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红 作品数:26 被引量:96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江苏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医骨伤科熏洗方的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研究 中医熏洗疗法在骨伤科领域中运用广泛,从古到今医家记载很多运用熏洗方治疗骨伤科疾病,为我们留下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经验方剂。中医熏洗疗法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疾病的一大特色,因其疗效显著,便于使用,毒副作用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尤... 李正红关键词:骨伤科 熏洗方 配伍规律 频数分析 药理实验 文献传递 黄芪对高糖腹透液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EMT中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观察黄芪对高糖腹透液诱导大鼠腹膜间皮细胞EMT中TGF-β1/Smads信号蛋白的影响,探讨黄芪对腹膜纤维化的阻抑作用与机制。方法实验分为5组,每组10只。阴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mL/只,共35d;模型组:每日腹腔注射4.25%葡萄糖腹透液20mL/只,共35d;黄芪低、中、高剂量组:于造模第16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黄芪腹透液(腹透液中加入黄芪注射液,分别含黄芪生药终浓度10、20、40mg/mL)20mL/只,共20d。HE染色观察腹膜病理改变;快速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膜组织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FN、E-cadherin、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腹膜组织TGF-β1、E-cadherin、α-SMA、Smad2/3、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E-cadherin、α-SMA、Smad7mRNA表达。结果①模型组PMCs呈圆形或柱形,有脱落,间皮下基质增生,大量成纤维样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纤维素样物质沉积,腹膜组织TGF-β1、CollagenⅠ、CollagenⅢ、FN表达上调,黄芪各干预组上述变化有改善,以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②模型组EMT标记蛋白α-SMA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高、中剂量黄芪组能一定程度地逆转腹膜组织E-cadherin表达下降与α-SMA高表达;③模型组Samds信号蛋白p-smad2/3、Smad7表达上调,黄芪可不同程度地下调p-smad2/3高表达,增强Samd7的表达,高剂量组作用较为显著。结论高糖腹透析液可促使PMCs EMT的发生,黄芪很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并作用于Smads信号转导通路正、负反馈环路中的Smad2/3、Smad7关键信号蛋白,阻抑PMCs EMT的发生。 李正红 盛梅笑 张旭 张露 朱长乐 杨劲松关键词:黄芪注射液 腹膜纤维化 EMT SMADS信号通路 黄芪注射液对TGF-B1诱导HPMCs EMT中Smads信号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对TGF-β1 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过程中Smads 信号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MCs,传代2 次后按不同干预方式分为5 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高、中、低剂量黄芪干预组(分别相当... 李正红黄芪甲苷对高糖腹膜透析液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表达致纤维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高糖腹膜透析液(PDS)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甲苷对致纤维化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HMrSV5细胞株,培养至第5代,随机分为对照组(10%FBS培养液)、模型组(4.25%PDS和10%FBS培养液)和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含黄芪甲苷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4.25%PDS和10%FBS培养液)。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TGF-β1、CTGF、VEGF水平。结果除5μg/mL浓度组外,HPMCs的活性均较空白组不同程度增强,以40、45、50μg/mL浓度组作用较显著(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GF-β1、CTGF、VEGF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各组TGF-β1、CTGF、VEGF表达明显减少,呈量效关系(P<0.05)。结论黄芪甲苷通过减少高糖刺激下HPMCs TGF-β1、CTGF、VEGF表达,达到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展。 杨劲松 李正红 张旭 盛梅笑关键词:黄芪甲苷 人腹膜间皮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腹膜纤维化 黄芪甲苷对高糖腹透液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高糖腹透液诱导的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线粒体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①人腹膜间皮细胞株(HMrSV5)在RPMI 1640(含1%FCS)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分为6组:空白组:正常培养液2 mL;高糖腹透液组:含4.25%PDS 1 mL+正常培养液1 mL;低剂量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剂量终浓度10μmol/mL;中剂量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剂量终浓度20μmol/mL;高剂量黄芪甲苷组:黄芪甲苷剂量终浓度40μmol/mL;阳性药对照组:吡菲尼酮50μmol/mL.②分别采用CCK-8法测定HMrSV5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族(ROS)水平变化;罗丹明123荧光染色检测HMrSV5膜电位水平变化;JC-1法测定HMrSV5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Western blot检测HPMCs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处理组OD值明显升高,细胞存活率也相应增加,呈浓度依赖性,黄芪甲苷对HPMCs有保护作用;②流式检测提示高糖腹透液刺激后线粒体ROS产生增加,而黄芪甲苷可有效降低ROS水平;③JC-1和罗丹明123染色后流式检测发现随着黄芪甲苷浓度的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程度随之减少,同时有效增加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膜通透性降低,黄芪甲苷能部分修复高糖腹透液对线粒体的损伤;④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处理的细胞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FIS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线粒体外膜结合蛋白OPA1、TOM7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①高糖腹透液能诱导HPMCs线粒体损伤模型;②黄芪甲苷能够通过促进HPMCs线粒体外膜OPA1、TOM70蛋白的表达,降低DRP1、FIS1蛋白表达水平,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同时有效增加膜电位及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进而改善高糖腹透液诱导的HPMCs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保护其结构功能的稳定. 李正红 史俊 赵君谊 张露 高坤 盛梅笑关键词:黄芪甲苷 人腹膜间皮细胞 活性氧族 线粒体损伤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335例。根据PAH〔肺动脉收缩压(PASP)>35 mm Hg〕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AH组和非PAH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HD患者发生PAH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有129例患者发生PAH。PAH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高于非PAH组(P<0.05)。PAH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非PAH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大于非PAH组,血钙、血红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PA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升高、血钙降低、RDW增大和TNF-α升高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TproBNP升高、血钙降低、RDW增大和TNF-α升高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对MHD患者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并早期干预容量超负荷状态,调节钙磷代谢紊乱,改善营养状况及微炎症状态,有助于减少PAH的发生。 许嵘 吕文律 曹学森 余金波 沈波 许佳瑞 徐辰祺 丁小强 邹建洲 李正红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医熏洗法在骨伤科中的运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09年 本文在对中药熏洗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中药熏洗法在骨性关节炎、足跟痛、软组织挫伤、手外伤、肩周炎等骨伤科常见病中的运用,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浅析。 李正红 刘学华关键词:骨伤科 中药熏洗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中药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用于治疗宫颈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芦荟10-30份;白芨5-15份;冰片0.5-1.5份。现代研究认为本品外用可通过机体的神经反射机制,增强机体的防卫能力,刺激肉牙... 刘学华 狄留庆 严令耕 陆茵 孙振双 李正红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通过清热祛湿,消肿解毒,化瘀消痈,行气止痛而达到治疗妇科炎症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妇科炎症的中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 刘学华 狄留庆 严令耕 毛春芹 俞晶华 陈乐天 鞠晓云 毕肖林 孙振双 李正红文献传递 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及实践 被引量:19 2018年 肾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病理基础,可危及生命。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由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共同参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来基于肾纤维化的中医理论及其分子机制,通过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及体内外基础研究,证实多种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有延缓肾纤维化的疗效,并明确了作用靶点。继续寻找有效的延缓肾纤维化的中药,证实其疗效,明确作用机制尤为重要。 何伟明 刘不悔 高坤 周栋 盛梅笑 张露 江燕 李正红 孙伟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 单味中药 中药复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