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岩峰

作品数:30 被引量:32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地震
  • 6篇断层
  • 5篇地质
  • 3篇地层
  • 3篇新生代
  • 3篇盆地
  • 3篇储层
  • 2篇地震带
  • 2篇地质构造
  • 2篇岩化
  • 2篇运动学
  • 2篇震灾
  • 2篇正断层
  • 2篇人员伤亡
  • 2篇伤亡
  • 2篇宁洱6.4级...
  • 2篇宁洱地震
  • 2篇欧亚地震带
  • 2篇破坏性地震
  • 2篇前陆

机构

  • 21篇中国地震应急...
  • 15篇中国地震局
  • 4篇河北工程大学
  • 4篇核工业北京地...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云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石化
  • 1篇安徽省地质测...
  • 1篇北京地拓科技...
  • 1篇西南研究院

作者

  • 30篇李岩峰
  • 7篇曲国胜
  • 6篇李亦纲
  • 5篇张进
  • 4篇曲军峰
  • 4篇赵衡
  • 4篇张义平
  • 4篇张北航
  • 3篇李宁
  • 3篇张宁
  • 3篇刘殊
  • 2篇寇建新
  • 2篇张云昌
  • 2篇张鹤
  • 2篇陆明勇
  • 2篇陈杰
  • 2篇冯军
  • 2篇李民
  • 2篇杜晓霞
  • 2篇王东明

