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莉

作品数:11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柯萨奇
  • 7篇病毒
  • 4篇疫苗
  • 4篇柯萨奇B组病...
  • 4篇柯萨奇病毒
  • 3篇心肌
  • 3篇细胞
  • 3篇DNA疫苗
  • 2篇心肌炎
  • 2篇真核
  • 2篇质粒
  • 2篇渗出
  • 2篇渗出液
  • 2篇渗液
  • 2篇烫伤
  • 2篇免疫应答
  • 2篇结构蛋白
  • 2篇柯萨奇B3
  • 2篇柯萨奇病毒B...
  • 2篇肌炎

机构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11篇朱莉
  • 8篇刘晶星
  • 8篇陆德源
  • 5篇王灵枢
  • 2篇闻玉梅
  • 2篇童善庆
  • 2篇胡宝瑜
  • 2篇袁正宏
  • 2篇吴建和
  • 2篇冯世杰
  • 1篇仇刚
  • 1篇许伟石
  • 1篇陈淑云
  • 1篇史济湘
  • 1篇陆树良
  • 1篇陈曙霞
  • 1篇钱富荣
  • 1篇张希衡
  • 1篇陈洪
  • 1篇王文奎

传媒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国外医学(创...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柯萨奇B3病毒结构和非结构蛋白DNA疫苗诱导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制备 4种柯萨奇B3病毒 (CVB3)结构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DNA疫苗 ,并探讨其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 4种CVB3结构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 ,将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真核细胞 ,用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 ;于BALB/c小鼠后腿胫骨前肌注射免疫 ,于 0、4、8周共免疫 3次 ,10 0 μg/次。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指标。结果  4种重组质粒酶切出相应大小的片段 ,经测序证实为CVB3序列 ,Westernblot证实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pcDNA3/VP2、pcDNA3/VP1、pcDNA3/ 2A和pcDNA3/ 3D均可诱导小鼠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和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 ,并对致死量的CVB3m、CVB5和CVB2攻击具有保护作用 ,表现为病毒攻击后第 3天血中病毒滴度降低 ,第 10天心肌病理变化比对照组明显减轻 ,且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其中以pcDNA/VP1和pcDNA3/ 3D组保护作用最明显。结论 CVB3结构蛋白VP1和非结构蛋白 3D质粒DNA有可能用作CVBDNA疫苗的候选基因 。
王灵枢刘晶星朱莉陆德源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3DNA疫苗免疫应答
柯萨奇B3病毒结构和非结构蛋白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在体外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制备CVB3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重组质粒DNA疫苗时 ,采用RT PCR从CVB3感染的HeLa细胞中扩增VP1、VP2、2A和 3D基因 ,重组入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中 ,构建pcDNA3/VP2、pcDNA3/VP1、pcDNA3/ 2A和pcDNA3/ 3D重组质粒 ,经酶切和测序证实扩增的序列并将各重组质粒体外转染真核细胞COS 7,用RT PCR检测mRNA的转录 ,用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产物。结果 4种重组质粒酶切出相应大小的目的片段 ,经测序证实为CVB3相应序列 ,Western blot证实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本文成功构建CVB3结构与非结构蛋白的重组质粒DNA疫苗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王灵枢朱莉刘晶星陆德源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B3质粒
苦参总碱对小鼠脾细胞产生干扰素的影响被引量:53
1998年
作者为了解苦参是否通过诱生干扰素而参与抗病毒作用,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对苦参总碱在体外诱生小鼠脾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参浓度在50~200μg/ml 能明显诱导脾细胞产生干扰素,且能明显对抗氢化考的松的抑制作用而促进干扰素产生增加,其作用与药物浓度(50~200μg/ml呈正相关。所以苦参可能通过诱导干扰素产生而发挥其抗病毒作用。
