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娟

作品数:34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卵巢
  • 6篇肿瘤
  • 5篇蛋白
  • 5篇凋亡
  • 4篇细胞凋亡
  • 4篇卵巢癌
  • 3篇预后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卵巢肿瘤
  • 3篇狼疮
  • 3篇基因
  • 3篇教学
  • 3篇红斑
  • 3篇红斑狼疮
  • 3篇分子
  • 2篇血淋巴细胞
  • 2篇医学微生物
  • 2篇医学微生物学

机构

  • 3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通市妇幼保...

作者

  • 34篇徐娟
  • 10篇贾雪梅
  • 5篇王迎伟
  • 4篇吴宜琴
  • 3篇王慧娟
  • 3篇季晓辉
  • 3篇佟建霞
  • 3篇徐静华
  • 3篇徐闻欢
  • 2篇陈霞
  • 2篇高玲娟
  • 2篇王书奎
  • 2篇倪萍
  • 2篇黄可
  • 2篇许鹏飞
  • 1篇吴佳聪
  • 1篇徐青
  • 1篇沈友轩
  • 1篇孙彬
  • 1篇袁栎

传媒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临床与病理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粪便样本幽门螺杆菌核酸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粪便样本幽门螺杆菌(Hp)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在Hp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集189例有Hp检测需求受试者的粪便样本,进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呼气试验)并同步开展Hp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和一代测序检测。以一代测序和呼气试验为参考,分析核酸检测法对Hp的诊断效能。结果粪便Hp核酸检测结果与一代测序和呼气试验结果总符合率均为95.2%(180/189)。与一代测序结果相比,粪便Hp核酸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95/99)、94.4%(85/90)、95.0%(95/100)和95.5%(85/89)。与呼气试验结果相比,粪便Hp核酸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99/107)98.8%(81/82)、99.0%(99/100)和91.0%(81/89)。无症状者粪便Hp核酸检测结果与一代测序总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160/169)、95.4%(84/88)93.8%(76/81)、94.4%(84/89)和95.0%(76/80);无症状者粪便Hp核酸检测结果与呼气试验结果总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160/169)、91.7%(88/96)、98.6%(72/73)、98.9%(88/89)和90.0%(72/80)。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浅表性胃炎患者和萎缩性胃炎患者粪便Hp核酸检测结果与一代测序和呼气试验结果的总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与其他无创检测参考方法比较,粪便Hp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具有相似的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是Hp感染理想的无创检测方法,可用于Hp感染筛查,且能够为Hp感染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Hp亚型数据。
倪萍李旺周成林龚琴徐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核酸检测
具有MELF浸润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相关蛋白表达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具有微囊性、拉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elongated,and fragmented,MELF)肌层浸润特征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分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方法统计出江苏省中医院及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于2016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3例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筛选出伴MELF浸润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24例(研究组),分析对比其与无MELF浸润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对照组,159例)的深肌层浸润发生率、脉管癌栓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率等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83例患者年龄(57.6±6.2)岁(48~69岁),MELF浸润的发生率为13.1%(24/183)。研究组患者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的深肌层浸润发生率、脉管癌栓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1.7%(22/24)、87.5%(21/24)、62.5%(15/24),对照组分别为17.6%(28/159)、24.5%(39/159)、2.5%(4/159),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突变型p53表达率分别为16.7%(4/24)和6.3%(10/159),MSH2-MSH6缺失率分别为8.3%(2/24)和1.3%(2/159),MLH1-PMS2缺失率分别为4.2%(1/24)和7.5%(12/159),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间为(32.2±6.5)个月(7~56个月),研究组有2例患者复发,对照组1例复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MELF浸润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的深肌层浸润发生率、脉管癌栓阳性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均明显高于无MELF浸润的低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提示其可能是预后不良因子。
冯晓敏汤永峰徐娟李惠可飞韩梅
关键词:子宫内膜样癌