传媒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震学报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中国减灾
  • 2篇地球科学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中国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石油物探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城市与减灾
  • 1篇勘探地球物理...
  • 1篇安徽地质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川东飞仙关组鲕滩储层预测
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岩气藏是川东地区的重要气藏,亮点型反射特征识别鲕粒岩储层在许多地区成功率很高,但失败的钻井也很多。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沉积相分析,对川东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沉积相模式作了全面的研究,成功地预...
刘殊李岩峰曾晓
关键词:层序地层学飞仙关组白云岩化
文献传递
2007年6月3日宁洱6.4级地震地表变形的构造分析和解释被引量:17
2008年
以2007年6月3日云南省宁洱6.4级地震地表裂缝、喷砂冒水、地震滑坡、地震崩塌等资料为基础,结合震区的地质构造、震源机制解、余震分布等资料,研究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及其强震频繁发生的动力学机制.地震地表裂缝资料表明,北西向的宁洱断裂班海段具有右旋走滑的特征,北北东向的断层具有左旋走滑的性质.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330°方向上的长13.5km、宽4km的范围内.等震线的长轴方向亦为330°,Ⅷ度区长轴长度为17km.震源机制解资料显示,宁洱6.4级地震的北西向节面为右旋错动,北东向节面为左旋错动.大于等于2.0级的余震分布优势方向为330°,深度为3—12km,优势深度为3—10km,余震分布与地震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带一致.以上资料说明,宁洱断裂班海段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最后以活动地块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宁洱地震的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使青藏高原向东滑移,在滇西南地区转化为向南南东方向的挤出,使宁洱附近网络状的北西向断裂发生右旋活动,北东向断裂发生左旋活动.这种构造格局可能是该区频繁发生6.0—6.9级地震的原因.
杨晓平陈立春马文涛陈慧周挚李岩峰谢英情施伟华常祖峰
关键词:宁洱地震地表变形发震断层动力学
塔里木盆地西南前陆构造分段及其成因被引量:54
2005年
大量野外调查和地球物理资料构造解释发现,塔里木盆地西南凹陷周边前陆盆地带具有沿前陆走向构造分段的规律性,即在西昆仑-帕米尔和西南天山前陆发育了一系列相间分布的由山系向盆地逆冲的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及由塔里木盆地西南凹陷向山系反冲的弧形反冲构造系统,逆冲与反冲构造间以走滑或斜冲断层相隔;塔西南凹陷基底的北东向隆起和凹陷与前陆构造分段具成因联系,发现薄皮弧形推覆构造段对应基底构造上隆区(小于10km),塔里木盆地反冲构造段对应基底构造下凹区(大于8km).沿造山带走向隆升幅度和速率或变形格局的差异、前陆盆地多个沉降中心及巨厚沉积盖层、盆地基底构造中隆起带和凹陷带及前陆盆地沉积盖层中存在多层膏岩层等软弱层是塔西南盆地前陆构造分段产生的控制因素,而晚第三纪以来西昆仑-帕米尔与西南天山再造山隆升与塔里木盆地基底构造深浅部不同耦合变形作用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前陆构造分段的主因.
曲国胜李亦纲李岩峰J.Canerot陈新发尹军平陈新安张宁J.Deramond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地质构造运动学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布测状况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在搜集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安徽以及辽宁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状况和该区地质构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的布测时间及监测周期、监测场地所跨断裂特征、监测场地分布区域以及监测类型及测桩类型等。结果表明,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各监测单位布测状况差异较大,存在布测时间及监测周期不统一、空间上存在监测盲区、跨断裂活动年代符合规范要求较低、绝大部分监测场地只有水准监测等问题。
陆明勇李宁于海生李志雄宋彦云李杰王秀文寇建新李岩峰冯军高宴清张金城
关键词:布测
新疆于田7.3级地震建筑物震害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介绍了新疆于田7.3级地震灾区建筑物主要结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典型震害现象及特征,阐明了新疆先后实施的抗震安居工程和安居富民工程在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总结抗震安居工程和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成效的基础上,结合于田多民族聚居的实际情况,对城乡居民房屋的抗震设计和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为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其他地区的民居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杜晓霞尤捷李亦纲李岩峰杨新红
关键词:于田地震建筑结构震害特征抗震设防
山东东营杜邦1井注水诱发破裂活动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2005年12月3日-2006年5月18日,中国地震局对山东东营杜邦1井(直井)进行了6个月的注水诱发地震监测.对该井1464~3034m,即纵向跨度1570m的4个注水层段(沙三中、沙三上顶部、沙三上底部、沙二段)11个注水作业过程进行了完整记录.应用长短项平均和多台比较方法共获得地震事件记录5090个,最终获得定位事件274个.监测期间记录到的事件信号能量都比较小,没有ML〉0.5的震动信号.从注水开始,事件的数量随时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在沙三上的中等胶结程度地层中,震动破裂事件最为频繁.破裂事件空间位置随时间从注水中心向外围扩展,在不同的注水层段呈现出不同的方向性:在低渗透储层段,破裂事件的展布趋向与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在中高渗透层段,震动事件更多地沿主渗流通道展布.
