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万群

作品数:31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成像
  • 14篇磁共振
  • 13篇磁共振成像
  • 5篇影像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肿瘤
  • 4篇胶质
  • 4篇胶质瘤
  • 3篇动脉自旋标记
  • 3篇自旋标记
  • 3篇细胞
  • 3篇脑胶质瘤
  • 3篇脑膜
  • 3篇加权成像
  • 2篇蝶鞍
  • 2篇动脉自旋标记...
  • 2篇血流
  • 2篇血性
  • 2篇岩尖

机构

  • 29篇广东省人民医...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医学科...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广东省普宁市...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杨万群
  • 29篇黄飚
  • 10篇梁长虹
  • 8篇刘红军
  • 6篇钟小玲
  • 5篇张水兴
  • 3篇詹升全
  • 3篇陈发军
  • 3篇周东
  • 2篇刘春玲
  • 2篇张玉虎
  • 2篇王丽敏
  • 2篇杨林
  • 2篇余汉辉
  • 2篇周德祥
  • 2篇钟小梅
  • 1篇刘泳坚
  • 1篇王鹏
  • 1篇周正根
  • 1篇赵振军

传媒

  • 9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循证医学
  • 1篇第六届中国放...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SL和1H-MRS在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
目的利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灌注成像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提高对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经手术证实的35例脑内胶质瘤,其中22例为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Ⅲ、Ⅳ级),13例为
杨万群黄飚梁长虹
文献传递
脑胶质瘤分级诊断的新方法:动脉自旋标记技术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评价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在高、低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27例,其中高级别胶质瘤14例,低级别胶质瘤13例,术前使用3.0TMRI成像系统行常规扫描,加扫可一次采集多层的第二版本Q2TIPS的ASL序列,观测所得相对脑血流量(CBF)图,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的血流量灌注(132.59±13.36)ml/(min.100g)和低级别胶质瘤的血流灌注(102.72±4.50)ml/(min.100g)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数据转换后,高、低级胶质瘤肿瘤血流量(TBF)/对侧灰质CBF的值分别为1.16±0.15和0.96±0.06,P<0.01;TBF/对侧白质CBF的值分别为1.26±0.15和1.05±0.07,P<0.01;TBF/对侧半球CBF的值分别为1.12±0.12和0.93±0.06,P<0.01。结论ASL可用于大脑胶质瘤微血管灌注的评估,有助于高、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陈发军周东黄飚詹升全杨万群周德祥余汉辉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脉自旋标记脑血流量胶质瘤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影像诊断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7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7例均是男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1例。5例患者CT平扫后行MRI检查;其余2例患者未作CT扫描,直接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①白血病浸润软脑膜3例,其中2例同时浸润视神经鞘膜;②脑实质受浸润3例,其中病变呈片状浸润脑实质2例,1例合并出血;脑实质内形成肿块1例;③硬脑膜受累1例,左颞硬脑膜形成肿块,累及左颞骨及左颞软组织;④脊髓受浸润1例,病变广泛浸润胸段脊髓。结论:结合病史,MRI检查有助于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诊断,对其进展及疗效观察均有重要价值。
明小春杨万群黄飚梁长虹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磁共振成像
3.0TMR动脉自旋标记在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spinlabeling,ASL)对高、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大脑胶质瘤45例,其中高级别胶质瘤24例,低级别胶质瘤21例,比较高、低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脑血流量(CBF)、瘤周水肿组织CBF/对侧灰质CBF、瘤周水肿组织CBF/对侧白质CBF以及瘤周水肿组织CBF/对侧半球CBF值的差异。分析9例瘤周水肿组织CB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高、低级别组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的CBF及瘤周水肿组织的CBF/对侧白质CBF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d0.05),而瘤周组织的CBF/对侧灰质CBF值及瘤周水肿组织的CBF/对侧半球CBF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瘤周水肿组织的CBF值与VEGF及MVD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SL技术测定的胶质瘤瘤周水肿组织CBF及瘤周水肿组织的CBF/对侧白质CBF的值有助于高、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但尚不能确定ASL技术测定的瘤周水肿组织的CBF值能否反映微血管的生成。
陈发军周东李贵福黄飚詹升全杨万群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被引量:13
