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源

作品数:63 被引量:454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学位论文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9篇体育
  • 24篇武术
  • 8篇中国武术
  • 7篇竞技
  • 6篇赛事
  • 6篇武术文化
  • 5篇社区体育
  • 5篇文化
  • 4篇民族传统
  • 4篇民族传统体育
  • 4篇竞技体育
  • 4篇格斗
  • 4篇公共空间
  • 4篇传统体育
  • 3篇争霸
  • 3篇散打
  • 3篇太极
  • 3篇太极拳
  • 3篇武术散打
  • 3篇教学

机构

  • 60篇山东大学
  • 34篇成都师范学院
  • 8篇成都体育学院
  • 8篇北京体育大学
  • 7篇济南大学
  • 7篇剑桥大学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2篇西安电子科技...
  • 2篇天津体育学院
  • 2篇国网江苏省电...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中国民用航空...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61篇李源
  • 26篇梁勤超
  • 8篇王洪珅
  • 6篇闫民
  • 4篇朱瑞琪
  • 3篇石振国
  • 2篇王岗
  • 2篇韩玉姬
  • 1篇孙谦
  • 1篇吴明冬
  • 1篇殷优娜
  • 1篇陈波
  • 1篇高鹏飞
  • 1篇张守忠
  • 1篇田旻露
  • 1篇闫世禄
  • 1篇孙传宁
  • 1篇孙刚
  • 1篇张建
  • 1篇李延超

