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刚
- 作品数:24 被引量:172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翻译艺术中的信息转化三层次与“三化法”──《英汉翻译教程》自学指要
- 2000年
- 杨元刚
- 关键词:《英汉翻译教程》翻译艺术信息转化译语读者
-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研究
-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个整体和谐的选择一适应过程,突出译者的主体性,翻译适应选择论把翻译看做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强调翻译活动是以"译者的选择性适应和译者的适应性选择&quo...
- 杨元刚许贝
- 交互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5
- 2002年
- 语言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技能和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注重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为了克服传统英语教学法中的重输入轻输出、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语言轻文化的倾向,我们尝试一种交互式英语教学模式,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以解决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用新教材带动新教法,用新教学手段促教学上新台阶。
- 杨元刚
- 关键词:交互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材内容
- 论语言字符的语用功能被引量:1
- 2003年
- 任何语言都是由形、音、义三维要素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词义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但语音和语言字符一旦由静态的存在进入动态的交际过程中,也会由特定的组合或排列而产生特定的语用意义。一般来说,语言字符具有四种语用功能,即审美愉悦功能、信息压缩功能、文化承载功能和语用交际功能。
- 杨元刚
- 关键词:语符语用意义
- 英语习语的来源与文化内蕴被引量:11
- 2004年
-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 ,为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及交流 ,熟悉英语典故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着重探讨了英语典故的三大来源和文化蕴含以及它们对习语意义的影响 ,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 杨元刚
- 关键词:英语习语文化内蕴跨文化交际
- 英汉语法形合意合特征的对比研究——兼论洪堡特的汉语语法观和语言哲学思想被引量:5
- 2011年
- 英语是一种以形合特征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一种以意合特征为主的语言。"天人相分"、"主客对立"是西方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而"天人合一"、"主客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前者孕育了英语民族理性思维和客体意识的习惯,培育了英语语法是形态驱动型语法;而后者孕育了汉民族悟性思维和主体意识的习惯,造成了汉语语法是一种语义驱动型语法。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关于语言共性论与个性论的语法哲学思想,引导人们去探索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现代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杨元刚
- 关键词:民族文化心理
-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 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
- 杨元刚
- 关键词:文化语义英汉词语应用语言学
- 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对比研究——兼论洪堡特的汉语语法观和语言哲学思想
-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编码符号,是一个民族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反映,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形合与意合特征也折射出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思维方式差异。形合与...
- 杨元刚
- 关键词:民族文化心理
- 文献传递
- 结构与功能:语言学发展百年回眸被引量:5
- 2005年
- 20世纪语言学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即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阶段。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是从语言的内向型研究(形式和结构的描写)逐步转向语言的外向型研究(内容和功能的阐释),由此启迪了我们必须从语法、语义、语用的层面来研究语言,做到结构与功能结合、描写与解释并重、宏观与微观并举。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代汉语语言学的健康发展。
- 杨元刚
- 关键词: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英汉对比语言学
- 英汉植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被引量:59
- 2002年
-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本文对比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词的联想意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即语义重合、语义错位、语义空缺 。
- 杨元刚张安德
- 关键词:植物词联想意义英语汉语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