李行船郭飚曲国胜刘启元李顺成陈九辉李岩峰谢晓峰
关键词:注水诱发地震地层破裂地震监测地震定位
阿拉善地块东缘新生代中新世挤压变形及动力学背景被引量:4
2020年
在阿拉善地块东缘发现新生代中新世挤压构造,形成近SN或NE-SW走向的逆冲断层及卷入新生代地层的褶皱.其形成背景关系到阿拉善地块新生代的变形特征以及与青藏高原扩展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讨阿拉善地块东缘的挤压构造是否受青藏高原扩展控制,为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扩展过程的研究提供资料,通过详细地质填图、区域地质调查与对比方法,确定了这些挤压构造的几何样式以及运动学特征,结合断层滑动矢量,恢复出变形时的古应力场.室内外的分析表明,形成这些挤压构造的最大主应力方位为NW-SE或近EW向,结合盆地地震反射资料、卷入构造的地层,推测变形的时代是中新世中晚期.这期变形的动力可能是阿拉善地块受到青藏高原北缘的挤压向东运动所致.同时在阿拉善地块向东运动的过程中,其内部发育的早期东西向构造带发生右行走滑,和阿拉善东缘的挤压构造一同调节地块的变形.晚中新世之后,高原东北缘最大主应力方位发生顺时针旋转,阿拉善东缘挤压构造被后期构造叠加.
赵衡张进曲军峰张北航牛鹏飞惠洁云龙李岩峰王艳楠张义平
关键词:中新世陆内变形青藏高原
弧形构造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7年
从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综述了弧形构造的主要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动力学机制和控制因素,介绍了中国境内典型的弧形山系的构造特征,结果表明:①依据弧形构造内部主要构造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及其与前缘的关系,可分为平行型、汇聚型、发散型、削截型和杂乱型等;②基于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分类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研究中值得重视;③古地磁、应力—应变分析、构造模拟和沉积环境研究是其主要研究方法;④弧形构造形成的主控因素包括:盆地原型、前陆基底砥柱、大陆边界、走滑断裂、区域滑脱层、刚性块体楔入和多期构造叠加等;⑤中国境内比较典型的弧形构造有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构造、南天山弧、宿迁弧和雪峰山弧等,但对具体弧形构造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研究较弱。目前,弧形构造三维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研究及成因机制还比较薄弱,仍是现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李岩峰曲国胜张进
关键词:古地磁沉积环境
1948年川西理塘M7.3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Riedel剪切构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1948年川西理塘M 7.3地震是川滇菱形块体内部近一个世纪以来发生的震级最大的走滑型地震。在对此次同震地表破裂进行详细调查基础上,利用差分GPS对同震地表破裂带进行了精确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揭示该地表破裂的现存长度为36 km,北端始于无量河以北,往东南沿藏坝盆地北东缘、德巫盆地东南缘,延伸至德巫乡北,分为南、北两段,而在交德附近存在约3 km长的地表破裂空区。对同震地表破裂的线密度和同震水平位错量进行分段统计后揭示,此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应位于德巫盆地中部交德东南约4~5 km处。对理塘同震地表破裂的Riedel剪切分析结果指示,该破裂带主要由R剪切组成,以发育雁列状排列的挤压鼓包(Push-up)为主要特征,伴有少量R′剪切与T裂缝,缺少P型与X型剪切。其中R剪切占95%以上,其在藏坝段(北段)的优势方向为318°,德巫段(南段)为315°,整条地表破裂带的R剪切平均方向为316°。同时发现,此次地震形成的雁列状挤压鼓包主要以平缓的"弧形"为主,这与1981年道孚MS 6.9地震和2010年玉树MS 7.1地震地表破裂带中出现大量反"S"形挤压鼓包有所不同,推断与走滑断裂滑动速率密切相关。沿强滑动速率走滑断层地震破裂带的Riedel剪切发育会更为完善,挤压鼓包也更发育,易形成反"S"形,反之则以平缓的"弧形"为特征。综合分析认为,1948年理塘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展布主要受藏坝盆地与德巫盆地控制,而且藏坝段(北段)与德巫段(南段)的R剪切方向存在偏差,这可能与两个拉分盆地的发育程度有关。
刘亢李岩峰郭辉文张迎峰
关键词:走滑断层
吕梁山—华北克拉通中部中生代基底卷入褶皱系统被引量:7
2021年
位于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吕梁山的形成代表了华北克拉通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挤压变形事件,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期变形的样式、时代、机制和背景,对吕梁山地区开展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同时搜集了前人的低温热年代学工作.结果表明,吕梁山是一个中生代期间形成的发育有典型单褶(monocline)构造的陆内基底卷入型大型褶皱系统.早前寒武纪造山作用在基底中形成早期面理(片麻理、片理、劈理以及节理),这些面理在后期近东西向挤压作用下再次活动形成了基底断裂,并导致了上覆沉积地层褶皱变形,吕梁山不同地区褶皱的古应力场方向总体为SE(122°)~NW(302°).吕梁山单褶构造的构造样式、形成机制以及分布,与北美西部的Laramide造山带中的厚皮构造相似,形成的构造环境也类似.吕梁山褶皱及其单褶构造总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期间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低角度俯冲的环境中,该期俯冲也导致了华北克拉通同期陆内挤压变形.
张北航张进曲军峰赵衡王艳楠李锦轶牛鹏飞赵硕郑荣国李岩峰云龙张义平惠洁
关键词:LARAMIDE中生代构造地质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