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素梅
- 作品数:57 被引量:21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市郊铁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被引量:1
- 1998年
- 一、市郊铁路是解决大城市市郊客运的重要方式 国外许多特大城市在城市发展中,一方面扩大城市圈,另一方面建立大城市的卫星城,城市圈和卫星城功能关系主要反映在交通水平上。由于现代交通速度提高,使得城市与城市间、城市与卫星城间的距离缩短了。市郊铁路以其综合运达速度快、运送能力大、资源消耗少、污染小等诸多优势,成为较受欢迎的城市交通方式之一,逐渐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在国外一些大城市交通体系中,更显示出其优势和重要性,例如伦敦市郊铁路客运承担着早高峰期间到达市中心的35%以上的通勤人员;巴黎工作日的高峰期间市郊铁路运量占到40%;纽约市郊铁路承担着全部上下班乘客运输任务的10%。
- 吕永波方素梅汪兆军
- 关键词:市郊铁路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
- 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关系的新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发生了转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与繁荣富强,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追求与使命。辛亥革命开创了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新纪元,推动了中华民族认同与现代国家认同,促使国内民族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写下了重要一页。
- 方素梅
-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族国家五族共和民族平等
- 中国私营企业的内部管理问题
- 2000年
- 胡立成吕永波方素梅
-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家族企业绩效评估订单生产
- 宗族、宗教与乡村社会治理——基于广西桂林市草坪回族乡潜经村的个案考察被引量:4
- 2015年
- 广西桂林市草坪回族乡潜经村居民半数以上为回族,同属清初迁入的白氏祖先后裔。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潜经村的白氏回族形成了自己的宗法制度,修建了宗祠,制定了宗约,并由最初的4个宗支发展到如今的12个宗支。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改造,潜经村白氏回族的宗法制度和宗教信仰历经冲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在地方精英的努力下,潜经村的宗教信仰逐步得到复兴,具有庞大势力的白氏宗族也在村庄事务中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潜经村的个案说明,在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转型中,既要了解宗族、宗教等传统文化因素在乡村社会治理的功能和作用,也要注意化解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引导其与社会发展的潮流相适应。
- 方素梅
- 关键词:宗法制度伊斯兰教地方精英
- 抗战时期回族的国民外交与国民政府的策略——以“中国回教朝觐团”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 2015年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全民族抗战历程。外交成为争取国际社会同情和援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回族国民外交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国民外交主要由回族爱国人士推动,国民政府则较好地利用了这一形式。1939年的"中国回教朝觐团",就是在国民政府的指示下,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组织的,其目的是针对日本在近东的蛊惑和宣传。通过该团的努力,粉碎了日本人的阴谋,国民政府采纳其建议在吉达设立领事馆。本文主要依据档案、日记和报刊资料,围绕中国回教朝觐团进行考察,以揭示抗战时期回族国民外交的意义和影响。
- 方素梅
- 关键词:抗战时期国民外交
- 巫、道思想和壮族文化的结合被引量:2
- 1990年
- 壮族没有全民信仰的统一宗教.凡是接触过壮族历史和文化的人都会发现,壮族社会中最具特点的是巫、道结合的宗教行为和观念.和其他古代民族一样,壮族先民经历过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神信仰的宗教思想发展过程,并在现代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滞留着这些原生宗教的形式与内容.巫教即由古代巫觋发展而来.它和唐代以后传入壮族地区的道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宗教力量,一直主宰着壮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佛教和天主教也于唐宋和近代陆续传入部分壮族地区,但都未能在宗教活动上取得绝对支配权,更不如巫、道在壮族社会中普及和深入.
- 方素梅
- 关键词:壮族文化道教巫教宗教思想
- 民主改革以来藏北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阿里地区改则县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藏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草地是藏北高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当地群众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民主改革以前藏北牧区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机构。通过对阿里地区改则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民主改革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藏北牧区经过艰苦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传统分散的游牧部落社会,走上了团结、合作、富裕的现代高原牧区发展道路。作为民生建设重点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改善,农牧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目前,藏北牧区医疗卫生发展依然面临很大的问题和困难,只有从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历史文化等特点出发,才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和认识其发展成就,并针对制约藏北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 方素梅
- 关键词:民主改革
- 易地搬迁与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13
- 2018年
- 贫困问题特别是农村贫困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障碍。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策略和途径,易地搬迁在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是移民的重要对象,易地搬迁对于民族地区的反贫困实践并最终走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广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将易地搬迁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根据群众需求和地方实际,不断调整和探索移民安置的政策和措施,使该项工作朝着积极方向发展,为全国的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为客观了解和评价易地搬迁在中国减贫行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意义,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易地搬迁所造成的个人适应与整体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多民族聚居社区重组与治理创新,应该是未来需要关注的焦点。
- 方素梅
- 关键词:民族地区易地搬迁扶贫开发
- 新中国初期民族卫生工作的方针与措施——以全国民族卫生会议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3
- 2016年
- 新中国成立后,十分重视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培养干部、经济贸易、政权建设、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项工作。其中,医药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初步改善了民族地区的卫生状况,使少数民族人民的健康得到一定保障,而且在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认同。全国民族卫生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关于少数民族卫生的会议,在新中国民族事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 方素梅
-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民族政策
- 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中心被引量:1
- 2021年
-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随着民族工作的逐步开展,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对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新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方素梅
-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民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