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俏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芘胁迫对马氏珠母贝抗氧化酶和芳香烃受体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海洋环境中,大多数多环芳烃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毒性,对环境生物甚至人类危害较大。随着海洋多环芳烃...
- 杜俊俏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抗氧化酶生物标志物
- 文献传递
- 蚯蚓Sox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再生进程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解Sox2基因在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再生进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成功克隆并得到了完整的赤子爱胜蚓Sox2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KP637161),其c DNA序列全长2 354 bp,其中包括367 bp的5′端非翻译区,844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380个氨基酸残基的1 143 bp开放阅读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Sox2基因在发育成熟的赤子爱胜蚓不同体段(头部、环带和尾部)以及在尾部体段再生进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Sox2在不同体段中(头部、环带、尾部)的表达差异不显著。在尾部断肢后再生进程中,随着时间推移,Sox2的表达量明显上调,其中,截断后12 h,Sox2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是截断初期(0 h)的22倍。研究结果表明,Sox2基因可能与蚯蚓的再生进程有关。
- 郑鹏飞刁晓平李赞东杜俊俏
-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SOX2克隆
- 洋浦湾表层海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
- 以海南洋浦湾海域的六个位点为监测对象,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表层海水中14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研究了PAHs的不同季节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污染来源,并与国内外其他河口及海湾海水中PAHs...
- 黎平刁晓平赵春风杜俊俏冯少君王富强
- 关键词:表层水
- 芘污染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大多具有潜在毒性、致癌性及致畸诱变作用。选取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作为模式动物,研究芘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发育的影响。将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暴露于不同浓度(2、4、8、16和32μg·L-1)芘(pyrene)中,在暴露后第12、24、36、48、60、72和84小时,分别测定其死亡率和畸形率,并观察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表明,芘对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有显著影响,同一浓度组的死亡率与时间呈正相关。在2~32μg·L-1浓度范围内,不同暴露时间段,死亡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形态也有显著影响,随着芘浓度的增大幼虫畸形的比例增高,并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8和32μg·L-1浓度组的响应最敏感。同时,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60h后趋于稳定,LC50值为43.50μg·L-1。研究结果表明,芘暴露能影响马氏珠母贝D型面盘幼虫的发育,并可能对其种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 谢嘉刁晓平杨宝赵春风杜俊俏周海龙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发育毒性死亡率畸形率
- 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鳃和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3年
-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采用生态毒理学方法,选用海洋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芘(Pyrene),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为实验材料进行毒理实验。研究了芘不同质量浓度(8、16、32和64μg·L-1)、不同时间(7,10 d)的胁迫对马氏珠母贝鳃和肝胰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酶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时间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在芘胁迫马氏珠母贝第7天,鳃组织中SOD、POD、GPx 3种酶活性主要表现为诱导现象,高质量浓度组对3种酶活性均具有极显著诱导作用(p<0.01),而芘胁迫对肝胰腺3种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且POD酶活性表现最敏感,在较低浓度组就被显著抑制(p<0.01);到染毒第10天,鳃组织中SOD、GPx两种酶诱导作用明显,POD诱导现象不显著(p>0.05),肝胰腺中3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诱导明显,并表现出一定的剂效关系。两种组织中SOD和GPx活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同步性。通过比较最低可观察效应质量浓度(LOEC),发现在第7天,鳃组织中敏感性强弱表现为SOD=POD>GPx,肝胰腺中表现为POD>GPx>SOD,而到第10d,两组织中敏感性又分别表现为GPx>SOD>POD,GPx=SOD>POD。因此,在较短的暴露时间,POD酶活性可作为芘胁迫对马氏珠母贝的生物标志物,而对于较长时间的染毒实验,可选用GPx酶作为芘胁迫对马氏珠母贝的生物标志物以监测海洋环境芘污染。
- 杜俊俏刁晓平郑鹏飞李玉虎冯少君韦双双
- 关键词:马氏珠母贝肝胰腺抗氧化酶
- 异恶草酮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采用人工土壤法研究了染毒14 d后不同浓度(0、10、20、40、80 mg.kg-1)异恶草酮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体腔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暴露浓度的增加,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低浓度(10、20 mg.kg-1)能显著诱导SOD酶活性(P<0.01,P<0.05),诱导率分别为19.56%、13.03%。CAT活性在较低浓度时没有显著性变化,当浓度达到40、80 mg.kg-1时出现显著性诱导(P<0.01),诱导率分别为43.42%、68.08%。T-AOC在整个胁迫阶段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终趋于正常水平,20 mg.kg-1暴露组T-AOC含量最低(5.74 U.mg-1pro),比对照组减少了44.54%。GSH-Px酶活性在整个暴露阶段处于抑制状态。不同浓度的异恶草酮均能引起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暴露浓度与尾部DNA含量、Olive尾距和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上述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及DNA损伤可作为异恶草酮影响的生物标志物,异恶草酮对土壤动物蚯蚓具有毒性作用,对土壤环境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 曹佳刁晓平胡继业谢嘉杜俊俏赵春风
- 关键词:蚯蚓异恶草酮抗氧化酶DNA损伤
- 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以马氏珠母贝为对象,在实验生态条件下,研究芘暴露对马氏珠母贝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种酶在不同胁迫时间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在芘...
- 杜俊俏刁晓平郑鹏飞李玉虎冯少君
- 关键词:海洋污染马氏珠母贝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Oct4,Sox2,Nanog和c-Myc基因在蚯蚓发育早期的表达
- 2015年
- 通过已知物种的干细胞多能性基因核酸序列,利用同源序列法,成功克隆得到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Oct4,Nanog,Sox2和c-Myc 4个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上述4个基因在赤子爱胜蚓茧孵化期间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茧在孵化期0~21 d,4个基因呈相似的规律,表达量均逐步升高,在21 d达到峰值;在幼虫期Oct4,Nanog和c-Myc 3个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孵化期.结果表明,上述基因在赤子爱胜蚓早期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 郑鹏飞刁晓平宋芹芹杜俊俏程华民王海花张禹
-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SOX2OCT4
- 马氏珠母贝hsp90基因的克隆及芘胁迫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利用简并引物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获得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 hsp90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2 584 bp。根据所得序列设计定量特异性PCR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以及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PCR检测了马氏珠母贝外套膜、鳃、肝胰腺、闭壳肌、性腺、腹足等组织中hsp90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芘暴露处理前后马氏珠母贝肝胰腺组织中hsp90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hsp90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性腺>鳃>肝胰腺>外套膜>腹足>闭壳肌,表现出组织差异性。芘胁迫对马氏珠母贝hsp90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暴露后第1天和第5天,随染毒浓度的增加,hsp90基因的表达上调,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于染毒后第7天基本恢复。研究结果显示,马氏珠母贝hsp90基因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分子生物标记物用于监测海洋环境中芘的污染。
- 杜俊俏廖承红周海龙刁晓平陈好李玉虎王富强
- 关键词:HSP90基因马氏珠母贝实时荧光定量PCR肝胰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