LNG-IUS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观察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性激素对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调节作用及左炔诺孕酮(LNG)对肌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选择3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于月经后3~5d刮除大部分子宫内膜后放置LNG-IUS。置器后第1,3,12,48个月随访,观察月经量改变、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B超测量子宫肌瘤瘤体积变化、子宫容积及置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LNG或17-β雌二醇(E_2)对原代培养人子宫肌瘤细胞(UtLMC)的增殖调节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LNG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1)研究对象在置器1个月后月经量减少,血红蛋白水平明显提高,子宫容积较放置前缩小;随置器时间延长临床效果改变更为明显(P=0.028);但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变化;月经减少和闭经的发生率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2)10.0μg/ml LNG开始抑制肌瘤细胞的生长,随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加强。低浓度E_2(≤3660pmol/L)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但高浓度E_2(≥36 600pmol/L)促进子宫肌瘤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与对照组相比,LNG组细胞凋亡率随LNG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具有浓度依赖性(r^2=0.9799);10.0μg/ml LNG作用72h后,肌瘤细胞早期凋亡出现明显(P=0.036)。结论:宫腔放置LNG-IUS能有效减少患者月经量,改善贫血症状,全身副作用较小,且能使子宫容积缩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性激素尤其是一定浓度的孕激素抑制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徐青付子毅马慧媛陈艳吴晓丽徐娟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肌瘤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路径探析——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学学术能力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是保障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该研究通过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进行教学学术的针对性培训和展开行动研究等举措,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及研究的兴趣和热情,提升了教学水平和教学学术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学术成果。发展教学学术还需要高校从顶层设计为教师创造支持性环境氛围,引导教师更多投入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徐娟袁栎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学术教师专业发展
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
2024年
目的评估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真菌核酸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460例疑似或确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作为考核方法,以真菌26S rRNA基因核酸测定试剂盒联合Sanger测序法作为参考方法,采集各研究对象痰液样本并同步使用考核方法、参考方法检测,计算两种方法的Kappa值以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参考方法为对照,考核方法检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2.83%(427/460);此外,与参考方法相比,考核方法检测8种真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新生隐球菌、季也蒙念珠菌、曲霉菌)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分别为97.34%(183/188)、97.06%(264/272)、97.17%(447/460);100.00%(33/33)、99.77%(426/427)、99.78%(459/460);100.00%(16/16)、99.55%(442/444)、99.57%(458/460);98.11%(52/53)、99.75%(442/444)、99.57%(458/460);95.08%(58/61)、99.50%(397/399)、98.91%(455/460);100.00%(9/9)、99.56%(449/451)、99.57%(458/460);85.00%(17/20)、99.32%(437/440)、98.70%(454/460);97.59%(81/83)、97.88%(369/377)、97.83%(450/46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评价的Kappa值均大于0.8。对两种方法不一致结果进行复核检测,结果发现有53.7%(22/41)的检测结果与考核方法一致,有46.3%(19/41)的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一致。结论使用荧光定量PCR熔解曲线法能同时检测8种真菌,且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高度一致,在真菌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且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倪萍徐娟胡海涛彭海林李旺周成林董苏荣
关键词:熔解曲线法
