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伟俊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材料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相容性
  • 1篇羊膜
  • 1篇散度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点
  • 1篇塑型
  • 1篇塑形
  • 1篇透明质酸
  • 1篇脱钙
  • 1篇脱钙骨
  • 1篇脱钙骨基质
  • 1篇小肠黏膜
  • 1篇小肠黏膜下层
  • 1篇离散度
  • 1篇灭菌
  • 1篇聚乳酸

机构

  • 5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宝兴
  • 5篇张育敏
  • 5篇徐伟俊
  • 4篇马绍英
  • 3篇王旭昇
  • 3篇张乃丽
  • 2篇周沫
  • 2篇刘晓明
  • 1篇李靖
  • 1篇陈学英
  • 1篇杨婷
  • 1篇赵亚平
  • 1篇李宝明
  • 1篇董丽
  • 1篇杨凯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肠黏膜下层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对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SIS的基础研究及组织修复重建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SIS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组织相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中用于修复重建不同类型的组织缺损,特别是在疝、泌尿系统疾病和难愈性皮肤创伤修复中效果显著。组织工程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SIS修复重建的领域和范围,推动了SIS的深入研究。但是,SIS在组织修复重建中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细胞/SIS复合材料应用于临床也需要更深入研究。结论 SIS在组织修复重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凯张育敏张乃丽徐伟俊李宝兴
关键词:生物材料小肠黏膜下层
羊膜基质的制备技术及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背景:羊膜作为一种免疫豁免生物移植物,内含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有抗炎、抗粘连,减轻疼痛,促进上皮化等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综述羊膜基质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1999至2012年Medline数据库中的文献,检查词分别为"羊膜,制备方法,灭菌;Amniotic membrane matrix,Processing,Sterilization",从羊膜生物学特性、免疫学特点、制备方法和灭菌方法4个方面总结羊膜基质的研究进展,共检索到98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8篇文章。结果与结论:羊膜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含有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整合素和板层体等多种成分,表达多种生长因子及mRNA相关蛋白,可为细胞的增殖、分化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细胞的生长繁殖。一般认为羊膜不含HLA-Ⅱ类抗原,免疫原性极低,同种异体移植时排斥反应较小。但也有报道认为羊膜含有少量的HLA-Ⅱ类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羊膜按制备方式不同,主要有新鲜羊膜、冷冻干燥羊膜、去细胞羊膜,其各具优缺点,而通过与其他生物材料复合或掺入细胞因子及药物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增强其各方面的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张育敏张乃丽周沫马绍英王旭昇徐伟俊李宝兴
关键词:生物材料灭菌生物学特点
可塑型脱矿骨基质/海藻酸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被引量:3
2012年
背景:制备具有良好骨传导、骨诱导活性、细胞相容性,且可任意塑形的骨修复材料,对于不规则骨缺损以及难愈合性骨折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可塑型脱矿骨基质/海藻酸钠复合组织工程骨材料,筛选出最佳复合比例并评价其细胞相容性。方法:选取健康供体皮质骨,经清洗、粉碎、脱钙处理制备脱矿骨基质,以5/5,6/4,7/3,8/2比例与海藻酸钠复合,通过测定离散直径选取合适的比例构建脱矿骨基质/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将所制备脱矿骨基质/海藻酸钠材料浸提液与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复合培养,2,4,7d后经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随着海藻酸钠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黏性变强,水中离散直径逐步减小,当脱矿骨基质/海藻酸钠质量比为7/3时,复合材料可塑性强,不易离散,在37℃水浴中浸泡2h的离散直径为3.7cm,为复合的最佳比例,经MTT法检测,2,4,7d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1.56%,95.43%,97.47%,细胞毒性级别均为1级。
徐伟俊李宝兴张育敏刘晓明李靖王旭昇马绍英
关键词:脱钙骨基质海藻酸钠离散度细胞相容性骨修复材料
可塑形脱矿骨基质/透明质酸骨泥的制备与细胞相容性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应用预制成形的材料修复不规则骨缺损时,常出现材料与骨缺损形状不匹配的问题,制备可任意塑形骨泥对促进不规则骨缺损的愈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可塑形脱钙骨基质/透明质酸骨泥,筛选最佳复合比例并评价其细胞相容性。方法:选取合格供体皮质骨制备脱钙骨基质。分别配置浓度为0.75%,1.5%,3%,4.5%的透明质酸溶液并检测其黏度,以450 mg脱钙骨基质与上述各浓度透明质酸溶液1 mL混合,制备不同比例的脱钙骨基质/透明质酸骨泥。37℃条件下将骨泥浸泡在PBS平衡液中,观察其离散时间,筛选最佳复合比例的脱钙骨基质/透明质酸骨泥。应用脱钙骨基质/透明质酸骨泥浸提液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1,4,7 d采用CCK-8法检测骨泥的细胞毒性。结果与结论:随透明质酸浓度的增加其溶液黏度增大,脱钙骨基质/透明质酸骨泥的离散时间延长,3%浓度的透明质酸与450 mg脱钙骨基质复合制备的骨泥具有良好可塑形能力,离散时间为8 h,为最佳复合比例。脱钙骨基质/透明质酸骨泥浸提液培养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1,4,7 d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3.72%,101.65%,97.68%,细胞毒性级别为0或1级。表明脱钙骨基质/透明质酸复合质量比为15∶1制备的骨泥具有良好的可塑形能力及抗离散能力,细胞毒性轻微。
张乃丽张育敏周沫杨婷王旭昇马绍英徐伟俊董丽李宝兴
关键词:材料生物相容性骨组织构建透明质酸细胞相容性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脱矿骨基质/聚乳酸复合材料及相关性能被引量:2
2012年
以聚乳酸(PLA)为塑型剂,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e)合成法,将脱矿骨基质(DBM)构建成三维多孔组织工程骨材料,并选取最适复合分子量及最适复合比例,为骨库大量骨皮质不能被有效利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取不同重均分子量的PLA,利用SC-CO2合成法制备多孔材料,通过孔隙率、生物力学性能评价,筛选出与DBM复合的最适分子量;将DBM与PLA按1/9、2/8、3/7、4/6、5/5、6/4、7/3质量比均匀混合,相同方法制备一系列复合多孔材料,通过孔隙率、生物力学性能、体外细胞毒性、扫描电镜观察,选择最适的DBM/PLA复合比例。结果:5万、10万、50万重均分子量PLA支架材料孔隙率分别为65.39%、76.46%、85.52%,10万重均分子量PLA支架材料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为264.03及49.71MPa,优于5万及50万重均分子量PLA;DBM与PLA不同比例复合,随着DBM含量的增加材料孔隙率逐渐变大,力学性能逐步下降,细胞毒性逐渐降低,当DBM含量为60%时,材料的孔隙率为79.71%,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为108.72及13.82MPa,细胞毒性为0级或1级,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混合均匀,结合致密,材料孔隙分布均匀。结论:10万重均分子量的PLA更适合与DBM进行复合;6/4为DBM/PLA的最佳复合比例。
刘晓明李宝兴张育敏徐伟俊李宝明马绍英陈学英赵亚平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聚乳酸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