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倩

作品数:3 被引量:10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2篇胰岛素抵抗
  • 2篇胰岛素分泌
  • 2篇预治疗
  • 2篇干预
  • 2篇干预治疗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胰岛素分泌功...
  • 1篇胰岛素抗药性
  • 1篇糖尿病患者
  • 1篇体重
  • 1篇体重指数
  • 1篇格列齐特
  • 1篇分泌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篇朱倩
  • 2篇单忠艳
  • 2篇张小英
  • 2篇黄勤
  • 2篇严励
  • 2篇任跃忠
  • 2篇宁光
  • 2篇赵晓娟
  • 2篇吴汉妮
  • 2篇安雅莉
  • 2篇李延兵
  • 2篇陈璐璐
  • 2篇姬秋和
  • 2篇钟惠菊
  • 2篇张木勋
  • 2篇李红
  • 2篇杨凤英
  • 2篇许雯
  • 2篇高蕾丽
  • 2篇吴静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GC-1基因Gly482Ser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病人(n=266)和非糖尿病病人(n=297)的PGC1基因Gly482Ser多态性。结果显示PGC1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
单莉王辰纪立农杨泽朱倩
关键词:2型糖尿病PGC-1基因多态性
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特点调查被引量:82
2008年
目的研究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及胰岛素抵抗(IR)状况。方法对40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名糖耐量正常者(对照组)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按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4组,与对照组比较。93例FPG≥8.3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T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结果(1)随着FPG水平的升高,糖尿病各组IR、IS逐级恶化:在FPG≥9.7mmol/L组,胰岛素敏感性为正常组的30%,IS仅为正常组的5%;(2)在FPG〈9mmol/L组,IR能解释70%的血糖水平变化,而在FPG高于≥9mmol/L组,IS能解释60%的血糖变化;(3)格列齐特缓释片干预治疗IR及IS有了显著的改善。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IR及IS随空腹血糖升高而恶化,但是IS恶化更为严重;这种双重恶化在高血糖状态得到纠正后在相当程度上是可逆的。
安雅莉高妍朱倩宁光贾伟平黄勤许雯李成江周智广施秉银单忠艳陈璐璐许樟荣王姮严励钟惠菊姬秋和李红薛元明张木勋谷卫郭晓蕙高蕾丽洪洁刘芳邹大进李延兵张小英李桢郭辉赵晓娟吴汉妮王玉珍赵维纲张少玲吴静张南雁杨凤英张云周鑫荣任�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干预治疗格列齐特
不同体重指数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状况调查被引量:21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国新诊断超重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IS)、胰岛素抵抗状况(IR)的差别及降血糖药物干预对其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40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和40例糖耐量正常人测量身高、体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30、60、120min血糖、胰岛素。糖尿病患者按空腹血糖(FBG)水平(DMI:FBG〈6.9mmol/L;DM2:6.9mmol/L≤FBG〈8.3mmol/L;DM3:8.3mmol/L≤FBG〈9.7mmol/L;DM4:FBG≥9.7mmol/L)分为4组,每组内以体重指数(BMI)为界分为两个亚组(BMI〈24、≥24),比较两亚组IR和IS。93例FBG〉8.3mmol/L者应用格列齐特(达美康)缓释片进行干预治疗1~3个月,血糖达标后重复OGTT并计算干预后的IR及IS,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BMI≥24亚组与正常组相比,存在高真胰岛素血症;(2)在每一组糖尿病患者中,BMI≥24亚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更差,但是IS都优于相应的BMI〈24亚组;(3)降血糖药物干预后BMI〈24组胰岛素敏感性变化优于BMI≥24组(-4.7±0.9比-5.5±1.4,P〈0.05),而干预后IS的变化(A130/AG30)BMI≥24组优于BMI〈24组(1.37±0.16比0.50±0.19,P〈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随FBG升高而恶化,这种双重恶化的程度在血糖水平相似的超重肥胖及非肥胖患者明显不同;改善高糖毒性可使超重肥胖者胰岛素分泌功能显著恢复,而非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恢复更优。
安雅莉高妍朱倩宁光贾伟平黄勤许雯李成江周智广施秉银单忠艳陈璐璐许樟荣王妲严励钟惠菊姬秋和李红薛元明张木勋谷卫郭晓蕙高蕾丽洪洁刘芳邹大进李延兵张小英李桢郭辉赵晓娟吴汉妮王玉珍赵维纲张少玲吴静张南雁杨凤英张云周鑫荣
关键词:胰岛素抗药性干预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