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同祥

作品数:51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疗效
  • 7篇皮肤
  • 6篇皮炎
  • 5篇抗真菌
  • 4篇药物
  • 4篇银屑
  • 4篇银屑病
  • 4篇真菌
  • 4篇脂溢性
  • 4篇手足
  • 4篇手足癣
  • 4篇足癣
  • 4篇荨麻
  • 4篇荨麻疹
  • 4篇疗效观察
  • 4篇临床疗效
  • 4篇康唑
  • 4篇角化型
  • 4篇角化型手足癣
  • 3篇脂溢性皮炎

机构

  • 35篇荆州市中心医...
  • 19篇长江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 51篇曾同祥
  • 16篇孙毅
  • 11篇丁小珍
  • 11篇赵复炎
  • 10篇石庆
  • 9篇邬清芝
  • 8篇柳兵
  • 8篇陈启红
  • 6篇赵静
  • 5篇张丽
  • 5篇王仑
  • 4篇卢亚祖
  • 3篇郭华雄
  • 3篇王伦
  • 3篇李华荣
  • 2篇汪春英
  • 2篇王攀
  • 2篇高露娟
  • 2篇柳兵
  • 2篇张栋

传媒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5篇中国真菌学杂...
  • 4篇皮肤病与性病
  • 4篇中国麻风皮肤...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国药师
  • 2篇湖北省卫生职...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医学信息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着色性干皮病继发恶性肿瘤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05年
赵亮曾同祥张彦秀王焱曾学思
关键词:着色性干皮病肿瘤恶性
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6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同时口服香菇菌多糖片10 mg,2次/d;对照组22例给予咪唑斯汀片10 mg,1次/d。3周为1疗程,均连用6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4.62%、有效率84.62%,对照组痊愈率9.09%、有效率54.55%,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咪唑斯汀联合香菇菌多糖治疗人工荨麻疹疗效显著。
曾同祥丁卓玲赵复炎
关键词:咪唑斯汀人工荨麻疹香菇菌多糖
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2月荆州市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2.5 mg/次,间隔12 h,3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0.6 g/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TNF-α、IL-1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PASI评分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NF-α及IL-18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16%、14.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重症寻常型银屑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TNF-α及IL-18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张丽陈启红曾同祥
关键词:白芍总苷胶囊白细胞介素-18IL-18
Bmi-1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5年
Bmi-1属于核染色质调控因子多梳基因家族,是与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直接参与细胞周期、凋亡和衰老的调控,在维持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多数肿瘤中表达失调,并且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显著相关。它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肿瘤的治疗和生存率的预测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鉴于Bmi-1在人类肿瘤中的重要作用,今后应着重开展关于Bmi-1与各种肿瘤干细胞关系的研究。
王攀赵会传曾同祥
关键词:BMI-1基因干细胞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治疗疣状斑块型汗孔角化症1例
2021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已婚,双足起疹伴明显瘙痒4个月余,加重1个月,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诊断为“湿疹”,予以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及口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瘙痒可暂缓解,但皮疹较前无明显变化。停药后皮疹面积逐渐扩大,瘙痒加剧。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既往有脂肪肝病史5年,高尿酸病史1个月。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专科查体:左小腿胫前可见境界清楚的暗红色斑块,表面较多灰白色厚鳞屑,边缘略隆起,表面粗糙肥厚,右足背、足后跟可见类似皮疹,见图1。
张秋秋孙毅曾同祥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肤康合剂治疗脂溢性皮炎临床观察
2006年
王仑柳兵丁小珍石庆赵复炎曾同祥
关键词:脂溢性皮炎肤康合剂疗效
DNA测序诊断孢子丝菌病三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本文报道通过对组织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的孢子丝菌病3例。方法:提取3例怀疑孢子丝菌病患者活检组织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病变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对脓液和组织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糖同化实验鉴定以及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真菌镜检脓液见少量孢子、未见菌丝;病理检查提示感染性肉芽肿,抗酸染色及PAS染色均阴性; ITS区鉴定提示申克孢子丝菌;真菌培养、形态学及糖同化鉴定及calmodulin分子鉴定为球形孢子丝菌;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其对特比萘芬高度敏感;口服特比萘芬250 mg/d;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后明显改善。结论:直接提取病变组织DNA进行早期DNA测序能够尽早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用药。
邬清芝孙毅曾同祥
关键词:孢子丝菌病DNA检测
盐酸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比较盐酸万乃洛韦与阿昔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生殖器疱疹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盐酸万乃洛韦0.3g,bid,对照组18例给予阿昔洛韦0.2g,5次·d^(-1),均连用6d。同时记录起效时间、皮损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5.0%,高于对照组的55.5%,差异有显著性(P<0.05),皮损平均愈合时间及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盐酸万乃洛韦治疗生殖器疱疹疗效高于阿昔洛韦,且起效时间早;两者不良反应均轻微而且少见,但盐酸万乃洛韦服药更方便。
曾同祥赵复炎
关键词:盐酸疱疹生殖器
红色毛癣菌致脓癣1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报告1例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的脓癣,通过病发分子鉴定明确病原菌,早期诊断并进行经验性治疗。方法提取病发及脓液中的真菌DNA,进行ITS区扩增、测序和比对;同时,对病发和脓液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对培养阳性菌落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病发和脓液DNA提取及ITS区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真菌镜检阴性;真菌培养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提示红色毛癣菌。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其对特比萘芬高度敏感。诊断为红色毛癣菌所致头癣,予口服特比萘芬125 mg/d,治疗1个月后明显改善。结论直接提取病变组织DNA进行早期分子诊断能够能尽早明确致病菌种并指导用药。
石庆张丽孙毅陈启红曾同祥
关键词:红色毛癣菌脓癣
以大蜡螟幼虫为模型研究伏立康唑抗茄病镰刀菌效果
2022年
目的构建大蜡螟幼虫动物茄病镰刀菌感染模型并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效果。方法选用临床分离获得茄病镰刀菌1株,实验所用孢子悬液浓度梯度为1×10^(5)~1×10^(8)CFU/mL,根据死亡率筛选出最佳感染浓度,并以此浓度感染大蜡螟幼虫,用伏立康唑(1.5 mg/kg)治疗;同时设置未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实验过程中收集大蜡螟幼虫尸体做病理检测并记录5 d内死亡情况,每24 h记录1次。通过感染后病理组织切片和大蜡螟幼虫生存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大蜡螟幼虫在1×10^(7)CFU/mL茄病镰刀菌感染后,5 d死亡率达100%,1×10^(7)CFU/mL为本次实验组最佳感染浓度;大蜡螟幼虫感染第2 d死亡虫体病理检测发现大量茄病镰刀菌菌丝和孢子,经伏立康唑治疗后,单个幼虫体内菌体减少,菌体内菌丝减少;大蜡螟幼虫生存曲线显示伏立康唑治疗组较单茄病镰刀菌感染组生存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大蜡螟幼虫能够作为茄病镰刀菌体内感染的动物模型,并可用于观察药物治疗效果。
李梦寒赵望贾庚佩孙毅曾同祥
关键词:茄病镰刀菌伏立康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