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内镜
  • 2篇胆管
  • 2篇切开
  • 2篇胃镜
  • 2篇纤维化
  • 2篇病理
  • 1篇胆管炎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源性
  • 1篇胆源性胰腺炎
  • 1篇胆汁
  • 1篇胆汁酸
  • 1篇胆汁酸测定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血清
  • 1篇血清TBA
  • 1篇血清总胆汁酸
  • 1篇血清总胆汁酸...

机构

  • 12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徐莉
  • 7篇杨玉宇
  • 7篇阮巍山
  • 6篇彭侠彪
  • 4篇全华斌
  • 4篇肖玲
  • 3篇张秋生
  • 2篇阮魏山
  • 2篇陈海英
  • 2篇崔惠敏
  • 1篇张亚历
  • 1篇陈剑翩
  • 1篇黎卫
  • 1篇郭文
  • 1篇刘倩怡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8例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入院24h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治疗,术后常规放置鼻胆管引流;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每天监测两组病人的体温、脉搏、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血尿淀粉酶、血糖、血钙、血清脂肪酶、白蛋白、血总胆红素等变化。结果:治疗组行ERCP全部成功,治疗组患者1周后体温下降,白细胞和血尿淀粉酶降至基本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期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彭侠彪全华斌阮魏山杨玉宇徐莉陈海英
关键词:胰腺炎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恩替卡韦与复发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有效改善肝功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效果较单纯应用恩替卡韦优。
肖玲杨玉宇徐莉
关键词:恩替卡韦复方鳖甲软肝片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内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上的差异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探讨术前内镜粘膜活检对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外科病理诊断的差异.方法对经内镜活检并经外科切除的199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对照分析,探讨活检对恶性肿瘤的确诊率及其与内镜下粘膜形态、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比较其与外科病理诊断在肿瘤的分化程度判断上的差别.结果上消化道内镜活检确诊率79.4%,疑诊11.1%,未能诊断者占9.5%.活检确诊率以肿块型病变确诊率最高,溃疡型次之,弥漫僵硬型和狭窄型病变内镜活检确诊率较低.就组织学类型而言,以鳞癌和腺癌检出率较高,分别达88.3%和79.6%.对腺鳞癌、类癌及未分化癌检出率较低,对平滑肌肉瘤等活检对恶性判断的意义不大.结论内镜活检虽在术前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是由于取材所限,反映病变性质不够全面,对恶性肿瘤诊断存在一定误差.
徐莉张亚历黎卫郭文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窥镜
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时胃黏膜改变的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下观察胃黏膜的改变在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78例行放大胃镜窄带成像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快速尿素酶法、组织切片法、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患者进一步行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下胃黏膜的改变检测。结果14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改良Giemsa染色组织切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8/30,61.54%)、(56/22,71.79%)、(54/24,69.23%),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下胃黏膜集合小静脉表现为消失型和不规则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35/42,83.30%)、(38/42,90.50%),明显高于规则型(3/42,7.10%)。结论放大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成像直视下诊断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较理想的、应用前景广阔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肖玲阮巍山杨玉宇徐莉
关键词:胃镜检查胃黏膜
茴三硫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对照研究
2004年
目的:探讨茴三硫治疗以胃动力障碍为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治疗组:应用莫沙必利5mg、茴三硫25mg,3次/d。对照组:替普瑞酮50mg、莫沙必利5mg,3次/d。两组均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结果:治疗组:131例,显效48.1%,有效48.9%,总有效96.9%,无效3.1%。对照组:125例,显效35.2%,有效39.2%,总有效74.4%,无效25.6%。两组间比较,显效率(P<0.05)和总有效率(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茴三硫可提高促胃肠动力药对以胃肠道动力障碍为主的FD病人的临床疗效。
张秋生彭侠彪崔惠敏全华斌阮巍山杨玉宇徐莉
关键词:茴三硫功能性消化不良替普瑞酮法莫替丁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118例,将患者以盲分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对照组进行甘草酸二胺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显效48例(81.36%)、有效6例(10.17%)、无效5例(8.47%)、总有效率为91.53%,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讨论:多烯磷脂酰胆碱结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增强谷胱甘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有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肖玲徐莉彭侠彪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酒精性肝病