2013年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PS)则是一种以迅速进展的帕金森样症状和其它帕金森病以外的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常见的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分为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多系统萎缩(MSA)、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等。常规MRI检查对于鉴别帕金森病和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具有重要价值,部分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可有特征性表现,了解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特征性征象有助于能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冯结映黄飚钟小玲杨万群
关键词:帕金森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脑桥面积测量在鉴别C型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MRI测量脑桥面积在鉴别小脑型多系统萎缩(MSA-C)与帕金森病(PD)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临床拟诊的MSA-C患者(MSA-C组)、21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PD患者(PD组)和21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行头颅常规MRI扫描。在横轴面T2WI上对"十字征"进行评分,在矢状面测量所有受试对象的脑桥面积,分析"十字征"评分与脑桥面积的相关性。结果:MSA-C组常规MR T2WI"十字征"评分:0分(1例),1分(6例),2分(7例),3分(7例)。PD组出现1例脑桥"十字征"信号,而正常对照组未出现脑桥"十字征"信号。MR T2WI测量MSA-C组脑桥面积均小于PD组和正常对照组脑桥面积。T2WI"十字征"评分与脑桥萎缩程度之间呈现一致相关性(r=-0.49,P<0.05),即脑桥萎缩程度越严重,MSA-C"十字征"越明显。当脑桥面积阈值为448mm2时,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100%。脑桥面积越小,越倾向于诊断MSA-C。结论:磁共振成像测量脑桥面积大小对MSA-C与PD的鉴别有一定价值,对诊断MSA-C及评估MSA-C脑桥萎缩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钟小玲黄飚杨万群张玉虎王丽娟王丽敏冯结映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帕金森病磁共振成像脑桥
《请您诊断》病例44答案:颅骨内脑膜瘤
2010年
张奕杨万群黄飚
关键词:脑膜瘤骨内前额部骨病变手术史遗传病
原发性肝淋巴瘤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HL)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PHL的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归纳其影像学特点。结果:12例PHL,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4例,弥漫型1例。病灶CT表现为平扫低密度,密度尚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轻度强化或环形强化,门脉期强化轻度上升;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肝组织。7例(58.3%)病灶可见“血管漂浮征”。MRI显示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信号尚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强化表现与CT强化模式相似。结论:PHL CT、MR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血管漂浮征”是较为特异性征象,对诊断PHL有一定提示作用。
冯结映胡海菁黄飚陈忠杨万群靳仓正
关键词:肝肿瘤淋巴瘤磁共振成像
岩尖疝并发空蝶鞍的MRI和CT表现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2015年
目的探讨岩尖疝并发空蝶鞍的MRI和CT表现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岩尖疝患者的MRI和CT表现,主要评价病灶最大横径、信号或密度、与岩尖及Meckel腔的关系以及是否合并空蝶鞍。结果 13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空蝶鞍。5例为单侧岩尖疝;余8例为双侧,其中5例病灶不对称,一侧较大;病灶均发生在Meckel腔的外侧壁,与Meckel腔相连,累及岩尖,使岩尖扩大变形。病灶内信号与脑脊液信号一致,T1WI和T2-FLAIR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T表现为边界清楚,病灶内密度与脑脊液密度一致。结论岩尖疝和空蝶鞍有相似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由蛛网膜下腔疝入岩尖或蝶鞍所致。岩尖疝与空蝶鞍伴随,提示颅内脑脊液压力平衡的不稳定。
冯结映黄飚杨万群钟小玲戎黛琳
关键词:空蝶鞍磁共振成像
4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分析及防范要点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统计和分析大宗病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探讨降低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 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重点分析3 025例肺部穿刺病例中轻度和中、重度并发症的特点。结果 4150例中,发生并发症720例(17.35%);其中轻度628例(15.13%),中度65例(1.57%),重度27例(0.65%)。3 025例肺部穿刺的病例中,发生并发症669例(22.12%);其中轻度579例(19.14%),中度63例(2.08%),重度27例(0.89%)。肺外脏器穿刺的1 125例中,发生并发症51例(4.53%);其中轻度49例(4.36%),中度2例(0.18%)。669例肺部并发症中,单纯气胸、咯血和肺内出血分别占65.32%(437/669)、20.03%(134/669)和9.42%(63/669)。气胸、咯血和肺内出血(包括气胸合并咯血)占肺内总并发症的97.31%(651/669)。发生空气栓塞1例,死亡1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中重度气胸的主要相关因素;病灶周围血管增多、增粗,穿刺时损伤周围血管和病变内见空气支气管征是严重咯血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诊断方法,仔细操作、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叶志红杨万群李新云方良毅赵振军
关键词:并发症护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