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邦
- 作品数:78 被引量:2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熊猴资源与保护现状调查
- 2012年
- 采用调查访问,小区蹲点等方法对弄岗自然保护区熊猴种群大小、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弄岗自然保护区各个片区均有熊猴分布,种群数量为56群共498只(Std=3.01)。保护区周边社区人口数量多且相对贫困,他们对保护区依赖严重。因此,今年很长一段时间在于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利用将是主要的方向,包括使用种子基金、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社区的增收技能:同时通过新能源建设减少社区群众对保护区资源的利用等。
- 李友邦陆茂新唐小平刘晟源
- 关键词:熊猴GEF
- 白头叶猴生态学研究
- 黄乘明李友邦魏辅文薛跃规
- 该研究内容(1)利用饲养白头叶猴的有利条件,该成果获得了白头叶猴的食量和食物量的年变化、对食物选择和对陌生食物的回避、水分的摄入和散失量、食物营养的获得和流失、能量的获得和散失等。(2)野外工作是该成果的最重要部分。通过...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头叶猴生态学生物学
- 扶绥黑叶猴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08年
- 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技术研究了扶绥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黑叶猴的食物多样性。研究表明,黑叶猴的食物种类在10~19种间变化;食物部位包括叶、果、花和芽。月食物种类与食物多样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rho r=0.756,P=0.007〈0.05),表明黑叶猴把大部分取食时间集中在少量食物种类时,其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反之最大。黑叶猴的食物多样性与食物种类月份之间没有显著变化(P〉0.05),表明黑叶猴在不同的月份之间以相同的食物种数和相同比例的食物部位作为食物来源。黑叶猴取食高质量食物(果实与花)的时间对食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Spearman rho r=0.636,P=0.035〈0.05),这说明黑叶猴取食高质量食物会导致较高的食物多样性。
- 李友邦黄乘明黄中豪周歧海
- 关键词:FRANCOISI食物选择食物多样性
- 广西西南部熊猴对石山森林的利用
- 2021年
- 栖息地利用直接反映灵长类适应环境或应对环境变化所采取的行为策略,是了解和评估物种适应能力与进化潜力的重要途径。石山森林是一类特殊的生境,栖息在石山森林中的灵长类动物可能展现出独特的适应策略。为了解熊猴(Macaca assamensis)对石山森林的利用策略,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野生熊猴的行为活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熊猴对石山不同部位的利用具有选择性(χ^(2)=35.738,df=3,P<0.001)。熊猴对崖壁的利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山坡和山顶,对平地的利用频率最低。分析发现,熊猴对各山体部位的利用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熊猴的主要行为活动在不同山体部位的发生频率有显著差异(休息:χ^(2)=58.075,df=3,P<0.001;移动:χ^(2)=36.709,df=3,P<0.001;觅食:χ^(2)=40.786,df=3,P<0.001)。休息和移动主要发生在崖壁,而觅食主要发生在山坡。在坡向利用中,熊猴对北向利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东向,后依次为西向和无坡向,最后为南向。在果实缺乏季节,猴群对南向的利用频率明显高于果实丰盛季节。休息行为在不同坡向的利用频率有显著季节差异(χ^(2)=13.292,df=4,P<0.05),表现为猴群在果实缺乏季节对南向的利用频率明显高于果实丰盛季节(t=﹣2.804,n=12,P<0.05)。熊猴对栖息地的利用受到果实可利用性和温度的影响。在果实丰盛季节,猴群的休息行为在崖壁的发生频率降低(r=﹣0.740,t=﹣3.481,df=11,P<0.01),在山坡的发生频率增高(r=0.808,t=4.329,df=11,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熊猴栖息地利用的主要气候因子,表现为猴群对崖壁的总体利用频率与平均气温成负相关(r=﹣0.617,t=﹣2.477,df=11,P<0.05);猴群觅食时对北向的利用频率与温度成负相关(r=﹣0.764,t=﹣3.748,df=11,P<0.01)。熊猴主要利用崖壁以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在果实丰富季节选择食物丰�
- 李钰慧李钰慧马广智周岐海周岐海李友邦
- 关键词:熊猴栖息地利用
- 运用非损伤取样法对一群白头叶猴的个体识别被引量:4
- 2006年
- 2005年9月对广西扶绥九重山的一群白头叶猴跟踪观察,采集粪便样品,并从中提取粪便DNA。从已发表的36对灵长类微卫星引物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提取产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型分析后,成功地对这群白头叶猴进行了个体识别。该研究表明,运用粪便DNA技术并结合微卫星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完成对白头叶猴的个体识别。
- 王跃峰黄乘明李友邦周歧海
- 关键词:生态学白头叶猴粪便DNA多态性
- 弄岗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食性和食物选择
- <正>食性研究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繁殖与生存.熊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食性研究在国内还未见报道,在国外也较少,对其食性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熊猴的生态习性,为保护熊猴提供科学的依据....
