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压
  • 2篇血脂
  • 2篇高血压
  • 2篇梗塞
  • 1篇地尔硫ZHU...
  • 1篇地尔硫卓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室
  • 1篇心室晚电位
  • 1篇血脂作用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机构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7篇李如源
  • 4篇顾锡华
  • 2篇林淑英
  • 1篇蒋健
  • 1篇陈跃光
  • 1篇颜纪贤
  • 1篇唐艰音
  • 1篇喻中城
  • 1篇戚文航
  • 1篇钱剑安
  • 1篇陆林
  • 1篇郭竹英
  • 1篇韩冬
  • 1篇杨秋英

传媒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室晚电位的检测
1990年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是出现在 QRS 波群末部或 ST 段的高频低振幅的破碎电活动,近来认为是心室内某些小块肌肉组织延迟除极的结果。由于除极不均匀和传导缓慢,因此心室内存在潜在的折返途径,易产生折返性心律失常。
李如源顾锡华喻中城钟可可张小忆谢亦英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
地尔硫卓降压效果的初步观察
1995年
地尔硫卓降压效果的初步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陈跃光,李如源,顾锡华,颜纪贤,郭竹英宝山钢铁总厂卫生处肖红地尔硫是苯噻嗪类钙离子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钙离子的内流,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兴奋-收缩偶联,可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
陈跃光李如源顾锡华颜纪贤郭竹英肖红
关键词:地尔硫ZHUO药理学降压作用高血压
诺衡、苯扎贝特、益多酯和潘特生的降血脂作用被引量:1
1992年
血脂蛋白代谢紊乱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甘油三酯(TG)和(或)总胆固醇(TC)升高是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抗危险因素,因此降低血TG、TC,升高血HDL-C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治疗。
喻中城李如源范坚华陈玉华
关键词:降血脂药诺衡苯扎贝特
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心电图三种始发表现
1991年
分析22例83次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s de points, Tdp)52次发作有始发记录的心电图,发现90.4%有发作前长-短心室周期规律,40.4%有发作前T波增宽,变异及QT间期延长。平均每次Tdp发作的室早联律间距为596.84±62.27ms,较通常室早显著为长。82.7%发作者长联律室早引起的R on T/U始发现象。上述心电图表现为Tdp的心肌复极异常机理相一致,可有利于正确诊断,并可与其他类型的多形性室速相鉴别。
丁济如戚文航钱剑安蒋健林淑英李如源
关键词:心电图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自身免疫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自身抗体测定及临床价值
1998年
唐艰音李如源杨秋英张复森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抗体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发束支阻滞的近期与远期预后被引量:3
1993年
15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中36例并发束支阻滞(A 组).120例无束支阻滞(B 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A 组77.7%.B 组45.8%(P>0.05).住院病死率 A 组14.0%.B 组4.8%有显著差异(P<0.01)。
陆林林淑英张心泰韩冬顾锡华李如源
关键词:束支阻滞预后心肌梗塞
全文增补中
哌唑嗪与巯甲丙脯酸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的影响
1991年
高血压和脂质代谢异常均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复降片、双氢克尿塞、心得安及硝苯吡啶等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虽均有一定降压作用,但对血脂都有不利影响。近来,我们观察了哌唑嗪和巯甲丙脯酸对37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其对血脂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钟可可李如源顾锡华喻中诚张培成汤玲芳范宣平
关键词:哌唑嗪巯甲丙脯酸高血压血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