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格明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法治
  • 2篇治国
  • 2篇司法
  • 2篇民族
  • 2篇民族地区
  • 2篇家法
  • 2篇国家法
  • 2篇和谐社会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行政
  • 1篇行政程序
  • 1篇行政程序法
  • 1篇行政处理
  • 1篇行政主体
  • 1篇行政自由
  • 1篇行政自由裁量
  • 1篇行政自由裁量...
  • 1篇要件
  • 1篇依法

机构

  • 7篇中共青海省委...
  • 1篇青海省委党校

作者

  • 8篇徐格明
  • 2篇何玲

传媒

  • 3篇攀登(哲学社...
  • 1篇求实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成都行政学院...
  • 1篇中共成都市委...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完善的法制体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基石——兼论民族宗教习惯法与国家法的互动被引量:1
2005年
构建和谐社会,其公平、正义的价值必须以完备有效的法律机制作为基础。我国民族地区由于长期的人文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使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都深受民族习惯法之影响。笔者认为,汲纳民族宗教法中的积极因素,形成完备而有效的民族地区的法律体系,对坚持国家法制的统一性、推动民族地区创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何玲徐格明
关键词:民族地区国家法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回顾被引量:1
2009年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中国治国方略上的重大战略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形态发生的最具历史意义的转型。依法治国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主政治的重要成果。然而,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模式,仅仅是走向法治的起点,真正迈入法治的轨道还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徐格明
关键词:依法治国民主政治
农民平等权利的缺失及救济被引量:1
2007年
由历史积累、现实矛盾激发的农民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农民问题既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宪政问题。抓住历史机遇落实农民宪政平等权,对于我们解决农民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徐格明
关键词:农民问题宪政平等权
对协调宗教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思考
2005年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结合实际协调宗教习惯法与国家法,大胆探索,是依法治国,把宗教纳入法制化轨道的现实需要。
何玲徐格明
关键词:国家法习惯法宗教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经济协调发展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被引量:3
2006年
徐格明
关键词: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主体行政处理立法意图行政程序法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促进司法独立被引量:2
2006年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坚持司法独立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只有坚持和保证司法独立,才能有效的防范司法腐败,确保司法公正。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是党坚持依法执政的重要内容。为此,实行司法独立,必须在服从党的领导这个宪法原则下进行。
徐格明
关键词:司法独立和谐社会
法治是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
2007年
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既关系着在我国领域内有效实施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能否实现的国家发展问题,又关系到维护国家主权,增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的国家安全问题。民族地区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法治在其中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又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法治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道路应该是在坚持国家制定法思想原则下,整合民族地区法治资源,走一条内升外连的平和的建设道路。
徐格明
关键词:法治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
浅议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司法认定
2008年
为了引起立法机关的重视,更好地完善我国的表见代理制度,特对表见代理构成要件及司法认定作一浅显的探讨,以更好地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的安全。
徐格明
关键词:表见代理构成要件司法认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