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后装治疗室放射防护评价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某后装治疗机及机房周围环境的放射防护性能。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结果后装治疗机工作状态时γ辐射对周围环境贡献微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值。结论后装治疗机及机房周围环境的放射防护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林玉峰 原锦 陈杰 朱锦锋关键词:后装治疗机 周围环境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比较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 :通过比较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 2个治疗计划系统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结果,评价它们应用于临床的准确性。方法:用IBA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分别采集Xio和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的鼻咽癌调强照射野数据,并用IBA Omnipro I’mRT1.6软件分析处理。结果:Xio系统62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5.4%,3 mm 5%为98.4%;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75个照射野3 mm 3%通过率均值为92.8%,3 mm 5%为95.8%。二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个治疗计划系统都可以应用于临床调强放疗,Xio系统的准确性要优于Oncentra MasterPlan系统。 陈杰 朱云云 朱锦锋关键词:调强放疗 利用DVH图比较鼻咽癌两种放疗方法对正常组织受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两种鼻咽癌放疗方法对比,应用DVH图对正常组织的受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鼻咽癌40例,按92福州分期法确定为T1期18例和T2期22例,分别采用常规放疗法和3D-CRT法,通过TPS进行布野、给量、优化并计算,最后用DVH图对正常组织(两侧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腮腺及飘颌关节)进行受量分析,两种方法均分三阶段进行。常规放疗法以两侧水平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为主(2野照射).3D-CRT法第一阶段加设鼻前野(3野照射),第二阶段加设一头顶野(3野照射),第三阶段设3-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两种放疗方法总剂量DT70Gy。结果:三维适形法脑干、两侧视神经受量略高于常规方法,脊髓剂量相仿,而双侧晶体及腮腺受量明显低于常规方法(P<0.05)。结论:用3D-CRT治疗鼻咽癌靶区适合度更好,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或器官。 原锦 程惠华 傅志超 林贵山 朱锦锋关键词:鼻咽癌 常规放疗 适形放疗 适形铅挡块的制作及质量控制 2006年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射野的形状与靶区相一致。高剂量分布集中在靶区.而周围正常组织或重要器官受量很低。从而提高肿瘤局控率。保护正常组织或重要器官。适形野的形成有两种方法。即多叶光栅(MLC)法和低熔点铅挡块法。我院自2003.7开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来.采用低熔点铅挡块技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朱锦锋 原锦 陈芬关键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低熔点铅挡块 恶性肿瘤 鼻腔淋巴瘤不同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探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研究鼻腔淋巴瘤调强放疗(IMRT)和半野照射对靶区及其周围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8例鼻腔淋巴瘤患者,进行CT扫描、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勾画,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调强和半野照射的计划设计,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调强计划对靶区适形度优于半野照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IMRT比半野照射能更好地保护某些正常组织,减少眼球、脑干、垂体和颞颌关节等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P<0.05),而对晶体、视交叉和视神经等正常组织2种计划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鼻腔淋巴瘤放疗中,IMRT较半野照射技术在剂量学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 朱锦锋 胡真忠 陈杰 王凯 陈顺生关键词:鼻腔淋巴瘤 调强放疗 剂量体积直方图 食管癌放疗胸骨受照射剂量与骨髓抑制的关系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胸骨受照射剂量与发生骨髓抑制的关系。方法:在我院行放疗的43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放疗过程中血象变化情况分为骨髓抑制组和无骨髓抑制组,比较两组的胸骨受照射剂量。结果:骨髓抑制组胸骨受照射剂量中Dmean、V20、V30、V40分别为2824.5cGy、66.56%、51.84%、21.95%;无骨髓抑制组胸骨Dmean、V20、V30、V40分别为1882.5cGy、45.17%、25.55%、8.72%。两组胸骨Dmean、V20、V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抑制的发生与胸骨受照射剂量正相关,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应当注意对胸骨的保护。 朱云云 陈杰 程惠华 李东石 林贵山 傅志超 朱锦锋关键词:骨髓抑制 食管癌 放疗 手动与自动切割机制作适形铅挡块的误差探讨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手动切割机与自动切割机制作适形铅挡块的误差。方法:根据治疗计划系统生成的照射野文件,分别采用手动切割机和自动切割机制作适形铅挡块,并测量各自的误差。结果:手动切割机制作的适形铅挡块平均误差为2.355 mm,自动切割机制作的适形铅挡块平均误差为1.425 mm。结论:自动切割机制成的适形铅挡块误差比手动切割机小,应将其作为制作适形铅挡块的必备工具。 陈杰 朱锦锋 陈明东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 自动切割机 直接子野优化调强放疗方法治疗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剂量学探讨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比较直接子野优化调强放疗(direct aperture optimization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AO-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对睾丸精原细胞瘤靶区(包括腹腔与盆腔)射野的衔接方法和剂量学特点,并分析其优劣。方法:选取7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用Pinnacle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进行DAO-IMRT和3D-CRT的计划设计,通过等剂量曲线、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等参数来分析评价2种放疗计划的特点。结果:DAO-IMRT计划靶区热点和冷点的体积明显小于3D-CRT计划,其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和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均明显优于3D-CRT计划。除左股骨头外其余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平均剂量(Dmean)DAO-IMRT计划均小于3D-CRT计划,肝脏、双肾、小肠、直肠的V15(15 Gy剂量所涵括的照射体积)明显低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D-CRT计划OAR的V5(5 Gy剂量所涵括的照射体积)均低于DAO-IMRT计划,其中双肾、小肠、膀胱、直肠、左股骨头及正常组织(normal tissue,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器跳数上DAO-IMRT计划较3D-CRT计划增加近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OIMRT放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能避免睾丸精原细胞瘤靶区射野的衔接,相比3D-CRT放疗方法具有明显的剂量学优势。 朱锦锋 蒋菁华 刘颜文关键词:睾丸精原细胞瘤 三维适形放疗 计划移植技术在肺癌二程加量放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计划移植技术在肺癌二程加量放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医院6例肺癌二程加量放疗患者,将一程放疗计划移植到二程CT扫描图像中,生成一个新的计划,评估新计划各相关重要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并与一程计划结果相比较。结果:2个计划的射野参数相同,但重要器官(双肺、心脏)受照射剂量却有较大差别。结论:在肺癌患者肿瘤体积缩小后,各相关重要器官受照射剂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利用计划移植技术可以实现个体化的分析,从而为二程加量放疗的处方剂量和计划设计提供参考。 陈杰 朱云云 朱锦锋 王凯关键词:肺癌 利用DVH图比较鼻咽癌两种放疗方法对正常组织受量的影响 2005年 目的:两种鼻咽癌放疗方法对比,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正常组织的受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鼻咽癌40例,按92福州分期法确定为T1期18例和T2期22例,分别采用常规放疗法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法,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布野、给量、优化并计算,最后用DVH图对正常组织(两侧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腮腺及颞颌关节)进行受量分析,两种方法均分三阶段进行. 常规放疗法以两侧水平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为主(2野照射),3D-CRT法第一阶段加设鼻前野(3野照射),第二阶段加设一头顶野(3野照射),第三阶段设3~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 两种放疗方法总剂量DT 70 Gy. 结果: 三维适形法脑干、两侧视神经受量略高于常规方法,脊髓剂量相仿,而双侧晶体及腮腺受量明显低于常规方法(P<0.05). 结论: 用3D-CRT治疗鼻咽癌靶区适合度更好,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或器官. 原锦 程惠华 傅志超 林贵山 朱锦锋关键词: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剂量体积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