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复杂度
  • 1篇担当
  • 1篇政治经济
  • 1篇政治经济学
  • 1篇制造业
  • 1篇制造业就业
  • 1篇示范区
  • 1篇所有制
  • 1篇所有制结构
  • 1篇配置网络
  • 1篇企业
  • 1篇企业所有制
  • 1篇企业所有制结...
  • 1篇全球资源
  • 1篇网络
  • 1篇经济学
  • 1篇就业
  • 1篇可持续发展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机构

  • 6篇宏观经济研究...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李伟
  • 4篇贺灿飞
  • 2篇杨萍

传媒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科学发展
  • 1篇全球化
  • 1篇区域经济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上海的责任和担当被引量:1
2022年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上海要顺应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升级趋势,继续吸引更多、特别是服务业领域的外资跨国公司总部、国际组织等入驻。在此基础上,上海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路转换。上海过去的角色定位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地,在全球资源配置网络中相对处于被动地位,具有边缘性和外生性的特征。未来上海应着眼于“一带一路”框架下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大势,加快对本土跨国公司总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成长性企业的集聚和培育,构筑内生性的全球资源配置网络。
李伟杨萍
“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阿里巴巴平台数据,从企业和行业两个层面考察"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就企业层面而言,"互联网+"阻碍了制造业企业的就业增长。具体分企业规模来看,"互联网+"能够促进大型企业就业增长,但对小微企业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就行业层面而言,"互联网+"程度加深对行业就业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从产业集聚来看,地方专业化、产业多样化和产业内竞争三类集聚动态外部性显著促进企业就业增长和行业就业增长,但地方专业化和产业内竞争会阻碍"互联网+"对行业就业带动作用的发挥。此外,"互联网+"和产业集聚的就业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
徐梦冉李振发贺灿飞李伟
关键词:制造业就业产业集聚
区域新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17
2020年
演化经济地理学最初关注区域产业演变的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新产业发展路径的类型与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意义重大。当前,演化经济地理学引入相关理论重点探讨区域新产业发展路径形成机理,分析不同类型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性差异对推动新产业发展路径形成的影响,进而从结构性视角转换到能动性视角,探讨在区域创新系统转型与新产业发展路径形成的不同阶段、不同经济主体应发挥的能动作用,并认为区域新产业发展路径形成会涉及不同子过程。演化经济地理学需进一步深化对企业和政府能动性的理解,在微观层面引入战略管理与组织理论探讨企业的组织学习与新产品开发过程,在中观和宏观层面引入产业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政府在推动不同类型区域创新系统转型、推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型新产业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深入挖掘区域新产业发展路径形成过程中不同子过程的协同演化机制。
李伟贺灿飞
中国区域产业演化路径——基于技术关联性与技术复杂性的研究被引量:21
2021年
论文基于技术关联性与技术复杂性划分出4类区域产业演化路径,利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集成不同类型新产业识别方法,在分析中国出口产业空间格局演变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产业演化路径存在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发现:①中国出口产业经历了空间分散化过程。2000—2016年中国出口产业首先由粤闽地区向长三角核心城市和山东省等地转移,再向长三角外围城市、中西部省会城市和江西省等地转移。②中国区域产业演化以路径依赖型为主,但发达地区有更强路径突破性。2000—2016年路径依赖型新产业占新产业总数的70%左右,路径突破型新产业占30%左右。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产业演化更具路径突破性,中西部普通地级市更具路径依赖性。③不论是路径依赖型产业分化还是路径突破型产业创生,新产业不必然具有更高技术复杂度。在路径依赖型新产业中,约一半的技术复杂度高于其在位母产业。在路径突破型新产业中,约2/3的技术复杂度高于城市平均水平。④不同地区产业演化路径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发展出更多路径突破型新产业,并且新产业技术复杂度高于城市平均水平;中西部普通地级市多充分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发展技术复杂度更低的新产业。从变化趋势来看,东部沿海地区路径突破且技术复杂度提高型新产业逐步增多,中西部普通地级市路径依赖且技术复杂度降低型新产业一直占有较高比重。因此,中国政府亟需制定政策推动中西部普通地级市产业发展的路径突破。
李伟贺灿飞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被引量:2
2020年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需坚持生态友好型发展理念。本文首先阐述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增长等相关理念,进而介绍日本生态城市、美国生态工业园区和美国芝加哥三州都市区绿色经济发展等国际经验。在介绍相关理念与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状、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复杂深刻变化,提出长三角生态友好型发展需形成新模式,需由区域项目协同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转变。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权责边界并加强规划协调,统一市场准入和项目监管,统筹土地管理与盘活土地指标,破除制度障碍并促进要素流动等。
杨萍李伟应晓妮
关键词:长三角可持续发展
企业所有制结构与中国区域产业演化路径被引量:16
2021年
以技术关联性与技术复杂性为标准划分出四类区域产业演化路径,利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集成新产业识别方法,考察了中国不同地区产业演化路径的差异性并分析了企业所有制对区域产业演化路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区域产业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2000—2016年,路径依赖型新产业占新产业总数的70%左右,路径突破型新产业占30%左右。就四类区域产业演化路径而言,在路径依赖型新产业中,技术复杂度高于和低于其母产业的约各占一半;在路径突破型新产业中,约2/3的技术复杂度高于其所在城市平均水平。(2)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发达地区如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产业发展更具路径突破性,落后地区如中西部普通地级市更具路径依赖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省会城市发展出更多路径突破且技术复杂性提高型新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分化出更多路径依赖且技术复杂性降低型新产业。(3)就技术关联性分化而言,外资企业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突破,民营企业越多的地区发展出更多路径依赖型新产业。(4)就不同所有制企业与四类区域产业演化路径的关系而言,外资企业尽管有助于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突破,但路径突破型新产业的技术复杂度往往低于所在城市平均水平。国有企业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发展技术复杂更高的路径依赖型新产业,而民营企业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发展技术复杂度更低的路径依赖型新产业。(5)当然,本文也发现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一些民营企业开始推动路径依赖且技术复杂性提高型产业分化。本文研究结论可对中国区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较大启发。
李伟贺灿飞
关键词:企业所有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