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宝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生成
  • 3篇血管生成素
  • 3篇生成素
  • 3篇中药
  • 2篇中药三七
  • 2篇细胞
  • 2篇可溶性
  • 2篇黄疸
  • 2篇梗阻
  • 2篇梗阻性
  • 2篇梗阻性黄疸
  • 2篇肝损伤
  • 1篇丹参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内皮

机构

  • 6篇广西中医药大...
  • 4篇广西中医药大...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南宁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李宝
  • 5篇邓伟
  • 4篇向清
  • 2篇伍小燕
  • 2篇张锡流
  • 2篇毛德文
  • 2篇唐乾利
  • 1篇江现强
  • 1篇吴金玉
  • 1篇向彩春
  • 1篇赫军
  • 1篇陈泛野
  • 1篇谢丽萍
  • 1篇吕冬宁
  • 1篇左江伟
  • 1篇史伟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年份

  • 4篇2014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药三七提取液对HepG2细胞侵袭转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三七提取液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血管生成及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不同浓度三七提取液处理组及对照组,采用MTT法观察三七处理液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共培养法(Marigel invasion chamber),观察不同浓度的三七处理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ng-1、Ang-2、VEGF、HIF-1α的水平。结果:三七处理液浓度达25mg/L时,对其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24,48,72h抑制率分别达3.57%、11.29%、13.16%,浓度达800mg/L时,抑制率达64.85%、67.74%、85.53%;经三七提取液处理后HepG2细胞迁移数为(220±2.30)个,抑制率达(63.67±3.32)%,细胞迁移数与阳性对照组(614±3.32)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1、Ang-2、VEGF、HIF-1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17.13±2.86)μg/L vs(32.54±6.82)μg/L、(332.28±64.22)μg/L vs(202±28.22)μg/L、(4.02±0.58)μg/L vs(2.56±0.25)μg/L、(258.74±123.56)μg/L vs(90.32±36.6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提取液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对Ang-1、Ang-2、VEGF、HIF-1α也具有抑制作用。
邓伟向清李宝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陈泛野江现强
关键词:HEPG2细胞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
中药三七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中药三七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82只Wistar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模型组,每组18只;空白组10只,以100 ppm DEN饮水法诱发大鼠肝癌模型。中药组用三七水煎剂灌胃,西药组静脉注射贝伐单抗,联合组给予三七灌胃、贝伐单抗静脉注射,模型组和空白组均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12周末和18周末分批处死大鼠,分析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肝标本,检测大鼠肝细胞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水平及肝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2周末及18周末时Ang-1 mRNA在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较模型组肝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而Ang-2、Tie-2、HIF-1α及VEGF mRNA表达均下调(P<0.05)。联合组、西药组、中药组的MVD也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三七在HCC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中可能通过抑制Ang-2、Tie-2 HIF-1α及VEGF而发挥预防作用。
邓伟向清李宝
关键词: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素
中药黄芪加三七对大鼠Walker256癌肝转移影响机制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中药黄芪加三七抑制大鼠Walker256癌肿瘤血管生成及肝转移的机制。方法:Walker256癌细胞接种于Wistar大鼠脾脏建立肝转移模型,分成对照组、三七组、三七+黄芪组,每组10只,分别于接种Walker256癌细胞第2天开始予相应的生理盐水,三七水煎剂及三七加黄芪水煎剂灌胃,每日2次,每次0.3mL。造模后2d及14d,分别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ng-1、Ang-2、Tie-2、VEGF、HIF-1α水平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后取肝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七组、三七加黄芪组Ang-1表达水平均增加(P<0.05),而Ang-2、Tie-2、VEGF、HIF-1α(P<0.05)水平均下降,以三七加黄芪组更为显著。结论:黄芪+三七更利于抑制大鼠Walker256癌抑制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将来中药联合抗肿瘤的新方向之一。
邓伟向清李宝左江伟唐乾利张锡流毛德文伍小燕赫军
关键词:血管生成素WALKER256肝转移
sCD40L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肝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L(soluble CD40L,sCD40L)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肝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抗CD40L单克隆抗体(antiCD40LmAb)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开腹后游离出胆总管双重结扎即关腹;单抗组同样方法造模后给予腹腔注射anti-CD40LmAb;假手术组仅予游离出胆总管即关腹。分别检测3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sCD40L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单抗组血清ALT、AST、TNF-α、IL-8及sCD40L显著减低(P<0.05),而TBIL及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40L与TNF-α、IL-8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sCD40L可能参与梗阻性黄疸免疫肝损伤的启动阶段,阻断CD40/CD40L途径可能成为肝损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sCD40有望成为肝损伤程度的新指标。
李宝邓伟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可溶性CD40LCD40L单克隆抗体肝损伤
丹参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肾组织TSP-1、VE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液对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复制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丹参提取液灌胃预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分别于造模2周后取大鼠肾脏组织,分别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肾间质TSP-1、VEGF、TGF-β1的表达。结果丹参组VEGF表达明显增加,而TSP-1和TGF-β1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丹参组和空白组比较,二者对TSP-1、TGF-β1及VEGF表达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提取液可能通过调控TSP-1、TGF-β1及VEGF的表达,从而干预肾纤维化的发生。
向清邓伟李宝史伟吴金玉向彩春吕冬宁谢丽萍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丹参血小板反应蛋白1
可溶性CD40L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肝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梗阻性黄疸一直是肝胆外科治疗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对其致肝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所致免疫性肝损伤是其临床诸多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原因之一,但其致肝损伤的具体免疫机制仍不十分清楚。CD40...
李宝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肝损伤免疫机制可溶性CD40L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