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型未染色细胞百分比升高住院患者100例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ADVIA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具有检测快速、参数多、准确性高、自动化等特点,在做好仪器、样本质量控制的情况下,能获得准确的结果,适合临床常规应用。大型未染色细胞(large unstained cell,LUC)百分比(LUC%)是ADVIA12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推出的一种全新参数,即LUC数与白细胞数之比,正常参考范围为0~4%。
- 李慧侯丽娜高春芳
- 关键词:肝疾病胆道疾病治疗学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运用ELISA方法检测198例研究对象,观察血清CTGF水平的变化,分析CTGF水平与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CT-GF mRNA的表达量,比较各组间表达量的变化。乙肝后重度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的血清CTGF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TGF水平与部分临床实验室特征存在相关性,在区分早晚期肝纤维化上具有诊断提示作用;癌旁组织的CTGF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癌组织的表达量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TGF水平与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无创性肝纤维化检测诊断指标,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李慧高致远房萌顾星高春芳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 抗纤维化细胞因子对TGF-β1基因启动转录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是一类现已明确的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对细胞外基质(ECM)基因表达、降解、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免疫功能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前期我们研究发现,TGF-β1启动调控序列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509C>T与肝纤维化进展及血浆中TGF-β1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纤维化细胞因子(IL-10、HGF、IFN-γ)对含TGF-β1基因-509C>T启动调控序列活性的影响。我们以特定-509C>T基因型患者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一对长度为2.14kb(-1328^+812)含有-509C>T变异的TGF-β1上游基因片段,并将其与不含启动子的pCAT3-enhancer报告基因载体重组,构建重组体phT-GF2.14C和phTGF2.14T。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两种重组体分别转染至正常人肝脏细胞中,分别用IL-10(4ng/ml)、HGF(10ng/ml)、IFN-γ(20ng/ml)干预转染后细胞。ELISA法测定转染细胞的报告基因CAT活性。结果表明:肝细胞转染重组体phTGF2.14C细胞的CAT活性明显高于转染重组体phTGF2.14T(t=12.5882,P=0.0002)。IFN-γ对TGF-β1基因启动子phTGF2.14C、phTGF2.14T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细胞因子IL-10和HGF对其调控作用不显著。TGF-β1基因-509C>T中C等位基因可明显增强TGF-β1基因上游启动调控序列的转录活性,IFN-γ作为一种抗纤维化细胞因子在基因转录水平对含有两种等位基因-509C>T的TGF-β1基因上游启动调控序列均具有抑制作用。而作为抗纤维化细胞因子的IL-10与HGF在2.14Kb(-1328^+812)区域内对TGF-β1基因上游启动调控序列的作用不显著。
- 赵云鹏李慧侯丽娜孙小娟高春芳
- 关键词:TGF-Β1细胞因子HGFIFN-Γ
-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甲胎蛋白出现钩状效应一例被引量:8
- 2012年
-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是自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发展的新一代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结合了电化学发光与免疫测定的优势。由于检测全过程在一个全封闭的反应体系中全自动进行,反应时间较短,具备快速、精确、重现性好及试剂安全无毒等特点,一直受到临床应用者的好评。
- 李慧高致远
-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免疫法钩状效应甲胎蛋白
- 肝细胞性肝癌合并不同模式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合并不同模式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意义,为HCC的普查、预防和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筛选HCC患者标本840例,使用美国雅培公司提供的ARCHITECT i2000_(SR)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仪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根据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不同模式分成14组。结果 1)在不同模式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中HCC检出率:A组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模式为59.29%(498/840);B组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模式为20.48%(172/840),其他12组中均有HCC检出,与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HCC患者中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出率为抗-HBc>HBsAg>抗-HBe>HBeAg>抗-HBs。结论 1)对于既往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或感染后恢复以及亚临床感染的患者均有HCC发生的可能,除了高危人群,以上人群均需重视定期体检。2)HBsAg(+)和抗-HBc(+)与HCC的发生均存在相关性,而抗-HBc比HBsAg等其他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更具敏感性。
- 徐玉兵高春芳张蜀豫李慧
-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肝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的致纤维化生长因子。CTGF是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下游效应介质,具有明显的丝裂原性和趋化性,能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参与调节细胞增生、分化、胚胎发育以及伤口愈合。本文就CTGF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肝纤维化和肝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李慧高春芳
-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肝病肝癌
- IgG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为建立IgG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检测方法,研究血清IgG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与慢性乙肝(CHB)、肝硬化(LC)中IgG异常增高的关系。应用特异性结合核心岩藻糖的LCA凝集素亲和柱分离纯化血清中具有的核心岩藻糖基化蛋白,并对CHB、LC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和免疫球蛋白G(IgG)的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LC患者IgG及其核心岩藻糖基化水平较正常组和CHB组均升高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并对LC具有诊断提示作用。表明:IgG核心岩藻糖糖基化水平的增高可能是LC中IgG异常增高和IgG功能部分丧失的原因之一,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无创性肝纤维化监测、诊断指标,也为可能的免疫调控干预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 衣常红王坤李慧高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