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国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引力
  • 3篇扭摆
  • 2篇引力常数
  • 1篇带电
  • 1篇引力场
  • 1篇圆柱
  • 1篇圆柱体
  • 1篇月食
  • 1篇中程
  • 1篇周期
  • 1篇柱体
  • 1篇转动惯量
  • 1篇万有引力
  • 1篇灵敏度
  • 1篇敏度
  • 1篇解析解
  • 1篇静电压
  • 1篇径向
  • 1篇惯量
  • 1篇测试仪

机构

  • 8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李建国
  • 7篇罗俊
  • 5篇范淑华
  • 4篇张学荣
  • 1篇陈应天
  • 1篇王同生

传媒

  • 6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A...
  • 1篇大学物理实验

年份

  • 1篇1998
  • 3篇1993
  • 1篇1990
  • 3篇198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带电扭摆特性研究
1993年
研究了扭摆及其质量分布不均匀情况下,扭摆周期与加在扭摆上的静电压的关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扭摆周期在1.4×10^(-5)相对精度下与扭摆是否带电无关.对扭摆特性进行的理论分析还表明在E.J.Saxl的实验结果中可能存在某种未被消除的系统误差.
罗俊张学荣李建国范淑华
关键词:周期静电压万有引力
全文增补中
用机械共振法测引力常数G被引量:11
1989年
本文描述了利用机械共振法测量引力常数G的实验方法。在实验中,通过适当调节实验条件而使扭称达到共振状态,令极其微弱的引力效应积累加强,从而达到精密测量G的目的。
陈应天张学荣李建国罗俊
关键词:引力常数
蜗簧扭摆转动惯量测试仪的研制被引量:2
1998年
研制了一种蜗簧扭摆,这种扭摆在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时,具有性能稳定、精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
王同生李建国
扭称运动方程的线性近似解析解被引量:1
1993年
给出了扭称受迫共振时,其振幅和位相的线性近似解析表达式.与理想情况(零级近似)相比,采用新表达式计算引力常数G,相对修正达10^(-3)量级.
范淑华罗俊李建国
关键词:引力常数
2cm范围非牛顿引力的机械共振法检验
1993年
提出的用机械共振法检验非牛顿引力的实验方案综合了D.R.Long的双环实验和机械共振法的优点,可望在高精度情况下检验2cm作用范围的非牛顿引力.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案可使在这一作用范围内的非牛顿引力实验达到2.8×10^(-4)的相对精度.
罗俊范淑华李建国
全文增补中
有限圆柱体的径向牛顿引力场被引量:5
1990年
本文给出了有限圆柱体径向牛顿引力场的一个新的解析表达式,并由此导出对于一定质量和密度的圆柱体,当其直径与长度之比为D_0/L_0=1.02928时,具有最大径向牛顿吸引力。这一比值与Cook和陈应天给出的结果完全相同,但新的表达式在形式上较之更为简洁。
罗俊张学荣李建国范淑华张平华
关键词:圆柱体引力场
一种探测中程力的新方法
1989年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浮球扭摆组成的差动加速度系统探测中程力的实验方法.该方法综合了精密扭称和Thieberger浮球实验的优点,因而可在更高精度上探测中程力.文章中的近似计算表明,当实验在山脚进行时,山坡成60°角时的观测效应约为悬崖时的94%.因此,只要稍微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就可降低对实验地点的苛刻要求.
罗俊张学荣李建国范淑华
关键词:灵敏度
月食期间扭摆运动的观测
1989年
本文论述了利用一个通过改进的高精密扭摆对1984年11月8日至9日武汉地区半影月食的观测结果,尽管这次的测量精度比Sax1原来的精度要高近三个数量级,但没有观察到如Saxl所报道的引力异常现象。
罗俊李建国
关键词:月食扭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