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保明

作品数:31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两岸
  • 8篇两岸经济
  • 5篇实证
  • 5篇台商
  • 5篇两岸经济关系
  • 5篇两岸经贸
  • 5篇经济关系
  • 5篇经贸
  • 4篇实证分析
  • 4篇两岸经贸关系
  • 4篇经贸关系
  • 3篇台商投资
  • 3篇能源
  • 3篇两岸产业
  • 3篇金融
  • 3篇经济发展
  • 3篇产业链
  • 2篇能源消耗
  • 2篇两岸经济合作
  • 2篇金融危机

机构

  • 30篇清华大学
  • 8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30篇李保明
  • 6篇周小柯
  • 3篇黄德海
  • 2篇刘震涛
  • 2篇施祖麟
  • 2篇于珍
  • 1篇胡永亮
  • 1篇顾宁
  • 1篇时保国
  • 1篇余航

传媒

  • 9篇台湾研究
  • 4篇亚太经济
  • 3篇两岸关系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经济评论
  • 2篇台湾研究集刊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2篇经济导报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经济科学
  • 1篇中国商贸
  • 1篇首届两岸管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五大创新研发计划”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民进党蔡英文所提"五大创新研发计划",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台湾产业政策的主轴。从特征上看,一是五大计划中只有亚洲矽谷和"国防产业"为新提出;二是结合区域发展,致力于发展绿营执政的地方板块;三是以国际合作摆脱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和疏离两岸产业合作的意图明显;四是推动措施上,呈现大而空、模糊而不够专业的竞选风格。从实施前景看,计划涉及的产业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未来发展取决于政策方向是否符合产业规律;产业转型创新注定是一条漫长的路,蔡英文欲"产业去中国化"会自伤经济;该计划经营民进党的执政板块会影响下次地方政治选举,这或许是计划的真实目的。
李保明周小柯
海峡两岸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基于HS四位码产业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台湾对大陆投资的发展,两岸在生产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本文首先考察了台商投资大陆形成两岸产业链的过程;然后利用816个HS四位码行业在2004-2012年的两岸贸易数据,通过对两岸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分工的分析实证研究了两岸产业链的类型与结构;最后提出强化两岸产业链合作的政策建议。结论显示:2012年在816个行业中有299个行业形成了两岸产业链关系,贸易额占比达到41.28%,而且这些行业中有68.56%表现为台湾占优势的垂直分工。
李保明周小柯
关键词:台商投资产业内贸易
中国工业能源消耗结构演变实证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中国是能源消耗大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变化是否引起能耗结构变化是一个备受关注而又长期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消耗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下降,另一种观点认为能源消耗会保持相对稳定,不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确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和有效利用能源有重要意义。本文用能源消耗结构变动系数方法,分析了1995-2007年工业能源消耗结构和结构的演变,发现多数产业能源消耗结构并没有变化,少数产业能耗比例下降或者上升,个别产业对能源消耗转变的情况。要降低能源消耗,必须降低能源消耗的总水平,同时提供能源利用效率。相应的对策是对高能耗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控制重点高能耗产业的规模和能源利用效率,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解决能源供需关系的政策建议是要加快重点耗能产业的技术更新,降低高能耗产业的能源消耗。进行能源价格改革,促进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开发新能源,减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减少高能耗产品的出口。
于珍李保明施祖麟
关键词:能源消耗
竞争的自由与经济效率被引量:4
2002年
近几年我国某些行业普遍出现的价格竞争和企业亏损 (或概括为“过度竞争”)引起一些学者对竞争产生怀疑 ,并提出竞争会导致经济效率劣化的论断。本文认为 ,要分析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从本质上认识竞争 ,竞争是厂商的行为特征 ,与完全竞争不是一个概念 ,竞争关键在于竞争的自由。在实际的经济中 ,竞争的自由往往受到限制 ,由此导致的效率损失与竞争无关。“过度竞争”和垄断一样 ,是竞争自由受限制的结果 ,因此“过度竞争”的低效率不应归因为竞争 ,而应归因于限制竞争的因素 ,在我国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制度缺陷和一些行业的行政性禁入、禁出等。
李保明
关键词:经济效率
台湾金融业在大陆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2006年
台湾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在大陆的发展滞后于香港和其它外资金融机构,仍处于代表处的起步=阶曼。台湾的政策限制和两岸政治关系已成为台湾金融业在大陆发展的瓶颈,并使其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台湾如不改变其政策限制,其金融业在大陆发展的最后机会将丧失殆尽。
李保明黄德海顾宁
关键词:金融业外资金融机构政治关系竞争劣势代表处
产业调整路径、幅度与能源消耗被引量:12
2010年
经济增长和节约能源要二者兼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要达到这个目的短期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降低能耗水平。本文以制造业各产业为研究对象,用线性支出扩展模型来确定制造业各产业对能源的最低需求量,来指导降低能耗的幅度;用产业能耗比重来反应不同产业的能源消耗水平,用单位能耗产出来反应产业的能耗绩效,用能耗产出弹性来反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通过控制能耗比重大、单位能耗产出低的产业,可以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政府可以根据不同产业制定能源消费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通过控制能源价格来调节不同产业对能源的需求。
于珍李保明施祖麟
关键词:能源消耗
台湾经济规律与“台独”意识的博弈——备受质疑的台当局大陆政策使台企举步维艰
2007年
2006年元旦,陈水扁抛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紧缩性经贸政策,企图阻挡曰益发展的两岸经贸关系,然而一年来的检验证明,这个来自於“台独”政治意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受到台湾经济界愈来愈强烈的质疑以及内外环境的多种冲击,已难以为继。最近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台商投资大陆并未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而是台湾的投资环境导致台湾投资水平下降和经济停滞。预期在未来两年,台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会有小幅松动,以企业投资个案处理代替全面松绑的可能性较大。
李保明
关键词:经济规律两岸经贸政策博弈两岸经贸关系
“双循环”格局演变及对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双循环"格局经历了三个阶段:外循环增长强劲、内循环快速发展,外循环增长放缓、内循环总体加速,外循环动能减弱、内循环稳定增长。中国目前正加快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格局演变对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有直接影响,台资企业作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其发展模式也从以"两头在外"为主逐渐向更多利用大陆本地资源和拓展大陆内销市场转变。未来应从优化两岸贸易结构、落实台资企业"同等待遇"、提升出口加工型台资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等方面着手,促进两岸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台资企业加快融入大陆经济内循环,同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大陆经济外循环。
周小柯李保明
关键词:内循环外循环
大陆台商的本地化经营策略与两岸经济合作
本文通过对台商经营策略的调查: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企业的融资渠道、企业的内销市场策略、企业的技术来源与研发策略、台商人才本土化策略与两岸人才竞争等,依稀可见台商本土化经营策略的发展趋势逐渐显现。作者进而从台商本土化经...
李保明黄德海
关键词:大陆台商本土化经营两岸经济合作
文献传递
2006年两岸经济关系的四大特征
2007年
2006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增长加快,两岸贸易依存度持续提高,显示出两岸产品互补性强,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的特点。两岸农业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合作向集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并得到大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大陆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台商在大陆经营发展面临成本增加和利润下滑的挑战,台资企业也进入了由纯粹代工制造向研发创新和创立品牌的转折时期。
李保明
关键词:两岸经济关系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大陆经济农业合作贸易依存度贸易增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