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慕宁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肝移植
  • 3篇门静脉
  • 3篇静脉
  • 2篇胆道
  • 2篇动脉
  • 2篇肝移植治疗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肝病
  • 1篇代谢障碍
  • 1篇胆道并发症
  • 1篇胆道手术
  • 1篇胆道损伤
  • 1篇胆道外科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死亡
  • 1篇心脏死亡器官...
  • 1篇血供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慕宁
  • 7篇江艺
  • 7篇陈少华
  • 6篇蔡秋程
  • 6篇吕立志
  • 5篇张小进
  • 5篇潘凡
  • 5篇杨芳
  • 4篇胡还章
  • 2篇陈永标
  • 1篇陈鹏
  • 1篇魏炜明
  • 1篇吴哲
  • 1篇张坤
  • 1篇张绍庚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移植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论(FTS)在胆道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我科收治的316例择期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62例),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不同术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和恶心呕吐、咽喉疼痛、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应用于胆道外科手术安全可行,较传统围手术期治疗有明显优势,可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陈少华陈鹏吴哲慕宁陈永标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胆道手术
合并Ⅳ级门静脉血栓的肝移植六例报告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合并Ⅳ级门静脉血栓(PVT)者肝移植时门静脉重建的方法。方法合并Ⅳ级PVT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例,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肾功能不全,1例并发肾功能不全和肝性脑病。术前4例曾接受脾切除+门奇断流术,1例曾接受脾切除+门奇断流术+脾肾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1例曾接受脾切除术。术前均明确诊断为Ⅳ级PVT。6例均行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4例采取门静脉一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其中2例将门静脉与扩张的胃冠状静脉吻合,2例将门静脉与胆总管旁曲张静脉吻合。另2例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门静脉,1例将结肠中动脉与供肝门静脉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者的肝动脉吻合,另1例将供肝门静脉与受者的肝总动脉吻合,供肝肝动脉与受者的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吻合。结果采取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者,术中检测门静脉血流量为(1258±345)ml/min,1例术后2个月死于腹腔感染,其余3例分别随访14、16和17个月,门静脉血流均保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肝功能正常,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所减轻。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者,术中检测门静脉血流量为(2275±247)ml/min,1例术后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术后47d死于腹腔感染;另1例目前已随访33个月,肝肾功能良好,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加重。采取门静脉动脉化重建者各时间点的AST和ALT均优于采取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者。结论合并Ⅳ级PVT者肝移植时采用供肝门静脉-内脏曲张静脉吻合重建门静脉临床效果满意;门静脉动脉化重建门静脉通道有利于移植肝功能的早期恢复,但只能作为合并PVT者肝移植时的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
吕立志蔡秋程杨芳张小进陈少华潘凡慕宁胡还章江艺
关键词:肝移植门静脉血栓形成曲张静脉
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移植治疗儿童遗传代谢性肝病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总结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移植治疗儿童遗传代谢性肝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完成的2例儿童DCD供肝移植临床资料。受者1为4岁2个月男童,诊断为肝糖原累积症继发肝功能不全、严重低血糖;供者1为3岁8个月男童,因严重病毒性脑炎致脑死亡继发心脏死亡行DCD。受者2为12岁男童,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继发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供者2为13岁男童,因颅内肿瘤致脑死亡继发心脏死亡行DCD。手术均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受者1和受者2供肝热缺血时间分别为6、10 min,冷缺血时间分别为180、360 min,术中留置胆汁引流管和经胃空肠造瘘管。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移植肝功能,术后1周内每天行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移植肝血流情况,同时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营养支持等处理,采用他克莫司+甲泼尼龙二联免疫抑制方案。结果受者1和受者2手术时间分别为420、360 min,其中无肝期分别为55、5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300 m L。受者1术后6 h清醒并拔除气管插管,2 d血糖恢复正常,术后7 d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术后18 d痊愈出院。受者2术后5 h拔除气管插管,术后12 d出现胆瘘,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腹腔穿刺引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支架引流治愈,术后1个月出现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于移植术后2个月痊愈出院。结论儿童DCD供肝是儿童肝移植的理想供肝来源,儿童DCD供肝移植治疗儿童遗传代谢性肝病效果确切;需要熟练、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预防术后并发症;积极引流和及时行动脉介入治疗是儿童肝移植术后胆瘘和肝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蔡秋程杨芳张小进吕立志胡还章潘凡慕宁陈少华江艺
关键词:肝移植儿童代谢障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补救性肝移植治疗小肝癌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符合Milan标准的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行肝移植治疗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后复发小肝癌肝移植(salvage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13例,初次小肝癌(d≤5cm)行肝移植(primary liver transplantation,PLT)32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SLT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超过PLT组,但围手术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26±2.6)个月,SLT组和PLT组分别有4例(30.8%)和10例(31.3%)死亡。SLT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4.6%(11/13)、76.9%(10/13)、69.2%(9/13),PLT组分别为93.8%(30/32)、87.5%(28/32)、68.8%(22/32)。结论首次部分肝切除对以后的肝移植手术无明显影响,小肝癌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术及补救性肝移植术均为较好的治疗方法。
