术九华膏缺氧诱导因子-1Α
扶正与祛邪法对HBV慢性感染患者外周血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健脾法、补肾法与解毒法对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10例HBV慢性感染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患者和8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DCs,用大鼠健脾、补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并建立DCs、T细胞相互作用的模型,检测T细胞的表面分子CD8+CD28+、CD8+PD-1受体的表达。结果经补肾药物血浆(六味地黄丸)、健脾药物血浆(四君子汤)、解毒药物血浆(甘露消毒丹)处理,HBcAg负载的DCs孵育的T淋巴细胞,CD8+CD28+表达率升高,CD8+PD-1受体表达率降低。结论补肾、健脾、解毒法在一定程度上都能通过恢复慢性HBV感染免疫清除期、免疫耐受期患者外周血DCs的功能,以恢复其下游的T淋巴细胞的功能。相比而言,补肾法最优,健脾法次之,再次是解毒法。
张茜茜孙克伟
关键词:HBV慢性感染补肾法健脾法解毒法
补肾、健脾、解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比较健脾、补肾与解毒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介导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收集10例HBV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例健康者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DCs,用大鼠健脾、补肾、解毒药物血清进行干预,并建立DCs、T细胞相互作用的模型,检测T细胞的表面分子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8+CD28+T细胞、CD8+T细胞PD-1受体的表达,并检测T细胞上清液中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经补肾、健脾、解毒药物血清处理,HBcAg负载DCs孵育的T淋巴细胞,CD3+T细胞、CD4+T细胞表达率升高,CD8+T细胞、CD8+T细胞PD-1表达率减低,IFN-γ水平提高,六味地黄丸组与模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组、六味地黄组CD8+CD28+T细胞表达率升高(P<0.05)。结论:补肾、健脾、解毒法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的功能,恢复DCs下游T淋巴细胞功能,其中以补肾法最优。
张茜茜孙克伟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补肾法健脾法解毒法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
肝衰竭黄疸症中医临床术语集建立方法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规范、准确的肝衰竭黄疸症中医临床术语是建立肝衰竭黄疸症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技术平台的重要基础和保证。本研究结合目前的临床、科研实际需求,确定术语覆盖范围,完善术语分类框架,通过多渠道收集肝衰竭黄疸症的相关术语,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术语名词;依据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定义要求和科技术语的内涵界定规则,结合专家咨询论证,明确术语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术语间的概念体系,形成肝衰竭黄疸症中医临床术语集。
张茜茜张涛陈斌孙克伟
关键词:肝衰竭
关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与自身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方法的研究
目的探讨通过建立可行有效的树突状细胞与自身T淋巴细胞体外共培养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展T细胞功能检测和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与实验指导。方法前后抽取健康人15例外周血60ml,分离培养出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在培养第7天加入补...
胡珊珊孙克伟张茜茜王若宇
HBV-ACLF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与SIRS关系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系统了解HBV-ACLF的临床特点、病死率、不同分期及不同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死率及对预后判断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探讨SIRS在HBV-ACLF患者中的发病情况及其对病情的影响。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基于“阳黄-阴阳黄-阴黄...
张茜茜孙克伟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疾病预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辨证论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