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牡丹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丁醇高产菌株的诱变筛选及发酵技术的研究
- 近几十年来,石油等资源被人类大量开采与使用,令能源形势日益严峻,而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全球的气候日益变暖,新能源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生物丁醇具有腐蚀性小、饱和蒸汽压低、和能量密度与汽油相似等特点,可直接将它添加入汽油而...
- 彭牡丹
- 关键词:紫外诱变丁醇
- 文献传递
- 基于杨木发酵产异丁醇大肠杆菌工程菌构建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克隆异丁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2个关键酶基因——乙醇脱氢酶基因(adh2)和2-酮酸脱羧酶基因(kivd),构建产异丁醇的工程大肠杆菌;进一步以杨木水解液为底物进行发酵,以期能利用木质纤维原料发酵生产异丁醇,为异丁醇的可再生生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以酿酒酵母总DNA和乳酸乳球菌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异丁醇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adh2和kivd。同时构建重组质粒pSTV-29-adh2和pSTV-29-kivd,分别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重组菌株E.coli DH5α-pSTV-29-adh2和E.coli DH5α-pSTV-29-kivd。进一步构建串联表达质粒pSTV-29-adh2-kivd,导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重组工程菌E.coli DH5α-pSTV-29-adh2-kivd。各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后,采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其粗酶提取液中目的蛋白含量,并通过SDS-PAGE电泳检测重组菌株E.coli DH5α-pSTV-29-adh2,E.coli DH5α-pSTV-29-kivd和E.coli DH5α-pSTV-29-adh2-kivd中目的基因adh2和kivd的蛋白表达量。利用各重组菌E.coli DH5α分别以葡萄糖和杨木水解液为原料发酵生产异丁醇,采用气相色谱检测发酵液中异丁醇含量。【结果】重组质粒pSTV-29-adh2,pSTV-29-kivd和pSTV-29-adh2-kivd经菌液PCR、酶切及测序验证,得到的片段大小与目的基因adh2(1 067 bp)和kivd(1 667 bp)大小和质粒载体pSTV-29(2 999 bp)大小相符,adh2和kivd基因测序结果与NCBI中对应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表明表达载体pSTV-29-adh2,pSTV-29-kivd和pSTV-29-adh2-kivd构建成功。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和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显示,目的基因adh2,kivd的蛋白在各重组菌中均得到表达,在电泳图谱中的对应位置40 k D(Adh2蛋白分子质量40 k D)和70 k D(Kivd蛋白分子质量70 k D)处均有明显的蛋白特征条带,且adh2基因编码的乙醇脱氢酶蛋白比kivd基因编码的2-酮酸脱羧酶蛋白表达量高,而空白对照菌株未出现任何蛋白特征条带,表明各重组菌E.coli DH5α-pSTV-29-adh2,E.coli
- 王启业王义强田宇彭牡丹陈章靖陆利
- 关键词:异丁醇重组大肠杆菌乙醇脱氢酶基因
- 一株用于燃料丁醇发酵的拜氏梭菌 U-57及其应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株用于燃料丁醇发酵的拜氏梭菌U-57及其应用方法,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208,该菌株由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ATCC55025经多次紫外诱变、反复筛选获得。...
- 王义强华连滩彭牡丹王启业田宇舒桂珍罗浪
- 文献传递
- 高产丁醇菌株诱变选育及发酵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菌株是丁醇发酵生产的重要因素,优良丁醇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是提高丁醇产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选取工业上重要的产丁醇菌株——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ATCC 55025为对象,进行紫外诱变,获得了一株丁醇产量高、耐受性强和稳定性好的优良突变株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U-57,由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存,注册号为CCTCC M 2013208。该突变株发酵产丁醇和总溶剂(丙酮、丁醇、乙醇)分别为6.44g/L、10.57 g/L,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7.15%、6.98%。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以及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突变株U-57的最佳培养基组分进行了筛选。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对突变株U-57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发酵得丁醇和总溶剂产量分别为7.85 g/L、12.28 g/L,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1.9%、15.3%。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
- 王义强王启业华连滩彭牡丹钟洁罗浪
- 关键词:诱变响应面法
- 生物发酵产丁醇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4年
- 丁醇作为新一代生物燃料,已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利用可再生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丁醇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通过发酵法产丁醇的成本较石化途径高。降低丁醇的生产成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用廉价的非粮食原料,开发新的高产低能耗发酵工艺,选育高产丁醇菌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研究者们将研发出高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丁醇生产工艺。
- 华连滩王义强彭牡丹田宇马国辉
- 关键词:丁醇木质纤维发酵
- 一株用于燃料丁醇发酵的拜氏梭菌 U-57及其应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株用于燃料丁醇发酵的拜氏梭菌U-57及其应用方法,保藏号为CCTCC NO:M2013208,该菌株由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ATCC55025经多次紫外诱变、反复筛选获得。...
- 王义强华连滩彭牡丹王启业田宇舒桂珍罗浪
- 文献传递
- 糖丁酸梭状芽孢杆菌BAA-117利用不同碳源发酵产燃料丁醇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木质纤维原料替代传统粮食原料发酵可降低丁醇生产成本。先将杨木纤维进行酶解糖化,然后利用糖丁酸梭状芽胞杆菌BAA-117进行丁醇发酵。研究结果表明:BAA-117对单糖的利用率为混合糖(葡萄糖27.5 g/L,阿拉伯糖3 g/L,木糖19.5 g/L)>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杨木蒸汽爆破渣通过酶解后产生的总还原糖含量为46.8 g/L,经过72 h无添加发酵,丙酮、丁醇与乙醇总溶剂含量为6.6 g/L,其中丁醇产量为4.8 g/L,ABE总溶剂的生产速率为0.089 g/(L·h);在补充培养基后,ABE总溶剂含量为9.53 g/L,其中丁醇产量为6.88g/L,ABE总溶剂的生产速率为0.13 g/(L·h);添加20 g/L的混合糖后,丁醇产量达到7.28 g/L,ABE总溶剂的生产速率为0.141 3 g/(L·h),比单杨木纤维发酵丁醇产量提高了58.8%。
- 彭牡丹王义强王启业陆利
- 关键词:酶解厌氧发酵丁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