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勋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探测器
  • 3篇红外
  • 3篇红外探测
  • 3篇红外探测器
  • 1篇杜瓦
  • 1篇杜瓦瓶
  • 1篇新型红外探测...
  • 1篇引线
  • 1篇内引线
  • 1篇热耗
  • 1篇自动焊
  • 1篇自动焊机
  • 1篇自动焊接技术
  • 1篇焊机
  • 1篇高温
  • 1篇SPRITE...
  • 1篇超导
  • 1篇超导薄膜
  • 1篇传热

机构

  • 3篇昆明物理研究...

作者

  • 3篇李鸿勋
  • 1篇杨俊霞
  • 1篇赵举廉
  • 1篇褚云汉
  • 1篇冯江敏
  • 1篇陈羽
  • 1篇尹敏
  • 1篇赵忠耀

传媒

  • 3篇红外技术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红外探测器/杜瓦瓶的热耗计算被引量:2
1993年
扫积型红外探测器是目前大量使用的一种新型红外探测器,在研制这种红外探测器时,应对这种探测器/杜瓦瓶的热耗(漏热)进行计算,以便对制冷器的制冷功率等参数提出合理的要求。本文从一般传热学原理出发,对该探测器/杜瓦瓶所发生的辐射、传导、焦耳热等漏热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到了该探测器/杜瓦瓶所消耗的热量——热耗,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数据进行了比较。
李鸿勋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杜瓦瓶热耗传热
量子响应高温超导薄膜红外探测器
1994年
基于超导探测器具有量子响应的实验论据,用量子理论导出高温超导薄膜探测器的,表明超导探测器的正比于超导薄膜长厚比的平方根,而与宽度无关。因此,采用超导薄膜(减小厚度),同时将薄膜光刻成弯曲线条或蛇形,增加其长度,将获得高D*值的超导探测器。这是具有量子响应的超导探测器的重要结论。它为超导红外探测器的研制、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赵举廉赵忠耀杨俊霞褚云汉李鸿勋陈羽
关键词:红外探测器高温超导薄膜
自动焊接技术在SPRITE探测器内引线联接工艺中的应用
1998年
为使自动金丝球焊接技术应用于碲镉汞红外器件的研制工艺,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使用自动金丝球焊接技术进行SPRITE红外器件内引线焊接的可靠方法。文中还对自动焊接的精度和最小间距进行了探讨。
尹敏冯江敏李鸿勋
关键词:自动焊机SPRITE探测器红外探测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