朱莉刘晶星钱富荣陈曙霞陆德源
关键词:苦参干扰素脾细胞苦参总碱中药
柯萨奇B组病毒的心肌毒力和炎性心肌病的遗传学基础被引量:1
1997年
柯萨奇B组病毒(CVB)是人类炎性心肌病的病原因子,通过对CVB基因组感染性cDNA的研究,CV在小鼠体内毒力表型的遗传学已逐渐被了解,CVB3及CVB4的研究表明,非翻译区及衣壳蛋白区内的某些位点可影响病毒毒力表型。
朱莉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心肌病遗传学
烧伤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1996年
细胞因子与烧伤的关系已引起广泛重视。在烧伤早期,细胞因子释放是机体对损伤的应急反应,是机体代偿机制的一部分,而在后期由于感染等因素的存在,致使巨噬细胞过度激活而导致高水平细胞因子的特续存在,从而对机体产生有害的效应。
朱莉刘晶星
关键词:烧伤细胞因子病理学
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渗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
1997年
实验以35只SD大鼠为模型,皮下包理海绵后再造成10%深Ⅱ度烫伤(Sb组),同时设仅理海绵的对照(S组),于伤后1、2、3、5、8、14、21d分别检测海绵渗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生物学活性。结果发现无论是烫伤组还是对照组,在烫(创)伤早期创面渗液中,均能测到高水平的IL-1、IL-6;在烫(创)伤后期,对照组细胞因子水平迅速下降,烫伤组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朱莉吴建和胡宝瑜童善庆冯世杰陆树良
关键词:烫伤渗出液IL-1IL-6TNF
大鼠烫伤后创面渗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被引量:6
1997年
以大鼠为模型,探讨浅Ⅱ度烫伤后不同时期局部渗液中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120只大鼠分两组。Sb 组:皮下包埋海绵后再造成10%浅Ⅱ度烫伤;S 组:单埋海绵对照。于伤后6,24小时,3,7,10和14天检测海绵渗液中 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活性。结果三种细胞因子活性的升降规律相似。在致伤72小时内一致表现为短暂骤升和回落,72小时后又持续上升。IL-6于6小时达高峰;IL-1与TNFα于24小时达峰值。早期的细胞因子可能由局部细胞应激产生;后期主要产自单核细胞。当细咆因子活性处于各自峰值时,两组间有较明显差异。其中早期水平 S>Sb,可能的原因:①组织受损 Sb 组更严重,致产细胞因子的局部细胞数 S 组>Sb 组;②烫伤改变了局部组织通透性致使细胞因子外渗。后期Sb 组水平持续较高;另外,IL-1与 IL-6活性在 S 组内有显著相关,而在 Sb 组,仅6小时有较明显相关。提示:Sb 组的修复过程更复杂、耗时。
吴建和童善庆朱莉胡宝瑜张希衡陆德源密磊王文奎冯世杰仇刚许伟石史济湘
关键词:烫伤渗出液肿瘤坏死因子IL-1IL-6
柯萨奇B3病毒的纯化及其初步应用
2000年
王灵枢朱莉刘晶星陆德源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纯化DNA疫苗抗原
口服基因疫苗预防柯萨奇B组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为研制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口服基因疫苗 ,本文以减毒鼠伤寒杆菌SL72 0 7作载体 ,将表达CVB3VP1基因的pcDNA3 VP1重组质粒转化入该细菌中 ,制备成口服基因疫苗。经口服免疫小鼠后 ,检测其免疫效果 ,并用CVB3攻击小鼠 ,观察其免疫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小鼠经 1次口服免疫后 ,血液中即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 ;病毒攻击后 ,免疫小鼠产生了明显的保护作用。
朱莉刘晶星陈洪陈淑云陆德源
关键词:柯萨奇B组病毒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组病毒3型VPI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为研制防治病毒性心肌炎的基因疫苗打下基础。方法以带有CVB。P1、P2区核酸序列的pGEM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克隆CVB3VP1基因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的HindⅢ和XbaⅠ位点之间,构建成重组质粒。经大量扩增纯化后,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用CVB3毒株攻击小鼠,取血及脾细胞检测其免疫效果。结果小鼠经3次免疫后,虽未测出明显免疫应答指标,但诱导了T、B细胞的免疫记忆反应,免疫组鼠在CVB3毒株攻击后,迅速诱导产生了强烈的二次免疫应答。结论CVB3VP1基因疫苗对CVB3毒株的攻击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朱莉王灵枢刘晶星陆德源袁正宏闻玉梅
关键词:柯萨奇B组病毒VP1基因疫苗免疫效果心肌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