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贤樾
作品数:
7
被引量:5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刘家铎
成都理工大学
王新征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陈布科
成都理工大学
周文
成都理工大学
王永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7篇
天文地球
主题
4篇
油气
3篇
东营凹陷
3篇
气藏
3篇
勘探
3篇
凹陷
2篇
断层
2篇
油藏
2篇
油气藏
2篇
油气藏勘探
2篇
气藏勘探
2篇
成藏
1篇
地质
1篇
地质意义
1篇
断块
1篇
断裂带
1篇
岩溶
1篇
岩溶作用
1篇
岩性
1篇
岩性油气藏
1篇
岩性油气藏勘...
机构
7篇
中国石油化工...
4篇
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7篇
杜贤樾
4篇
刘家铎
2篇
陈布科
2篇
王新征
1篇
韩忠义
1篇
郑和荣
1篇
郭汝泰
1篇
林会喜
1篇
肖焕钦
1篇
孟万斌
1篇
王永诗
1篇
周文
1篇
宗国洪
传媒
3篇
复式油气田
1篇
天然气工业
1篇
石油实验地质
1篇
古地理学报
年份
1篇
1999
2篇
1998
4篇
1997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陈王断裂带的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8
1997年
在分析东营凹陷构造格局基础上,研究了陈官庄—王家岗地区的区域断裂展布及第三纪应力场背景,探讨了陈王断裂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认为该断裂带是在第三纪由区域右旋张剪应力背景下,使该区基底断层继承性活动与斜坡带的重力作用共同形成的雁行状断裂构造带。该断裂带控制了王家岗油气田的形成及构造特征,进行了含油气区块划分,认为该油气主要富集于“北部高断鼻带”和“中部地堑带”的沙二段,并指出了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三个领域。
陈布科
刘家铎
杜贤樾
王新征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断裂带
油气勘探
济阳坳陷第三系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
济阳坳陷砂岩岩性油气藏,储集类型为重力流沉积砂体和河道砂体,砂体类型及其组合受陡坡、缓坡及洼陷三类构造岩相带控制,主要分布在沙三段至沙四上亚段。应用陡坡、缓坡和洼陷三类构造岩相带重力流砂体以及河道砂体四套综合勘探技术,业...
杜贤樾
郑和荣
宗国洪
东营凹陷通61断块沙二段沉积微相特征及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1997年
该文综合利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学标志,对东营凹陷通61断块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系统编制了区内沙二段7个砂层组中51上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展示了各小层沉积时的地理面貌和沉积格局,阐明了各类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刘家铎
杜贤樾
关键词:
凹陷
沉积微相
成藏
渤海湾盆地火成岩油气藏勘探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98年
以渤海湾盆地火成岩油气藏的勘探为例,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等多项资料及多种新技术、新方法,从岩性识别、岩相分析、形成期次、储集层测井识别及其综合评价等五方面,系统介绍了渤海湾盆地火成岩油气藏勘探的新进展、新方法,并就火成岩的岩相分析技术和储集层综合评价方面的“侵入岩储集层三元综合评价技术”进行了重点评述。进而提出了火成岩油气藏勘探研究应全面细致开展岩相分析和储集层预测。
杜贤樾
肖焕钦
关键词:
火成岩
油气藏
测井解释
储集层
盆地
埕岛—胜海潜山带的古岩溶作用
被引量:21
1999年
依据理岛—胜海潜山带的取心资料,在系统观察描述岩心和综合分析地震剖面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古岩溶作用进行了全面研究,对风化壳的岩溶地貌特征、岩溶标志与特征、岩溶分带以及控制岩溶作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于本区古岩溶作用发育的历史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本区构造发展历史,可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划分为4期:第一期(加里东早期)同生—近地表成岩早期溶蚀作用;第二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风化充期的岩溶作用;第三期(海西晚期—印支期)浅埋藏期溶蚀作用;第四期(燕山期及其后)深埋藏期溶蚀作用.这对于下一步深入研究该区的储集层特征和孔隙演化规律以及对于该区勘探区块的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刘家铎
孟万斌
周文
杜贤樾
郭汝泰
王永诗
林会喜
关键词:
古岩溶作用
分流河道油藏描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997年
东营凹陷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储集体成藏条件独特,埋深浅,又属中高渗稼,中低粘度,强边水驱高产油层,是研究区的主要含油层系,从细分沉积体积入手,利用地震振幅谱,速度谱及地层倾角测井等技术,对分流河道的分布特征进行系统描述。认为分流河道古水系在横向上的展布格局是:中央背斜带西段呈SE-NW向,通王构造带呈NE-SW向,且皆与EW向夹角由大到小渐变,纵向上为多期叠合连片。通过对各个河道综合地质对比。
杜贤樾
韩忠义
关键词:
油藏
气藏
成藏条件
断层
断面构造体系与油气地质意义初探─—以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为例
被引量:8
1997年
本文提出断面构造体系的新概念,并以东营凹陷王家岗油田为例,在阐明断面构造体系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其油气遮挡能力,对不同断面的不同部位的封闭性作出了评价。同时探讨了断面构造体系对油气富集的作用,提出了“面背斜”和“面鼻”断面圈闭为油气勘探新领域。
陈布科
刘家铎
杜贤樾
王新征
关键词:
断层
油气地质
油田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