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安全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3篇血清
  • 3篇反流
  • 3篇BARRET...
  • 2篇血清抗体
  • 2篇幽门螺
  • 2篇食管反流
  • 2篇食管反流病
  • 2篇食管炎
  • 2篇胃食管
  • 2篇胃食管反流
  • 2篇胃食管反流病
  • 2篇流病
  • 2篇抗体
  • 2篇反流性
  • 2篇反流性食管炎
  • 2篇杆菌感染
  • 2篇IL-2
  • 1篇蛋白
  • 1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7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7篇李安全
  • 3篇周小微
  • 2篇蒋琪
  • 2篇王雯
  • 1篇李峻
  • 1篇程艳洁
  • 1篇姚秀平
  • 1篇涂建军
  • 1篇蔡青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镜诊断技术在Barrett食管中的应用及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Barrett食管(BE)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提高BE的诊断水平,为及早治疗及干预其向食管腺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BE诊断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普通内镜、胶囊内镜、染色内镜、染色放大内镜、增强放大内镜、荧光内镜技术、超声内镜、共聚焦荧光内镜、窄带光照内镜技术在诊断BE中具有不同特点。现对BE诊断标准、不同内镜诊断技术特点进行综述。
李安全王雯
关键词:胶囊内镜染色内镜染色放大内镜
血清抗体与快速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血清抗体和快速尿素酶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00例,行胃镜检查时在内镜指导下活检胃窦黏膜组织1块立即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查,随后进行血清抗体检测。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作为对照,比较2种方法检测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结果血清抗体检查Hp阳性率明显高于快速尿素酶,血清抗体检测Hp感染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快速尿素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抗体检测Hp感染的特异性与快速尿素酶相当。结论血清抗体检测Hp感染的灵敏度较高,特异性与快速尿素酶相当,是一种普查Hp感染的较理想的检测方法,但快速尿素酶检测费用低、费时少,适合经济水平低及门诊患者的检测。
周小微李安全
关键词:抗体尿素酶
康复新液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150例)。实验组采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67%,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康复新液对上消化道止血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且能减少复发率及住院费用。
李安全蒋琪姚秀平周小微
关键词:康复新液埃索美拉唑上消化道出血
IL-2、TNF-α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对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及食管组织标本进行IL-2、TNF-α水平检测,探索它们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 方法:50例Ba...
李安全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白介素-2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文献传递
Barrett食管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Barrett食管患者、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TNF-α、IL-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Barrett食管组和反流性食管炎组,血清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而IL-2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rrett食管及反流性食管炎患者TNF-α、IL-2检测的意义不大。
李安全王雯
关键词:BARRETT食管反流性食管炎TNF-ΑIL-2
尿素^(13)C呼气试验与血清抗体和组织病理学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比较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比较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随机选取200例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所选中的病例同步完成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抗体检查和尿素^(13)C呼气试验检测。病理组织学Hp阳性为诊断标准。最后比较这三种方法的阳性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病理组织学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1.5%,84.0%,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8,P>0.05)。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病理组织学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分96.97%,97.64%,9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病理组织学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分别为91.43%,93.33%,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P>0.05)。结论尿素^(13)C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组织病理学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在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差异小,但尿素^(13)C呼气试验操作简单,无侵入性损伤,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
李安全周小微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病理组织学血清抗体
唾液胃蛋白酶含量与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唾液中胃蛋白酶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方法 60例GERD患者依照病情不同分为反流性食管炎(RE)组、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NERD)组及Barrett食管(BE)组,采用中国消化内镜学会标准(1998烟台)分级内镜下表现积分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分析患者唾液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及总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 RE组胃蛋白酶原Ⅰ水平显著高于NERD组和BE组,总胃蛋白酶原水平显著高于BE组(均P<0.05);3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有较佳的阴性预测值和敏感性;RE、NERD、BE组临床症状评分与唾液内胃蛋白酶原Ⅰ浓度均呈正相关(r=0.573,0.463,0.452;P<0.05)。结论老年GERD患者唾液中胃蛋白酶水平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临床中可考虑通过检测患者唾液中胃蛋白酶水平分析老年GERD患者病情。
李峻蒋琪程艳洁李安全涂建军蔡青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