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光星

作品数:49 被引量:180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栽培
  • 14篇花生
  • 13篇甘薯
  • 12篇栽培技术
  • 12篇马铃薯
  • 8篇选育
  • 8篇曲霉
  • 8篇黄曲霉
  • 7篇叶菜型
  • 6篇抗黄曲霉
  • 6篇高产
  • 5篇叶菜
  • 5篇叶菜型甘薯
  • 5篇油菜
  • 5篇高产栽培
  • 4篇冬种
  • 4篇冬种马铃薯
  • 4篇性状
  • 4篇甘薯新品种
  • 4篇菜用

机构

  • 49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省种子总...

作者

  • 49篇李光星
  • 27篇罗文彬
  • 26篇吴秋云
  • 24篇蔡南通
  • 20篇邱永祥
  • 19篇汤浩
  • 16篇唐兆秀
  • 12篇纪荣昌
  • 11篇许泳清
  • 10篇康玉妹
  • 7篇刘中华
  • 4篇林国强
  • 4篇种藏文
  • 3篇王雪英
  • 3篇蓝新隆
  • 2篇胡蓉
  • 2篇张轼
  • 2篇许永清
  • 2篇罗维禄
  • 2篇黄华康

传媒

  • 12篇福建农业科技
  • 6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中国马铃薯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上海农业科技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2008年中...
  • 2篇全国甘薯育种...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福建农业
  • 1篇当代蔬菜
  • 1篇2006年中...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4
  • 8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89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9
2006年
对影响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培养基类型、培养容器及外植体接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试管薯的诱导产生,产生的试管薯各项指标均优于固体培养基;250mL广口瓶培养产生的试管薯鲜薯重与100mL和150mL三角瓶培养容器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每瓶接种10~15个外植体既能获得数量较多的试管薯,且试管薯的质量也较高。
吴秋云汤浩蔡南通邱永祥李光星罗文彬
关键词:马铃薯试管薯培养基接种密度
叶菜用甘薯福薯7-6周年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2
2005年
李光星蔡南通邱永祥吴秋云罗文彬
关键词:菜用甘薯栽培技术要点杂交选育省级审定
叶菜型甘薯栽培技术及施氮安全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为了探索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安全施肥技术以及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采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肥水平以及测定作菜食用部分硝酸盐积累情况等试验,初步明确了中长蔓分枝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0~33万株,短蔓分枝强的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7~30万株。施足肥料、多施氮肥时提高茎叶产量和茎叶鲜嫩度有明显效果,多施有机肥、拉长追肥间隔期以及优化配方施肥是降低茎叶硝酸盐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采摘、清洁因地、优化施肥、重施基肥以及加强管理、运用水肥促控技术、调节茎叶生长速度是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与施氮安全关键技术措施。
蔡南通邱永祥吴秋云罗文彬李光星
关键词:叶菜型甘薯栽培技术氮肥硝酸盐
2003年甘薯叶菜型品种国家区试福建试点小结被引量:3
2004年
邱永祥吴秋云李光星罗文彬
关键词:甘薯品种区域试验茎叶产量
低芥酸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02年
低芥酸油菜福油1号和福油2号,根据试验,亩产可达75—100公斤和100—125公斤。其采用的配套栽培技术概括如下: 一、适时早播:我省各农业气候适期早播时间:闽北地区在10月上、中旬,闽西地区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闽东南地区在11月中旬。即掌握在各地秋季旬平均气温达到17℃—18℃及时播种,以充分利用冬前10℃以上有利气温。既有利于形成丰产苗架。
康玉妹李光星唐兆秀纪荣昌
关键词:低芥酸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播种栽植密度施肥
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福花1号被引量:2
2003年
唐兆秀李光星蓝新隆王雪英
关键词:栽培技术
抗黄曲霉花生品系选育与筛选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了 5个花生新品系。以 5个花生新品系为材料,进行室内黄曲霉菌接种和田间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 5个花生新品系均表现出对黄曲霉菌具有较强的抗侵染能力,田间区域试验产量也较高。通过试验,筛选出了 9843-26 -2和 9817 -36 -2两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系。
陈双龙唐兆秀李光星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品系选育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闽薯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与龙岩市农科所合作选育的, 2007年通过福建省马铃薯新品种生产试验,为了摸清其合理的种植密度,发挥其增产潜力,2006~2007年度在福州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的试验。 1 材料...
罗文彬郑旋罗维禄许泳清李光星蔡南通汤浩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商品薯率
文献传递
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污染调查被引量:13
1998年
于1997年夏季在花生收获前,采集了福建省花生主产区的漳浦、同安、晋江、惠安、福清等县(市)的田间花生果荚样品。从这些样品中分离了173个黄曲霉菌株,并测定其产毒性,产毒菌株率为62.4%,其中高毒菌株率为4.6%。各主产市、县的花生籽粒在收获前均受到黄曲霉不同程度的感染,田间平均感染率为6.1%,惠安、晋江两县(市)较重,田间感染率分别为8.6%和8.5%。花生田土壤中的黄曲霉菌量为100~2200个/g。不同品种和不同耕作制度的花生黄曲霉感染率有所差异。
唐兆秀李光星康玉妹种藏文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
全文增补中
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选育研究
唐兆秀黄华康张轼李光星纪荣昌陈俊伟蔡清团施恭月
为筛选出籽粒和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感染的花生品种资源,采用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得到的高毒、致病性强的AF04122(A.flavus)菌株,分别对国外引进的ICGV91287等11个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进行 籽粒和荚果表面接菌...
关键词:
关键词:花生选育黄曲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