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全民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扁桃体剥除术患者镇痛的效果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联合术后单次静脉注射用于扁桃体剥除术术后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扁桃体剥除术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n=16):氟比洛芬酯组(F组)和芬太尼对照组(C组)。F组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术毕完全清醒后再次静脉注射1mg/kg送回病房;C组采用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配方是芬太尼加0.9%氯化钠注射液共100ml,参数设定为负荷量3ml,持续输注量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5min。于术后1h、2h、4h、6h、9h、12h和24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F组与C组比较,术后1h、2h、4h、6h和24h时VA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0、0.00、0.12、0.43、0.63,P均>0.05),术后9h、12h时增加(t分别=3.31、9.19,P均<0.05),术后呕吐、嗜睡的发生率降低(χ2分别=6.00、5.93,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及出血异常发生。结论扁桃体剥除术患者氟比洛芬酯术前超前镇痛联合术毕单次静脉注射的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 彭全民张秀来周海燕
- 关键词:氟比洛芬扁桃体摘除术手术后疼痛镇痛
- 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损伤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30例择期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后、心肺转流前将乌司他丁(1万U/kg)溶于50ml等渗盐水中用微泵泵人,心肺转流开始时再将乌司他丁(1万U/kg)预充加入心肺转流机内。对照组用等容量的等渗盐水替代。于心肺转流开始即刻、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4,24h4个时间点采桡动脉血4ml,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6、IL-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24hTNF-α、IL-6、IL-8、NSE及S100β的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者TNF—α、IL-6、IL-8的浓度10min-24h均降低(P〈0.05或0.01),NSE及S100β浓度10min-4h均降低(P〈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减轻心肺转流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脑损伤,其可能机制主要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 张秀来周海燕王屹彭全民叶怀庄杨小锋
- 关键词:心肺转流术脑损伤胰蛋白酶抑制剂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
- 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 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GPB)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30例择期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n=15):对照组(C组)和七氟烷预处理组(S组)。S组手术开始至CPB前吸入七氟烷(呼气末浓度2%)20min,随后给以10min洗脱期,而C组患者只吸入纯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T0)、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1)、CPB后即刻(T2)、4h(T2)、24h(T4)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细胞粘附分子(ICAM)-1、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并观察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主复跳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2组T1-4时TNE-α、ICAM-1、IL-6、IL-8、CK-MB及cTnⅠ水平均升高(P〈0.01);与C组比较,S组T1-4时TNT-α、IL-6、IL-8浓度均降低,T2-4时ICAM-1、CK-MB、cTnⅠ水平均降低,心脏自主复跳率较高(P〈0.05或0.01)。结论 七氟烷预处理(吸入2%七氟醚2 h)通过抑制炎性反应,对CPB患者心肌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张秀来王屹周海燕彭全民姚媛媛房玲玲叶怀庄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心肺转流术七氟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