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津

作品数:2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社会
  • 2篇学术
  • 2篇文化
  • 2篇科学家
  • 2篇风险管理
  • 1篇电力
  • 1篇电力工业
  • 1篇电力需求
  • 1篇电站
  • 1篇新体
  • 1篇学术地位
  • 1篇学术风格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宴会厅
  • 1篇易经
  • 1篇营养不良
  • 1篇拥堵
  • 1篇宇宙
  • 1篇原始社会
  • 1篇院士

作者

  • 24篇李津
  • 2篇张伯玲
  • 1篇周京京

传媒

  • 24篇科技中国

年份

  • 1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困境、前途——中国制造面临挑战
2004年
2001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工厂”,日本世界生产大国的地位已开始动摇。日本《经济新闻》也连续发表文章,认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巨大的中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
李津李可
关键词:制造业入世
从普林斯顿到清华——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2004年
处于美国费城和纽约当中,普林斯顿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学术名镇。偏居乡村安安静静的普林斯顿大学被很多人认为是美国最美的大学,跟耶鲁大学不同,普林斯顿的美不在于宏伟建筑,而在于那舒服的读书气氛。在普林斯顿,人们没有哈佛、斯坦福急速的步伐.也不会动辄唇枪舌剑,松散的校园建筑布局,使人可以在任何时间都可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静静思考?而最能代表普林斯顿科学地位的标志是那顶尖科学家云集的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它以纯科学理论研究驰名于世.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正是借鉴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成功经验成立起来的。担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也正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了17年的杨振宁先生。
李津
关键词:学术地位学术风格
中国公路货运现代化需化解五大困局
2005年
经过20年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公路运输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受种种因素影响,中国公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货运装备水平,运输组织形式,运输市场结构,运输管理体制等越来越难以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更严重的是,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吞噬了中国由廉价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和低成本的投资环境所带来的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严重影响了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整体竞争力。对此,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科学研究院等组织的课题组,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的”中国公路货运现代化与装备发展方向“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本刊记者以该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为基础,对困扰中国公路货运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就此综述。
李津
关键词:公路运输货运业务公路建设货运车辆
“港校热”的背后
2006年
每年的六七月份,除了酷暑难熬,更是高考生及其家长寝食难安的日子,与此同时,也是媒体导演兴奋和躁动的时节,考前分析高考试题走向,计算录取比例;考中预报天气状况,交通拥堵情况;考后追逐高考状元,比较重点中学的北大、清华率。然而今年与往年的情形所不同的是,一股来自香港的炙人的“热风”赵刮越猛,将考生、家长、学校、媒体、学者搅动的心神不安.感慨万千。
李津
关键词:高考试题交通拥堵家长考生媒体
要善于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访普然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刘箭博士
2006年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此,能否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功能齐全、体系完备、开放共享的基础性支撑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访了在IC(集成电路)设计业崭露头角的普然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李津
关键词:通讯技术科技资源总裁产学研相结合
中国自主创新时代来临——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关键词
2006年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开幕。权威人士评价“这是科技发展的又一次里程碑。”是继1956年的知识分子会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95年全国利技大会之后.中图在21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
李津
关键词:自主创新关键词知识分子
会聚在“治理”革命的前夜——“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同治理的国际思考”论坛综述
2005年
一本封面紫白相间,设计装帧都非常简单朴实的书,在短短的几个月就被销售一空。这就是法国夏尔·雷奥波·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治理问题专家皮埃尔·卡蓝默所著的《破碎的民主》,这本书为人们所关注的原因之一就是,卡蓝默提醒在高速发展社会中眩昏和麻木的人们:我们需要一场“治理”的革命。
李津
关键词:社会
科技创新:中国与世界——世界创新大潮溯源
2005年
实际上,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史。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何传启认为,回顾人类社会的创新历程,就会发现:原始社会的创新,更多是无意中的偶然发现;农业社会的创新,多数是个人喜好决定的非专业行为;工业社会的创新,既有单个人的发明活动,也有有组织的创新;而工业社会后期,
李津
关键词:工业社会科学院院士人类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
从普林斯顿到清华——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
2006年
处于美国费城和纽约当中,普林斯顿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学术名镇。偏居乡村安安静静的普林斯顿大学被很多人认为是美国最美的大学.跟耶鲁大学不同,普林斯顿的美不在于宏伟建筑,而在于那舒服的读书气氛。在普林斯顿,人们没有哈佛、斯坦福急速的步伐,也不会动辄唇枪舌剑;松散的校园建筑布局,使人可以在任何时间都可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静静思考。而最能代表普林斯顿科学地位的标志是那顶尖科学家云集的高等研究所(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它以纯科学理论研究驰名于世。而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正是借鉴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成功经验成立起来的。担任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的也正是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了17年的杨振宁先生。
李津
关键词:科学家
动态
2005年
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卡蓝默与《科技中国》举办讲座和座谈会,第六届“福特汽车环保奖”启动首次设立评奖主题,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国产手机首次获得iF肯定。
周京京李津
关键词:思想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