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本 作品数:26 被引量:88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诊断右颌下猫抓性淋巴结炎1例 被引量:1 2001年 耿兰溪 李德本 栾智勇 邓凯莉关键词:超声波诊断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例PCNSL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2例PCNSL,1例为间变性大细胞型-T细胞来源,另1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型,HIV均阴性。PCNS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颅内压增高、精神失常为常见症状,影像检查缺乏特征性改变,免疫表型以B细胞为主(87.5%~98%),大剂量氨甲蝶呤联合全脑放疗缓解率高。结论 PCNSL术前难以诊断,需依赖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困难,预后差。 李德本 赵汉青 王瑞妍 管瑜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原发性 临床病理 影像检查 脑猪囊尾蚴病的临床病理诊断 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脑猪囊尾蚴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复习 1 2例脑猪囊尾蚴病的病理切片、病史及临床资料。结果 :男女发病性别比 3∶1 ,平均年龄 2 2岁。临床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 9例 ,颅内高压 2例 ,痴呆 1例。 5例见到猪囊尾蚴 ,7例虫体崩解的陈旧性病变均找到形态不一的石灰小体。结论 :脑猪囊尾蚴病以青年男性多见 ,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病理诊断除找到囊尾蚴外 。 李德本关键词:脑猪囊尾蚴病 病理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鉴于脏器功能障碍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的生活质量,其损伤后的再修复尤为重要。因此,探讨β-七叶皂甙钠(sodiumaescinate,SA)对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2-12/2004-01在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和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实验科完成。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IR1h组,IR6h组,SA+IR1h组,SA+IR6h组。测定血淀粉酶,脂肪酶含量;光镜观察胰腺组织结构改变;检测胰腺组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测定胰腺组织干湿比。结果:①SA+IR1h组淀粉酶、脂肪酶含量较IR1h组显著降低(P<0.05),SA+IR6h组较IR6h组降低更明显(P<0.01)。②与IR1h组、IR6h组相比,同期SA+IR1h组、SA+IR6h组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③IR组与同期SA+IR组相比,SOD活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A+IR1h组较IR1h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SA+IR6h组较IR6h组丙二醛含量降低更明显(P<0.01)。④SA+IR1h组与IR1h组间胰腺干湿比减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A+IR6h组较IR6h组胰腺干湿比减少显著改善(P<0.05)。结论:SA对胰腺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R后胰腺氧自由基的形成和减轻组织水肿有关。 花嵘 李玺 刘军权 李德本 董红燕关键词:缺血 再灌注 胰腺 皮肤黏液瘤1例 2013年 报告1例皮肤黏液瘤。患者,男,48岁。因左足底出现乳头状肿物3个月就诊。组织病理检查:肿瘤剖面呈半透明状胶胨状,界限清楚。镜下:肿瘤位于真皮浅层,呈黏液状,瘤组织内见稀疏梭形及星形纤维母细胞。诊断:皮肤黏液瘤。 刘小平 李德本关键词:黏液瘤 皮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非霍奇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2012年 患者男性,17岁。因间断发热、阵发性头痛加重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左颞部头皮局限性轻压痛,全身其他检查无异常。HIV(-)。头颅CT示左侧颞底部不规则低混杂异常密度影,左右径2.9 cm,前后径3.8 cm;左侧脑室轻度受压,中线结构右偏,脑膜增厚,相邻颅骨骨质破坏。诊断:左颞部颅内占位性病变。术中见病灶位于左颞叶,呈灰白色,鱼肉样,边界不清,侵及软脑膜及颅骨内表面。 李德本 王瑞妍 管瑜 陈帅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原发性 β-七叶皂甙钠对大鼠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胰腺微循环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SA)对胰腺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微循环改变的影响及意义。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IR1h,IR6h,SA+IR1h,SA+IR6h组。测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胰腺组织结构改变;微循环显微镜检测胰腺微循环的血管直径、血流速度;测定胰腺组织干湿重比。结果①与IR1h组、IR6h组相比,SA+IR1h组、SA+IR6h组的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②SA+IR1h组与IR1h组相比、SA+IR6h组与IR6h组相比,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③SA+IR1h较IR1h组,SA+IR6h组较IR6h组微静脉直径缩小(P<0.05)、血流速度减慢明显改善(P<0.05)。④IR1h组与SA+IR1h组相比,胰腺干湿重比减少无显著差异,SA+IR6h组较IR6h组干湿重比明显增加(P<0.05)。结论β-七叶皂甙钠对胰腺IR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改善微循环有关。 花嵘 李玺 龙建军 董红燕 李德本 刘军权关键词:SA Β-七叶皂甙钠 胰腺缺血 胰腺微循环 酷似猫抓病样的淋巴结结核1例 被引量:2 2006年 李德本 徐晔 周晓军关键词:结核 猫抓病 艾滋病 淤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淤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门静脉淤血后处理对小肠黏膜淤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淤血损伤组(CR组)、淤血后处理组(CPO组),各8只。Sham组仅行开关腹手术;CR组通过阻断门静脉45 min,再灌注60 min制作小肠淤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PO组在再灌注时行开放30 s/夹闭30 s,3个循环淤血后处理。模型制作后60 min后抽取门静脉血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内毒素水平,取距回盲部约10 cm的近端小肠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水肿程度分析。结果 (1)Sham组、CR组、CPO组大鼠门静脉血清TNF-α质量浓度分别(31.37±2.39)、(114.75±7.46)、(89.37±5.83)μg/L,内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64±0.16)、(5.04±0.28)、(4.00±0.31)EU/ml,三组血清TNF-α、内毒素的质量浓度比较,CR组较Sham组显著增高,CPO组较CR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04.84、680.85,均P<0.01)。(2)CR组的小肠组织病理损伤邱氏评分为4.01±0.35,显著高于Sham组的0.43±0.21和CPO组的3.58±0.34(Z=6.18、4.25,均P<0.01)。(3)CR组的小肠组织湿干比为5.29±0.36,显著高于Sham组的3.34±0.23和CPO组的4.26±0.26(F=2.03、0.44,P=0.003、0.012)。结论淤血后处理对小肠黏膜的淤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是延缓并减少炎性介质释放。 牛万成 王士平 李玺 周峰 李德本 张召辉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小肠 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提高对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例原发于骨的EA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为男性,为骨组织内的多灶性、溶骨性病变,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实性片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组成,瘤细胞核大,空泡状,含有明显核仁,可见细胞内空泡和血管腔样结构形成。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CD31、FⅧRAg、CK、vimentin。分别进行单纯化疗和手术治疗。1例失访,1例2个月后死亡。结论骨原发性EA是一种具有上皮样特征的高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必须与转移癌等鉴别,CD31、CK等血管标记物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海芳 李德本 张新华 周军 余波 周晓军关键词:血管肉瘤 骨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