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潺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移植受体侧脑室周围脱髓鞘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肝移植后继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较罕见,既可发生于脑桥中央,也可发生于脑桥外其他部位。以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报道稍多.脑桥外髓鞘溶解症(extrapontine myelinolysis,EPM)也有报道,但其中他克莫司(FK506)引起的仅侧脑室周围脱髓鞘国内外报道甚少.现报告该病1例。
- 李乾国任锐杜成友李潺
- 关键词:肝移植脱髓鞘疾病FK506低钠血症
- 肝移植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16例
- 2009年
- 为探索肝移植后早期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收集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器官移植中心2001-10/2008-10的72例肝移植患者移植后并发早期深部真菌感染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其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16例肝移植患者发生早期深部真菌感染23例次,死亡4例,感染发生率22.2%(16/72),死亡率25.0%(4/16)。肺部感染15例次,肠道感染6例次,胆道感染1例次,颅内感染1例次。白色念珠菌感染占65.22%,非白色念珠菌感染占17.39%,曲霉菌感染占13.04%,隐球菌感染占4.35%。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26d。可见早期深部真菌感染是影响肝移植患者后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预防、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深部真菌感染治愈率的关键。
- 李乾国杜成友任锐李潺彭洪
- 关键词:器官移植肝移植真菌感染深部真菌病
- 丙型肝炎病毒与胆管癌关系的研究
- 2009年
- 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胆管树的任何部位。含肝内胆管、肝门部胆管和肝外胆管,但胆管癌通常指原发于左右肝管汇合部至胆总管下端肝胰壶腹括约肌上缘的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有快速上升的趋势,发病隐匿、缺乏理想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对常规放疗化疗缺乏敏感性,这些都是造成胆管癌患者预后极差的原因所在。如何早期诊断胆管癌,提高胆管癌患者生存率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胆管癌发病在基因水平的研究已逐步深入。
- 李潺李乾国杜成友
- 关键词:胆管癌丙型肝炎病毒分子生物学技术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肿瘤肝外胆管
- 胰腺β细胞的移植来源
- 2010年
- 1型糖尿病由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自身免疫破坏引起,其治疗目前主要是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与传统的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移植能获得稳定的正常血糖状态、避免低血糖发作、防止或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且手术安全、简便及可反复多次移植。
- 李乾国李潺杜成友
- 关键词:胰腺Β细胞胰岛移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外源性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低血糖发作
- 成人肝血管瘤分别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和外科手术切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成年人肝血管瘤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外科手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成人肝血管瘤分别利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肝血管瘤18个病灶成功实施了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68例实施了外科手术切除。79例肝血管瘤均安全完成外科手术,术后无手术死亡。经皮射频消融组(PRFA组)及外科手术切除组(SR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7.2±23.2)min及(108.4±26.3)min(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1.5)d及(11.5±2.5)d(P<0.05)。PRFA组术中无出血,术后未输血,SR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80.2±104.3)mL,术后21例输血。PRFA组与SR组术后血清转氨酶均一过性升高,术后第1天ALT分别为(78.3±16.7)mmol/L及(108.4±24.6)mmol/L(P<0.05),AST分别为(62.4±13.2)mmol/L及(88.3±18.5)mmol/L(P<0.05)。随访6~30个月(中位数12个月),PRFA组病灶坏死完全,SR组无病灶残留。PRFA组9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SR组5例轻度上腹不适。结论:掌握好适应证,肝血管瘤外科手术治疗安全可行,肝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较大肝血管瘤最有效的方法;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血管瘤疗效肯定,具有创伤小、肝损害轻、出血少、费用低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李乾国任锐杜成友李潺
- 关键词:血管瘤介入性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