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娟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指脉搏图波幅变化与全凭静脉麻醉药物作用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评价指脉搏图形分析技术用于监测全身麻醉药物作用及机体伤害性刺激反应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72例择期行甲状腺或乳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和芬太尼组(F组)。观察患者入室时(T1,基础值)、诱导后1min(T2)、3min(T3)、5min(T4)、气管内插管即刻(T5)、插管后1min(T6)、3min(T7)、外科切皮时(T8)时的HR、SBP、DBP和SpO2。连续监测指脉搏波幅(POPWA)变化,分析其与麻醉药物作用程度及机体刺激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T8时两组HR快于T1时,T5时快于T4时(P<0.05);T8时F组HR明显慢于SF组(P<0.05)。T4~T8时两组SBP及DBP低于T1时,T3时低于T2时(P<0.01);两组POPWA与诱导后SBP与DBP变化呈负相关(P<0.01),与HR无明确相关性。结论 POPWA变化与全凭静脉麻醉作用程度呈正相关,与伤害性反应强度呈负相关。
- 徐磊仲艳玲朱中良朱娟鲍红光
-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麻醉深度伤害性刺激反应
-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对照组30例(单纯腰麻),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IL-6)、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加强镇痛用药情况及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腰麻摆体位时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而观察组术后1 d血清C反应蛋白、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麻摆体位时及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首次加强镇痛用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加强镇痛用药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腰麻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可以减少腰麻摆体位时疼痛,稳定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减轻炎性反应,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并不增加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 朱娟马鹏蒋鹏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腰麻内固定
- 超声引导下0.375%罗哌卡因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半数有效容量
- 2024年
- 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发生率不断升高[1-2]。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及生理机能衰退,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3],为避免髋部骨折加重原有基础疾病及骨折后疼痛增加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在临床实践中常被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多模式镇痛[4-6]。
- 曾芮蒋鹏朱娟张庆马鹏
- 关键词:髋部骨折多模式镇痛髂腰肌老年患者全球老龄化罗哌卡因
- 指脉搏波分析在围麻醉期抗伤害性传入监测中的应用
- 研究背景:手术操作或麻醉侵入性操作产生伤害性反应,麻醉的目的不仅使患者满足手术需求,更重要的是将伤害性刺激带来的危害减至最低,而如何判断患者在麻醉期间遭受伤害性打击是重要的,尤其在缺乏脑电图监测等麻醉深度监测设施的情形下...
- 徐磊朱娟张列亮朱中良鲍红光
- 文献传递
- 光电容积脉搏波的临床应用研究及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光电容积脉搏波是借助光电技术在活体组织中监测血液容积变化获得的波形信号。其信号特征中包含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许多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对光电容积脉搏波的各种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介绍,表明了光电容积脉搏波在血氧饱和度、脉率、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容积、血压、血红蛋白、血流动力学、循环功能、麻醉应激、动脉硬化等参数的无创监测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朱娟张列亮徐磊
- 关键词:光电容积脉搏波
- 指光电容积脉搏波与全麻患者术中伤害性感受的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充分的镇静、镇痛和肌松是全麻的基本要求。目前对镇静程度已能进行较为准确的量化评估,对肌松的监测也已成熟,但对镇痛程度的监测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方法。指光电容积脉搏波(FPPG)是运用光电技术监测末梢组织血管容量随心脏搏动而产生的脉动性变化的方法,可对交感神经支配的皮肤血管收缩信号进行分析。
- 张列亮朱娟徐磊朱中良罗中华鲍红光
- 关键词:光电容积脉搏波全麻患者伤害性感受交感神经支配心脏搏动血管容量
-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019年
-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与血钙水平的相关性,为新生儿窒息及继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2016年6月—2019年5月该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出生Apgar评分不同将入选新生儿分为实验组(窒息新生儿,35例)和对照组(无窒息新生儿,35例),抽取两组静脉血样测定血清Ca与心肌酶谱AST、CK与LDH水平值,比较观察指标差异,线性回顾Ca与心肌酶谱指标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总钙(2.04±0.76)mmol/L,AST(94.16±32.37)U/L,CK(1273.8±411.93)U/L,LDH(841.7±376.8)U/L,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6,5.291,16.552,12.681;P<0.05);线性分析窒息新生儿血清Ca与心肌酶谱五项呈显著负相关(r=-0.875,-0.911,-0.902;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血清钙与心肌酶谱存在异常改变,且窒息越严重,血清钙水平越低,心肌酶谱指标越高,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联合监测对患者病情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朱娟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血清总钙
- 环泊酚与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比较环泊酚与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64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麻醉诱导分别静脉缓慢推注环泊酚0.4 mg/kg+阿芬太尼10μg/kg(A组)和瑞马唑仑0.2 mg/kg+阿芬太尼10μg/kg(B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SBP最低时(T2)和麻醉苏醒后(T3)的HR、SBP、DBP和SpO_(2)。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VAS疼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少于B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仿(P>0.05)。两组T1~T3时HR、BP和SpO_(2)相仿(P>0.05)。A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术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泊酚与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有效、安全。与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相比,环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短,注射痛发生率低。
- 朱娟马鹏蒋鹏
- 关键词:阿芬太尼宫腔镜
- 血清学指标联合预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短期预后的价值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研究血清学指标联合预测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41例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15例)和预后良好组(26例)。所有患儿均于出生第3天及第6天进行血清学指标检测,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TBIL)等。比较2组血清学指标水平,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单一及联合预测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短期预后的价值。结果出生第3天及第6天预后不良组患儿Hb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Ret、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显示,Hb、Ret、TBIL对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短期预后均有一定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8、0.753、0.695。Hb、Ret、TBIL联合预测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短期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kappa值分别为73.3%、88.5%、82.9%、0.627。结论血清Hb、Ret、TBIL水平在ABO溶血性黄疸新生儿短期预后的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且联合预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
- 朱娟徐乐姜忠莉
- 关键词:血红蛋白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新生儿
- 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报警的气管导管防滑脱装置,包括气管中部连接管,气管中部连接管的外侧活动套接有套接管套,套接管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座,固定支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圈盘,转动圈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
- 王宜庭蒋鹏朱娟佘慧钰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