江艺杨芳陈少华张小进吕立志张坤蔡秋程慕宁潘凡张绍庚
关键词:肝移植小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复发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处理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 叫顺性分析2001年1 1月至2012年3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316例原位肝移植(其中1例施行二次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供肝获取时采用HTK+ UW液冷灌注,UW液保存,切取供肝后UW液灌洗胆道.尸体肝移植中采用经典原位肝移植或背驮式肝移植,活体肝移植采用左半肝移植或右半肝移植.胆道重建方式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或胆管胆管对端吻合.2006年前选用普通T管引流,2006年后选用6F小儿吸痰管或硬膜外导管进行T管引流,术后3~6个月予以拔除.术中常规放置经胃空肠造瘘管,术后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术后常规采用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肾上腺皮质激素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或他克莫司+麦考酚吗乙酯+西罗莫司+激素4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通过移植随访中心随访2年,了解患者胆道并发症情况、预后和进行用药指导.2006年前50例患者与2006年及之后267例患者胆汁漏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患者供肝热缺血时间为2 ~6 min,冷缺血时间为3~10 h.尸体肝移植患者中,经典肝移植291例次,背驮式肝移植24例次;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次,胆管胆管端端吻合310例次.活体肝移植患者中,左半肝移植和右半肝移植各1例,均采用胆管胆管端端吻合.术后采用3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311例,4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5例.316例原位肝移植患者中,38例发生胆道并发症.胆道并发症分类:胆汁漏18例,缺血性胆道损伤引起的肝内外胆管狭窄6例,单纯吻合口狭窄6例,保存性损伤所致汇管区小胆管炎症、胆汁淤积4例,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例,单纯胆道感染2例.2006年以前患者胆汁漏发生率为14.00% (7/50),高于2006年及以后患者的4.12% (11/2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76,P<0.05).38例胆道并发症患者中,治愈及好转35例,死亡3例.1
慕宁江艺陈少华陈永标蔡秋程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吻合口狭窄胆汁漏
肝移植治疗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的疗效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行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肝移植术治疗原发性肝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19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8例、肝脏肉瘤1例,均排除肝外转移.结果: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9.5% 、52.6% 、42.1%、21.0%;存活时间最长1例达59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无瘤生存率为57.9% 、31.6%及21.1%.结论:如无肝外转移,肝移植可成为肝原发性恶性肿瘤合并门静脉瘤栓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吕立志慕宁蔡秋程杨芳张小进陈少华潘凡魏炜明胡还章江艺
关键词:门静脉瘤栓肝移植
大鼠门静脉接受不同血供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大鼠门静脉接受不同血供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门静脉动脉化组(A组)、门腔转位组(B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情况,分别在术后6h、12h、1d、3d及7d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u)、谷草转氨酶(AST)、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以及肝脏病理。结果B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A、C两组。术后6h、12h、1d及3d,A组大鼠ALT及AST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而在术后1d和术后3d时,B组ALT及AST均高于C组;术后6h、12h及1d,A组大鼠血清NO与血浆ET-1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在术后6h和术后12h时,B组血清NO与血浆ET-1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门静脉接受动脉化较门腔转位术更有利于促进近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
吕立志张小进蔡秋程杨芳陈少华潘凡慕宁胡还章江艺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门静脉动脉化内皮素-1
落新妇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HO-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缺血再灌注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落新妇甙小剂量(10 mg/kg)干预组和落新妇甙大剂量(40 mg/kg)干预组.缺血前24和1 h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分别给予10或40 mg/kg的落新妇甙,建立肝左、中叶70%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小鼠肝脏左叶缺血90 min、再灌注6 h后各实验组采集血液和肝脏组织样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核因子B(nuclear factor B,NF-B)和HO-1蛋白含量,半定量RT-PCR检测上述分子mRNA表达情况.结果:落新妇甙小、大剂量干预后血清ALT含量较I/R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假手术组:142U/L±25 U/L;模型组:3521 U/L±270 U/L;落新妇甙小剂量干预组:1766 U/L±179 U/L;落新妇甙大剂量干预组:1067 U/L±101 U/L,P<0.01);落新妇甙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NF-B蛋白表达与I/R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渐次降低;落新妇甙小、大剂量干预组肝组织中HO-1蛋白表达与I/R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渐次升高,亦与半定量RT-PCR结果相符(假手术组:0.53 U/L±0.07 U/L;模型组:1.00 U/L±0.11 U/L;落新妇甙小剂量干预组:1.17 U/L±0.16 U/L;落新妇甙大剂量干预组:1.57 U/L±0.07 U/L小剂量干预组P<0.05;大剂量干预组P<0.01).结论:落新妇甙干预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引起的血清A LT水平升高;落新妇甙干预能降低I R I肝组织中NF-B蛋白的高表达,促进IRI肝组织HO-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示其保护作用与促进HO-1的表达密切相关.
慕宁江艺吕立志
关键词:丙氨酸转氨酶BLO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