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盟
- 作品数:27 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患者术前BMI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BMI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手术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行根治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466例,根据术前BMI将患者分为体重过低组(BMI〈18.5)64例、正常体重组(BMI 18.5-24.0)256例、超重组(BMI≥24.0)126例。收集三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后病理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手术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及预后情况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三组淋巴结转移分期(N分期)及转移淋巴结数目相比,P均〈0.05。胃癌患者术前BMI与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120,P=0.019),与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呈负相关关系(r=-0.168,P=0.001),与转移淋巴结数目呈正相关关系(r=0.163,P=0.001)。466例患者中80例(17.9%)出现术后并发症,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10、40、30例,三组相比,P均〉0.05。8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其中体重过低组1例、正常体重组4例、超重组3例,三组相比,P均〉0.05。体重过低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0.6%、43.7%、26.1%,三组相比,P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与患者生存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并非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术前BMI与胃癌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转移淋巴结数目有关。胃癌患者术前BMI与手术并发症无明显关系,但与胃癌患者预后有一定关系,BMI过高或过低者预后较BMI正常者差。
- 王力宋国栋李盟沈洪
- 关键词:胃癌体质量指数手术并发症
- 成人环状胰腺诊断疑难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李盟谢宝玖陈剑秋
- 关键词:环状胰腺
-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急诊处理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总结腹腔室隔综合征(ACS)的诊断和早期急救治疗经验。方法 11例均以间接腹腔测压和临床特征得出诊断,行早期剖腹腹腔和胃肠腔内减压引流术和非手术治疗 结果 1例死于术后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伤口全层裂开腹腔内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MODS,死亡率为36.3%,7例治愈出院 结论 动态监测腹腔内压和全身变化是发现ACS的关键,并有助于手术指征和时机的确定,一旦确诊,尤其是中、重度ACS应早期开腹充分减压引流。
- 李盟谢宝玖
- 关键词:腹腔室隔综合征腹腔内压早期手术
- 成人环状胰腺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34例复习被引量:3
- 2003年
- 李盟谢宝玖陈剑秋
- 关键词:成人环状胰腺文献复习
- 腹部卒中的诊断处理
- 2001年
- 腹腔或腹膜后血管自发性破裂引起的腹腔内大出血称腹部卒中(Abdominal apoplexy).病因尚不明确,诊断困难,延误诊断,预后恶劣,为引起外科医师注意,现结合我院收治的4例分析报道如下.
- 谢宝玖李盟吴伟陈剑秋
- 关键词:腹部卒中
- 腹腔室隔综合征的早期手术处理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总结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 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诊断和早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3例ASC患者原发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内出血3例,腹部卒中、肠扭转、急性胃穿孔伴腹腔严重感染及结肠癌晚期肠梗阻各1例,均以膀胱压力(urinary bladder pressure,UBP)检测和临床特征得以确诊。其中UBP轻度升高3例,中度升高6例,重度升高4例。13例行早期剖腹、腹腔减压术、胃肠腔内减压引流术和其他综合处理措施。结果确诊后12h内手术者7例,1例结肠癌患者术后伤口全层裂开,腹腔感染、感染性休克而死亡;12~24h内手术者3例,1例SAP患者伴发席汉氏综合征术后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超过24h手术者3例,2例SAP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UBP中、高度升高者各死亡2例。病死率为30.8%(4/13)。结论ACS一旦确诊,尤其是中、重度患者应早期开腹,充分减压引流,才可望改善预后。
- 李盟谢宝玖吴雷
- 关键词:腹腔室隔综合征膀胱压力
-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与腹腔室隔综合症
-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ulminant Acute Pancreatitis FAP)病情来势异常凶猛,很早出现严重并发症以ARDS和ARF为主,而腹腔室隔综合症(Abdominl Compartment Syndrome...
- 李盟谢宝玖陈剑秋
- 文献传递
-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07年
-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1958年Verner-Morrison首先报道,以后陆续发现并为大家所重视。国内1977-2004年统计到37例,我院2005年诊治1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临床医师有所帮助。
- 李盟谢宝玖周立群史巍张增同
- 关键词:胰血管活性肠肽瘤文献复习胰腺内分泌肿瘤临床医师
- 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的临床特点
- 目的:总结国内报道的38例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告本院2005年收治的一例VIPoma并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和中国医学文摘,检索国内1 9 7 7~...
- 李盟谢宝玖周立群史巍张增同
- 关键词:胰血管活性肠肽瘤水样腹泻低钾血症
- 文献传递
- 老年Mirizzi综合征12例分析
- 1999年
- Mirizzi综合征(MS)是指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合并炎症而引起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出现黄疽和反复发作的胆管炎。是老年胆囊结石并发症之一,手术时如处理不当易致严重的并发症。我院1986~1996年收治了12例老年MS,经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以我院1986~1996年外科收治的12例老年MS为对象,诊断标准以宫崎提出的总胆管狭窄非恶性肿瘤所致。
- 朱胜利李盟
- 关键词:MIRIZZI综合征外科手术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