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异常及血清中IL-10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研究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凋亡特点。方法 :采用三色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CD19细胞亚群的早期凋亡 ;ELISA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中的sFas、sFasL ;实时荧光半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细胞内Fa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PBMCs中CD3+ 细胞凋亡明显增多 ;CD4 + 和CD8+ 细胞亚群凋亡均有明显增加 ,但以CD4 + 细胞凋亡增多更为明显 ;相应地 ,其PBMCs中CD4 + 、CD8+ 细胞百分率下降 ,CD4 CD8比值降低。SLE患者血清可诱导CD3+ 、CD4 + 、CD8+ T细胞亚群凋亡增多 ,sFas、sFasL水平增高及FasmRNA表达增加 ;抗 IL 10抗体则可中和SLE血清的上述作用。结论 :SLE患者体内T细胞凋亡增多 ,以CD4 + T细胞凋亡增加更为显著 ,导致CD4 CD8比值下降 ;SLE血清中高水平的IL 10可能通过诱导Fas、FasL表达增高而促进T细胞凋亡的发生。
徐娟刘晓华王慧娟沈友轩孙可一王书奎季晓辉
关键词:IL-10FAS
卵巢癌相关糖蛋白分子标志物及其促癌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几乎所有肿瘤都存在蛋白质的异常糖基化修饰,糖基化修饰蛋白如肿瘤抗原125、间皮素、人附睾蛋白4等都被认为是卵巢癌诊断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同时研究发现,它们还可通过影响肿瘤的直接粘附作用、促进肿瘤进展、诱导肿瘤耐药、发挥免疫逃逸等,促进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耐药。全文就糖蛋白作为分子标志物的早期诊断意义及促癌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黄可徐娟贾雪梅
关键词:卵巢癌糖蛋白
20岁以下卵巢肿瘤174例临床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20岁以下卵巢肿瘤发病规律、临床及病理特点,为早期筛查和诊疗提供医学建议,引起人们对20岁以下女性卵巢肿瘤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20岁以下的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岁以下卵巢肿瘤大多发生在月经初潮后,月经初潮前后各组织类型的卵巢肿瘤占比不同,尤其上皮性卵巢肿瘤在月经初潮后占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月经初潮后卵巢恶性肿瘤的占比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此外,不同性质卵巢肿瘤的大小存在差异(P=0.001),≥10 cm的卵巢肿瘤交界性或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预测肿瘤性质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P<0.001),临界值为8.79 cm,在本研究中区别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肿瘤价值高。结论20岁以下女性卵巢肿瘤的发病情况与月经状况密切相关,且肿瘤直径越大,提示交界性或恶性的可能性越大。应该特别注意20岁以下女性月经状况,建议在月经来潮后3~5年内常规进行妇科超声检查,尽早建立诊断,保护生育能力。
王文婷徐娟吕娟
关键词:卵巢肿瘤月经初潮生育力
成纤维细胞中赖氨酰氧化酶调控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2024年
目的:探讨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模式、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其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分析LOX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结局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TISCH2数据库研究LOX在卵巢癌微环境不同细胞中的表达特征;免疫组化分析LOX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siRNA转染技术沉默LOX基因,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LOX沉默组及对照组细胞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LOX沉默组及对照组差异表达的信号通路蛋白并通过qRT-PCR验证;通过测定半数致死剂量(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析成纤维细胞中敲降LOX对卵巢癌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及qRT-PCR分析紫杉醇作用下人纤维细胞和鼠纤维细胞中(L929)中LOX表达变化。结果:LOX高表达与卵巢癌的肿瘤存在、治疗结局差及静脉侵犯显著相关;在卵巢癌中,LOX在成纤维细胞中表达较高;沉默LOX可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紫杉醇可诱导成纤维细胞中LOX表达上调;成纤维细胞中敲降LOX可增加共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与肿瘤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结论:LOX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不良预后相关,敲降LOX可提高卵巢癌对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成纤维细胞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相关;紫杉醇可上调成纤维细胞中LOX的表达。
王嘉桐徐圣杰李姗徐娟贾雪梅
关键词:赖氨酰氧化酶卵巢癌细胞黏附分子紫杉醇
结核杆菌ESAT-6抗原及Flt3配体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与体外表达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flt3配体(flt3-ligand,FL)和结核杆菌6kD早期分泌蛋白(ESAT-6)的重组pIRES质粒,并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DNA疫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将FL和ESAT-6基因分别定向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在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后,用脂质体转染至GMC细胞,Westernblot鉴定其体外表达。结果:核酸序列测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该重组质粒在体外GMC细胞中能表达FL和ESAT-6两种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杆菌FL和ESAT-6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质粒,并在体外实现了共表达。
徐闻欢徐娟王迎伟陈霞高玲娟吴宜琴
关键词:结核杆菌核酸疫苗体外表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