- 韦华周岐海黄中豪李友邦黄乘明
- 文献传递
- 破碎石山生境中白头叶猴的食物多样性和食物选择
- 周岐海唐政李友邦黄乘明
- 广西白头叶猴与黑叶猴生态位需求的比较研究
- 李友邦谢强黄中豪黄晓红陆施毅苏丽赵
- 白头叶猴仅分布于广西,黑叶猴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它们是同属北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珍稀灵长类动物,左江及其上游的明江是它们天然的分布界线。这两种猴是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的近缘物种。因此,比较它们生态位相似性在...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头叶猴黑叶猴灵长类动物森林生态系统
- 广西西南部石山森林中熊猴的姿势行为
- 2022年
- 灵长类动物姿势行为研究对了解其环境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群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姿势行为进行观察,比较熊猴姿势行为的季节和日时段变化。结果表明,熊猴移动模式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四足行走(45.3%±7.6%)、跳跃(28.8%±4.8%)、攀爬(23.9%±6.2%)、四足奔跑(1.2%±0.7%)、搭桥(0.9%±0.6%)。分析发现,熊猴搭桥和攀爬的频率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搭桥的频率在果实丰盛季节明显高于果实缺乏季节;攀爬的频率在果实缺乏季节高于果实丰盛季节。在日时段上,熊猴在下午时段(12:00—19:00)攀爬比上午时段(06:00—11:59)更频繁。熊猴对姿态的使用频率具有显著差异,从高到低为坐(91.7%±4.1%)、站立-前肢悬吊(4.2%±3.3%)、悬吊(1.9%±1.6%)、四足站立(1.4%±1.8%)、躺(0.8%±0.5%)。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不完全一致,表现为觅食时的主要姿态为坐(87.3%±6.1%)和站立-前肢悬吊(7.9%±5.5%);理毛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5.6%±2.8%)和躺(3.1%±2.2%);休息时的主要姿态为坐(97.1%±1.4%)和四足站立(2.2%±1.1%)。熊猴在觅食、理毛、休息时对姿态的利用频率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在日时段上,觅食活动的躺和悬吊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上午时段(06:00—11:59)躺和悬吊的频率明显高于下午时段(12:00—19:00)。此外,熊猴的姿势行为受到食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分别建立模型Ⅰ(含果实)和模型Ⅱ(含嫩叶),检验了食物组成对熊猴姿势行为的影响。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是影响熊猴对姿势行为利用的重要因素,熊猴灵活地调整姿势行为可能是对食物组成变化和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适应的结果。
- 刘筝刘晟源李友邦黄中豪
- 关键词:熊猴日变化
- 广西翼手目一新纪录——金管鼻蝠被引量:4
- 2010年
- 2009年11月,在广西西北部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洞丹洞穴中采到一翼手目标本,经鉴定为金管鼻蝠Murina aurata,是广西翼手目新纪录。目前,在木论自然保护区的18个洞穴调查中,只在该洞发现有分布。标本现保存于广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标本馆。
- 李友邦Neil M. Furey韦龙韬
- 关键词:翼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