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

作品数:187 被引量:1,726H指数:2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9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142篇经济管理
  • 16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4篇医药卫生
  • 4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8篇金融
  • 26篇货币
  • 12篇人民币
  • 12篇经济学
  • 12篇汇率
  • 9篇区域经济
  • 9篇经济发展
  • 9篇经济合作
  • 8篇政府
  • 8篇区域货币
  • 8篇经济体
  • 7篇中国经济
  • 7篇中美贸易
  • 7篇主义
  • 7篇金融危机
  • 7篇经济增长
  • 6篇东亚经济
  • 6篇中日经济
  • 6篇中日经济关系
  • 6篇经济关系

机构

  • 178篇吉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日本关西学院...
  • 1篇一桥大学

作者

  • 180篇李晓
  • 20篇丁一兵
  • 8篇张建平
  • 7篇池元吉
  • 6篇张俊虎
  • 6篇杨柏
  • 6篇李俊久
  • 4篇于吉红
  • 4篇梁志强
  • 4篇周学智
  • 4篇宋晓伟
  • 3篇冯永琦
  • 3篇杨弋
  • 2篇付竞卉
  • 2篇姚计敏
  • 2篇闫新
  • 2篇韩坤
  • 2篇于震
  • 2篇王铁强
  • 2篇王超然

传媒

  • 16篇世界经济
  • 16篇东北亚论坛
  • 13篇国际经济评论
  • 12篇吉林大学社会...
  • 9篇现代日本经济
  • 7篇世界经济与政...
  • 6篇世界经济研究
  • 5篇社会科学战线
  • 4篇国际金融研究
  • 4篇日本学刊
  • 4篇高等学校文科...
  • 3篇中国外汇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新华文摘
  • 2篇经济纵横
  • 2篇世界知识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经济学动态
  • 2篇当代亚太
  • 2篇新金融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12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1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演变:1995~2018——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分析
2023年
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结构特征,国际贸易关系日益表现为复杂网络化的跨国生产共享关系。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数据基础上,将社会网络研究中的指标算法分析、可视化分析以及STERGM网络建模分析方法系统地应用于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变机制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具有稳定的分组结构和等级结构,中国在亚洲网络地位的崛起推动了“泛亚太网络”发展,但中国的网络地位并不稳固;制造业国际贸易网络结构演化是一种高度自组织过程。相比多边关系,双边贸易关系对网络结构演化具有更重要的影响力,地理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贸易协定等外部因素对贸易关系的影响并不明显。
李晓刘宝琦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
论日本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引量:5
1995年
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日本作为东亚经济起飞的"领头雁",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促成了"雁行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以1985年日元升值为契机,日本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该地区的国际分工从垂直分工为主向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的"复合型国际分工"转换,相应地,其作为"先进技术提供者"和重要的"协调者"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为突出。
李晓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合作
90年代日本构筑东亚经济战略的总体思路剖析
1994年
90年代日本构筑东亚经济战略的总体思路剖析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晓[编者按;本文是作者作为池元吉教授主持的国家教委“八五”国际问题课题──“日本世界经济战略研究”课题组成员,于1993年10~11月赴日本关西学院大学与杉谷滋教授进行的合作研究的报告之一...
李晓
关键词:经济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包容性发展
2020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经济学研究出现了新趋势、新方向。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并实现包容性发展?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和实践经验的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无论是理论来源,还是理论体系的构建与世界意义,无不体现了其包容性发展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本,充分吸收、借鉴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异端经济学的优秀成果,融合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思想精华,立足于中国经济改革实践道路,构建一个以现实问题为导向,能够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运动规律的经济学说体系。
李晓范欣
关键词:西方主流经济学经济学说包容性发展异端经济学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被引量:15
2014年
利用经济周期同步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含义,采用经济周期距离衡量经济周期同步性程度,结合多维标度技术,分析了包含中国在内9个东亚经济体和多种经济体组合的经济周期距离及其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专业化差异、金融联系等变量的影响因素集合对经济周期距离加以解释。实证结果不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演化进行了评价与展望,还讨论了中国参与未来区域合作的策略选择。
于震李晓丁一兵
关键词:经济周期经济一体化多维标度
论人民币的亚洲化被引量:142
2004年
本文结合当今国际货币金融格局变化以及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发展趋势 ,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 ,提出“人民币亚洲化 1”的主张 ,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选择进行了初步分析。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 ,一国货币必须通过区域性制度合作的“集体行动”来实现完全的国际化。目前 ,人民币已经具备实现区域化的初步条件。今后 ,中国应将经济政策的制定同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目标结合起来 ,通过多维度。
李晓李俊久丁一兵
关键词:人民币亚洲化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汇率风险外汇储备
印度的表情与真实——中国能被印度赶超吗?被引量:3
2006年
近年来,中印比较变得非常热闹。作为一个长期研究亚洲问题的世界经济学者,作者在进行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前不久到印度进行了访问。这篇文章就是他的访问观感,其深刻的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印度,从而正确认识自己是很有好处的。
李晓
关键词:表情经济学者
货币升值与股市价格变动——1985年后的日本与当今中国之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以汇率体现的一国货币价值的变动间接地影响着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日本和2005年"7.21汇改"后的中国,都经历了本币持续升值和股票市场价格较大程度的上涨过程。通过分析货币升值与股市价格变动之间的联系,发现两国具有相同的货币升值背景,而且货币的持续升值促进了股市的繁荣和股市价格水平的提高,但两国贷币升值对股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不完全相同。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应加快金融改革与开放的步伐,放宽国内资金海外投资的各种渠道,减缓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李晓张建平
关键词:货币升值广场协议
中美贸易争端对东亚经济体的影响——基于中国出口增加值的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本文基于双边贸易出口增加值的分解方法,利用对外经贸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增加值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第三国增加值的作用。研究表明,1995~2017年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来自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增加值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态势,同时亚洲经济体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增加值要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增加值,表明中国不仅已经开始进行产业转移,而且对亚洲发展中经济体产业的影响要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通过承接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日益融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并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二是随着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其他亚洲国家的产业转移日显重要。因此,中美贸易争端将会给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所谓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或者"去中国化"是不可能的。
李晓张宇璇
关键词:中美贸易争端产业转移外商直接投资
美元体系的金融逻辑与权力——中美贸易争端的货币金融背景及其思考被引量:40
2018年
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不仅暴露出中国的美国认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也使人思考特朗普恣意妄为的"美国优先"行为的深层次背景。本文认为,美国现阶段与他国的争端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着强大的金融和货币优势支撑。长期以来"美国衰落论"仅热衷于关注美国衰落的话题本身,而对其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尤其是美国核心利益的变化熟视无睹。19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日益金融化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国际影响:一是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强化,二是以美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产业转移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特朗普发动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重要背景或者保障。其中,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最为核心的变化,使得美国构建了一个与以往霸权国家全然不同的世界控制体系,对世界的剥削与控制不仅更加隐秘,重要的是还更改了人类长久以来的金融逻辑,即将"债权人逻辑"更改为"债务人逻辑"。此乃当今美国所有国际经济行为的重要基础。"债务人逻辑"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美元体系来实现的,该体系的核心利益就在于,维护一个允许它可以坚守"债务人逻辑"、大量举债而不受其他任何国家约束的国际货币秩序。本文在探讨美元体系的金融逻辑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本质与全球性权力,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与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
李晓
关键词:金融权力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