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医师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症状
  • 2篇食管
  • 2篇普外科
  • 2篇普外科护理
  • 2篇住院
  • 2篇住院医师
  • 2篇外科护理
  • 2篇胃食管
  • 2篇胃炎
  • 2篇腺炎
  • 2篇临床症状
  • 2篇流病
  • 2篇轮转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胃炎
  • 2篇内科
  • 2篇内科住院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3篇方洁
  • 5篇王建国
  • 3篇戴宁
  • 3篇沈晓伶
  • 2篇裘力锋
  • 2篇晁冠群
  • 2篇方力争
  • 2篇戴红蕾
  • 2篇陈丽英
  • 2篇王筝扬
  • 2篇徐刚
  • 2篇卢崇蓉
  • 1篇郭丽芬
  • 1篇胡伟玲
  • 1篇陈明彤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2007年浙...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18
  • 6篇2007
  • 3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h食管pH监测和Hp检测结果分析
背景及目的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该病症状多,既包括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又有非心源性胸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食管外表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目前因饮食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和不良生活...
方洁王建国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隔膜畸形一例被引量:2
2006年
沈晓伶徐刚方洁王建国
关键词:十二指肠降部气囊扩张先天发育不良反复呕吐入院体检不全肠梗阻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4h食管pH监测和Hp检测结果分析
背景及目的: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该病症状多,既包括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又有非心源性胸痛、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咽炎等食管外表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目前因饮食结构的变化、社会老龄化和不良生...
方洁王建国
文献传递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42例临床分析
2006年
陈明彤方洁胡伟玲
关键词:急性胆源性胰腺炎ODDI括约肌病理生理反应发病因素急性胰腺炎回顾性分析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与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及胃粘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和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粘膜病变的重要致病因子,慢性胃炎是 Hp 感染相关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是各种消化不良症状。只有10%的 Hp 感染者发展为明显的临床疾病,...
方洁戴宁
文献传递
十二指肠隔膜畸形一例
<正>患者女,16岁,因“反复呕吐十余年”收住入院。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神志清,精神欠佳。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特殊,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8 次/...
沈晓伶徐刚方洁王建国
文献传递
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设置全科轮转的实践探索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培养内科住院医师"以人为本"的全人理念、全面的临床思维以及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弥补内科住院医师培训过于专科化的不足。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最后一年设置1个月的全科轮转,分别进行全科门诊、病房及社区门诊的轮转。在门诊实践中强调ICE三要素,在社区门诊中接受四步法"反思性"实践训练,在病房中独立收治和诊断患者并提出治疗方案,参与全科病房的预查房、病例讨论、教学查房、读书报告等各项教学实践活动。轮转结束后,进行全科基础知识及病例分析的理论考核及门诊接诊能力的技能考核。本项目开展以来,已完成内科各个专业共30名内科住院医师的全科轮转,参加培训的内科医师接受了全科医学的全人理念,拓宽了知识面,以全科思维接诊患者,提高了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内科住院医师安排全科轮转培训对于提高内科医师素养、培养全面临床思维及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非常有帮助。
戴红蕾方洁王筝扬卢崇蓉裘力锋陈丽英晁冠群方力争
关键词:内科住院医师
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及护理策略研究
2021年
近年来,医患纠纷、护患纠纷频发,在整个医护人员的安全威胁事件中,除了突发意外情况,更多的安全问题在于医患问题和纠纷矛盾,这些不良事件不仅对护理人员产生巨大的安全威胁,影响到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甚至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社会各界的讨论。而普外科属于工作复杂并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的科室,护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对此,本文将基于目前的现状作为思考,分析护理安全的因素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方洁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幽门螺杆菌与非甾体抗炎药在胃黏膜损伤中的相互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07年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已成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2个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认为NSAID和Hp通过不同途径损伤胃黏膜。研究显示NSAID通过3种不同途径造成胃溃疡:抑制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局部损伤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血管损害。而Hp感染通过造成局部炎症反应和促进释放细胞因子造成胃黏膜损害。然而,对于Hp感染与NSAID胃肠黏膜损伤之间的关系,目前争议颇多。一些学者认为,Hp和NSAID有相加甚至协同作用,可导致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
方洁戴宁
关键词:胃黏膜损伤幽门螺杆菌非甾体抗炎药NSAID非甾体类抗炎药前列腺素合成
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与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及胃粘膜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和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粘膜病变的重要致病因子,慢性胃炎是 Hp 感染相关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是各种消化不良症状。只有10%的 Hp 感染者发展为明显的临床疾病...
方洁戴宁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