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利学

作品数:129 被引量:604H指数:14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腰椎
  • 24篇椎间盘
  • 23篇骨折
  • 22篇椎间盘突出
  • 21篇突出症
  • 21篇椎间盘突出症
  • 18篇腰椎间盘
  • 18篇腰椎间盘突出
  • 18篇颈椎
  • 17篇腰椎间盘突出...
  • 16篇颈椎病
  • 16篇关节
  • 15篇疗效
  • 14篇射频
  • 14篇射频热凝
  • 14篇热凝
  • 13篇射频热凝术
  • 13篇热凝术
  • 12篇神经根
  • 12篇神经根型

机构

  • 85篇陕西中医药大...
  • 71篇陕西中医药大...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延安大学
  • 2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外语外贸...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济源市人民医...
  • 1篇三亚市中医院
  • 1篇华县中医医院
  • 1篇即墨市第二人...
  • 1篇宝鸡市中心医...

作者

  • 124篇杨利学
  • 35篇谭龙旺
  • 23篇孙智平
  • 19篇董博
  • 17篇李小群
  • 17篇李智斌
  • 9篇张快强
  • 9篇吕正茂
  • 8篇袁普卫
  • 7篇王雷
  • 7篇杨锋
  • 7篇酒涛
  • 6篇李彦民
  • 6篇刘德玉
  • 6篇姚洁
  • 5篇贺宝荣
  • 5篇邵松涛
  • 4篇王官林
  • 4篇郝定均
  • 4篇郑博隆

传媒

  • 24篇中国中医骨伤...
  • 12篇现代中医药
  • 10篇陕西中医学院...
  • 5篇甘肃中医学院...
  • 4篇陕西中医
  • 3篇陕西中医函授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实用中医药杂...
  • 3篇中国骨伤
  • 3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河北中医
  • 2篇中国康复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研...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1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热敷散联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5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膝骨关节炎是以软骨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累及软骨下骨质、关节滑膜及膝关节附属结构的慢性炎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之一,也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与年龄、性别有很大的关系[1],人群中好发年龄为46~56岁[2],其中以女性多见,以局灶性关节软骨退行性变、骨丢失、关节周围骨赘形成等为特征,常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残疾,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院在临床上采用中药热敷散配合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52例,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吴子龙杨利学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针刺治疗热敷散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中药膝关节疼痛
通痹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80例被引量:5
2011年
通痹丸是我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经验方[1],经采用传统中药制作工艺制成的中药丸剂,自2003年应用于临床,通过多年的临床应用观察,我们对其中的部分药味进行了调整,为进一步确立其疗效,2009年5月~2010年6月,我们再次采用中药通痹丸与抗骨质增生胶囊作对照,对180例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寒湿阻络证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张快强杨利学刘继华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通痹丸
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3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射频热凝治疗。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效率97%。结论: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杨利学孙智平谭龙旺李小群
关键词:射频热凝术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57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脊柱后路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脊柱后路减压,脊髓探查,小关节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本组57例中49例脊髓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其中28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8例患者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85.96%。结论椎弓根固定系统是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有效的治疗方法。
李小群杨利学吕正茂董博王小玲王雷
关键词:椎弓根固定系统胸腰段骨折脊髓损伤
电针联合OE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区GAP-43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SCI)后脊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电针和嗅鞘细胞是否在修复脊髓损伤过程中产生协同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挫伤加全横断的造模方法将72只SD成年雌性大鼠造成T9脊髓损伤模型,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18只;A组模型组,B组OECs组,C组电针组,D组电针+OECs组;另取10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用于嗅鞘细胞的取材。造模后1d、1周、2周、3周、5周、9周,应用改良的BBB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改善状况;分别于造模后2周、3周、5周、9周于每组中随机抽取3只,免疫组化测定GAP-43变化。结果:于造模后1d、1周、2周、3周、5周、9周时行BBB评分,造模后第1d各组评分均为0分,1周时各组大鼠后肢均有恢复,但评分较低,各组间无差异(P>0.05);2周时B组、C组、D组评分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周、5周、9周时评分D组明显高于B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于1周、2周、3周、5周进行生长相关蛋白GAP-43免疫组化测定,1周时各组阳性细胞数均开始升高但无显著性差;2周、3周、5周时B组、C组、D组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D组高于B组、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联合OECs移植在较单因素处理在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的恢复方面存在协同作用。
谭龙旺朱峰峰秦兆邦杨利学
关键词:脊髓损伤针灸疗法电针
角度牵引下不同牵引时间与重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角度牵引下应用不同的牵引时间及牵引重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9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小重量组,中重量组,大重量组,治疗后进行三组的疗效及疼痛积分比较。结果大重量组与中、小重量组总有效率...
杨利学酒涛刘智斌谭龙旺孙智平李智斌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文献传递
采用角度、旋转、间歇式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不同角度牵引下进行旋转加间歇式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06年至2007年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6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
杨利学雷亮赵显李智斌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文献传递
补肾方剂干预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1年
总结补肾方剂对椎间盘髓核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椎间盘软骨终板,椎间盘炎症因子,以及水通道蛋白的影响,归纳补肾方剂干预椎间盘退变的基础研究进展。补肾方剂能有效减少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延缓椎间盘内髓核细胞的凋亡,改善椎间盘软骨终板的血供,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水通道蛋白的表达,从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过程。
孙钰杨利学谭龙旺朱伟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补肾方剂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软骨终板水通道蛋白
射频热凝术微创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0年
肱骨外上髁炎又名网球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治疗多选用局部封闭注射、按摩、理疗等方法,对大多数患者有效,但仍有近10%患者反复发作,症状持续存在,迁延难愈[1]。我院自2007-2009年对54例反复治疗无效的患者施行了射频热凝术并进行了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董博杨利学刘德玉袁普卫谭龙旺姚洁孙智平
关键词: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射频热凝术疗效观察微创治疗局部封闭注射
当归注射液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硬膜外滴注当归注射液对椎板切除模型动物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硬膜粘连的干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2只。手术切除L3椎板造成5mm×5mm硬脊膜裸露区。A组:椎板缺损区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缝合伤口;B组:