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 作品数:10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护理干预在持续准确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07年
- 徐立郑明香刘必成
-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干预干体重相关性并发症长期生存率透析技术
- 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分析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危险因素 ,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 6 8例内瘘闭塞患者进行研究 ,将内瘘使用寿命作为因变量 ,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一系列因素作为自变量 ,用SAS软件包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方程总的P值为 0 0 0 0 1、R2 为 0 80 2 1、瘘平均使用寿命为 36 8± 19 4 (月 ) ,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 :年龄、每周透析次数、收缩压、甘油三脂、术后第一次使用瘘时间。结论影响内瘘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 ,血透医务人员应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尽量延长内瘘寿命。
- 徐立高民王艳丽周秋根杨金芳郑明香
- 关键词:内瘘使用寿命血液透析
- 特发性透析性腹水的临床治疗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特发性透析性腹水 (IDA)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近年来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诊断的 11例IDA的临床资料 ,根据是否接受血滤过程中腹水回输治疗将其分为腹水回输组和非腹水回输组 ,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与非腹水回输组相比 ,腹水回输组接受的血滤过程中腹水回输治疗对消除腹水、改善低蛋白血症有益 ,但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结论 IDA的形成机制复杂 ,治疗上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对于心功能稳定的非老年IDA患者行血滤过程中静脉腹水回输治疗有利于其一般状况的改善、腹水的消除以及低蛋白血症的纠正。
- 高民刘必成王辉徐立
- 关键词:腹水回输特发性血滤
- 在血液净化中利用探针法进行股静脉穿刺的体会
- 2002年
- 目的 用探针法行股静脉穿刺 ,降低穿刺难度。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 2组 ,第 1组用直接股静脉穿刺法建立血管通路 ;第 2组采用探针法 ,先用 2ml空针进行股静脉试探穿刺 ,成功后再用内瘘长针行股静脉穿刺。将 2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探针法穿刺成功率为 97.40 % ,显著高于直接穿刺法 (P <0 .0 1) ;探针法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直接穿刺法 (P <0 .0 1)。结论 用探针法行股静脉穿刺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血液透析质量。
- 郑明香徐立张留萍
- 关键词:血液净化股静脉穿刺
- 低温透析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低温透析对在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单盲、自身对照法 ,观察应用低温透析前、后一个月血压发作次数及出现低血压症状次数和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低温透析组比非低温透析组低血压发作次数及低血压症状出现次数明显减少 (P <0 .0 1 ) ,非低温透析组透析后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平均动脉压降低明显 (P<0 .0 5 ) ,低温透析组透析后平均动脉与透析前平均动脉压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低温透析组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值与非低温透析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温透析是预防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 徐立高明王艳丽王辉杨金芳刘必成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低温透析平均动脉压
- 整体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5年
- 徐立杨金芳藏明霞郑明香王辉刘必成
- 关键词:整体化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红蛋白肾性贫血内瘘
- 长期血透患者并发腕管综合征应用高通量透析的护理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长期血透患者并发腕管综合征应用高通量透析 (HFD)的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长期血透并发腕管综合征的患者 ,用聚砜膜F6 0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 8个月 ,透析过程中检测F6 0血滤器第 1、7、12次复用透析前后BUN、β2 -MG的指标。观察腕关节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HFD透析器第 1、7、12次复用透析后β2 -MG、BUN水平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 ;病人的腕关节疼痛程度明显减轻。透析中少数病例出现低血压、抽搐等不良反应。结论 HFD可以显著清除 β2 -MG ,显著改善关节疼痛程度 ;透析器复用 12次不影响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 。
- 夏友雯杨金芳张晓良石正娣黄平徐立
- 关键词:高通量透析腕管综合征护理
- 新型全自动复用机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1年
- 徐立陈斌杨金芳
- 关键词:血液净化
- 维持性血透患者饮食及营养状况指导被引量:4
- 2001年
- 徐立王艳丽杨金芳
-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饮食营养
- 维持性血透患者不同时间采集血标本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测定血红蛋白水平最佳的采血时间。方法 根据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占干体重的百分比,将其分为4组,于透析不同时间抽取血标本进行测定。结果 A、B、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结束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组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结束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D组患者透析前、透析中、透析结束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四组患者透析中的血红蛋白水平与其相对应的透析间期的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透患者体重增长在干体重的3%以内时,测定血红蛋白的标本可在血透的任何时间采取,而血透患者体重增长在干体重的3%以上时,测定血红蛋白的标本应在血透中间采取。且在透析中间采取血标本可替代在透析间期采取。
- 徐立王辉单友梅高明杨金芳刘必成
-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