传媒

  • 7篇山东体育学院...
  • 6篇体育文化导刊
  • 6篇北京体育大学...
  • 4篇首都体育学院...
  • 3篇体育科学
  • 3篇武汉体育学院...
  • 2篇成都体育学院...
  • 2篇南京体育学院...
  • 2篇天津体育学院...
  • 2篇体育学刊
  • 1篇山东教育学院...
  • 1篇湖北体育科技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西安体育学院...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体育科技
  • 1篇济南职业学院...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3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打”与“不打”:武术形象的二元认知被引量:17
2018年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文化学和形象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打"与"不打"的二元认知形象进行了研究,意在澄清对中国武术能打形象的习惯性认知偏见,还原中国武术形象的本原。研究认为:对于武术形象的认知,"打"是民众对武术的习惯性认知,"能打"是武术的原初形象。然而武术外显的"打"并不是"为打而打",而是"为不打而打"。武术的"打"是一种技击技术,"不打"是一种技艺境界。从"打"到"不打",体现了武术从务实到务虚、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转变,同时也是武术艺术化追求所在。"不打"以"打"为原点,通过能"打"的假想和预设,塑造了拳理、拳法、拳势三位一体攻防技击表意的武术形象。
李源梁勤超姜南
关键词:中国武术艺术化拳理拳法拳势
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冲突及治理
体育公共空间冲突问题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运用场域论、冲突论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冲突与问题治理进行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空间冲突,是单位空间内冲突双方的权益博弈。社会冲突理论一致论为,...
梁勤超李源王洪珅
关键词:社区体育
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共生及协同发展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共生关系及协同发展路径。在当前举办的中国武术节中,存在3个共生单元:武术节、主办方与地域武术,这三者之间形成了3种不同的共生关系。其中:中国武术节与主办方、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形成了"间歇共生组织"和"对称互惠共生行为";而中国地域武术与主办方则形成了"间歇共生组织"和"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要实现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之间的协同发展,需加强中国武术节节庆制度建设;深化中国武术节与中国地域武术的关联;促进中国地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李源闫民梁勤超
关键词:武术文化互惠共生
注意力经济理论视阈下体育传媒业的解构与重构
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运用注意力经济理论剖析体育传媒业的解构与重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兴起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体育传媒业原有的底层逻辑、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在"互联网+"注意力转向引起的...
李鲲李源梁勤超
关键词:注意力经济解构
文献传递
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原因及反思被引量:35
2013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专家深度访谈法,运用形象学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旨在对中国武术正面形象的挖掘和宣扬,对负面形象的反思和批判,以期重塑中国武术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良好正面形象,实现其在文化发展中的正能量,为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它在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形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中国武术在"打"与"不打"、"能不能打"的博弈中,在"影视作品"与"武侠小说"的传播过程中,在狭隘的门户之见以及杜撰武林故事和梦幻武功世界的虚假宣传中形成了中国武术的负面形象。
李源王岗朱瑞琪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文化影视作品武侠小说
日本职业格斗赛事K-1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K-1赛事进行研究。日本职业格斗赛事K-1开创了兼容世界不同武术流派的站立格斗赛事新品类,并引领了站立格斗赛事的发展潮流。其二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兴衰轮回。K-1的兴盛是其综合创新与品牌主导的办赛理念,全球化与职业化的赛事定位,加之竞技娱乐一体化与明星效应的赛事营销在行业顺境中综合作用的结果。K-1的衰落是其非法经营引发赛事形象危机,多元化和品牌延伸使得之战线过长、失去站立格斗赛事聚焦,以及高成本运作遭遇行业危机并导致财务危机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K-1对于我国格斗赛事的职业化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与警示意义。
梁勤超李源朱瑞琪
关键词:竞技体育
体教融合的历史逻辑、实践模式与发展路径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体教融合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模式,在剖析其实施面临难题的基础上,探析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发展路径。首先,在体教融合的历史逻辑方面:体教融合的提出是基于体教分离——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的历史逻辑。...
李鲲梁勤超李源
关键词:历史逻辑
现代性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的民运会出场与回归——基于贵州“独竹漂”运动的考察被引量:10
2015年
贵州赤水河流域的"独竹漂"运动,由传统社会中渡河出行的交通方式,演变成现代民运会中的表演竞赛项目,为探析少数民体育的民运会出场与回归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文本。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从现代性的视角对贵州"独竹漂"运动的民运会出场与回归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政府意志的推动下,"独竹漂"通过现代性转型,完成了从民间传承到民运会表演与竞赛的华丽转身,其出场是功利性的工具理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给其带来了新生和繁荣,并由此催生了向外推广普及的发展愿景。但在民运会之后,其发展渐归常态,对外推广普及的愿望也趋于落空。为此建议:民运会后,"独竹漂"更应理性回归,坚持聚焦,突出特色优势,集中精力走小众化和区域性传承与发展之路。这对于其他任何一项意欲进入到民运会中的少数民族体育都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梁勤超王洪珅李源
关键词:少数民族体育民运会出场
不同时期西方斗兽运动中的暴力叙事
2015年
暴力与体育有着不解之缘,一些运动与暴力从来都密不可分。根据西方斗兽运动历史出场顺序的先后,以克里特"抚牛腾跃"、古罗马"斗兽"和西班牙"斗牛"为节点,对不同时期斗兽运动中暴力叙事的表现与特征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在宗教虔诚下,克里特"抚牛腾跃"表现为暴力的仪式性消解;在尚武强力的古罗马,斗兽则成了暴力的嗜血表演;而西班牙斗牛,却演绎成为暴力的悲剧艺术。在西方斗兽运动中,暴力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达成宗教虔诚、构建嗜血表演和生成悲剧艺术的手段。
梁勤超李源
关键词:暴力叙事
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意涵、内在旨向与实践向度
2024年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理论意涵、内在旨向和实践向度3个维度,探析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问题。研究认为,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回归生命”与“和合共生”的理论意涵。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生命”维度上,具有内在一致的“生命意涵”;在“共生”思维上,具有内生的“和合共生”精神依归,二者秉承“和合共生”的和谐精神、对接“和合共生”的公平精神、追求“和合共生”的自由精神;“美好生活”是中华武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标旨归。中华武术更好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需要进一步彰显中华武术促进生命健康的公共价值,构建生命利益共同体;讲好中华武术“和合共生”的故事,构建和谐社会共同体;提升中华武术国际传播话语权,增进武术文化认同,构建武术情感共同体。
梁勤超李鲲李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华武术实践向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