TL1A表达对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的意义
2021年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A(tumor necrosis factor ligand-related molecule1A,TL1A)表达对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的意义。方法C57BL/6野生型小鼠,9~12周,平均(10.61±0.17)周;体重20~24 g,平均(22.50±0.19)g;清洁级,淋系细胞高表达TL1A转基因型小鼠,8~12周,平均(10.57±0.20)周;体重19~25 g,平均(22.61±0.23)g;清洁级,以Masson(MT)染色与天狼猩红染色法定量分析肠组织纤维化程度。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结肠组织内Ⅰ、Ⅲ型胶原、TGF-β1及Smad3表达进行测定。以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建立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小鼠模型,采取随机法将C56BL/6野生小鼠及基因型小鼠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以饮用蒸馏水,研究组予以间断性饮用2%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水,共4周。研究组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水饮用时间为:d1~5,d8~12,d15~19,d22~26,其余时间均饮用蒸馏水。定期观察小鼠,评定其结肠纤维化程度,结肠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Smad3表达。结果以LCK-CD2-TL1A-GFP引物序列对小鼠DNA进行测定,于192 bp处,野生小鼠无目的基因检出,而转基因小鼠则可见目的基因成像,以此可鉴定出转基因小鼠。健康结肠黏膜组织中有少量胶原蛋白沉积,予以MT染色后,呈现出轻微蓝色;予以天狼猩红染色后,呈现出红色,且于纤维化进程中,黏膜组织及黏膜组织下层胶原蛋白的沉积量逐渐增加,染色程度、染色面积也随之增加。野生小鼠中,研究组结肠纤维化程度加重比对照组更高;转基因小鼠中,研究组结肠纤维化程度加重比对照组更高,且转基因小鼠结肠纤维化程度比野生小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小鼠中,研究组小鼠Ⅰ、Ⅲ型胶原表达均比对照组高;转基因小鼠中,研究组小鼠的Ⅰ、Ⅲ型胶原表达比对照组更高,且转基因小鼠Ⅰ、Ⅲ型胶原表达比野生小鼠高,差异有统�
杨玉宇阮巍山徐莉陈东锋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纤维化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表达
超细胃镜、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62例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超细胃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价值。方法将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62例,分别给予超细胃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检查,观察胃镜检查过程患者的不适反应及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经统计对比,三组在正确诊断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检查前超细胃镜组、无痛胃镜组、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出现紧张不安等不适反应分别占41%、32%、95%;三者检查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分别为19.3%、4.8%、79.0%;与普通胃镜相比,超细胃镜与无痛胃镜检查不适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细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与检查前比较都有升高,血氧饱和度检查中略低于检查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各指标均较检查前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胃镜组检查中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较检查前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结论三种胃镜检查均安全可靠,超细胃镜的观察指标波动范围最小,与其他二者比较,安全性最好;无痛胃镜痛苦最小,受检者耐受性最高,优于超细胃镜及普通胃镜;诊断正确率三者无差异。
陈剑翩徐莉阮巍山刘倩怡
关键词:超细胃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青年人(≤35岁)大肠癌在临床、病理、预后等方面与中老年患者比较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报告我院67例青年人大肠癌,将其临床、内镜、病理特点与中老年患者作对比分析,以提高对青年人大肠癌的认识和早期诊断能力.
张秋生彭侠彪崔惠敏全华斌阮巍山徐莉
关键词:人大肠癌青年人内镜病理特点中老年患者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健康者及336例肝病患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统一检测血清TBA,ALT,AST及TBIL。结果健康对照组TBA平均(4.2±3.1)μmol/L;各型肝病组TB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及非肝病组(P<0.01);急性肝炎组及药物性肝病组TBA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组(P<0.01),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几乎平行升高;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TBA阳性率分别为85.3%和83.3%,显著高于ALT,AST及TBIL,但与ALT,AST及TBIL不完全平行,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时ALT,AST及TBIL升高而TBA反而在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TBA测定对于急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病患者具有高度灵敏性,对ALT,AST及TBIL正常的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但单独应用对判断病情有一定的局限性,与ALT,AST及TBIL联合检测能全面反映患者病情变化。
徐莉彭侠彪张秋生阮巍山陈海英
关键词:血清总胆汁酸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疾病正常参考值范围TBIL血清TB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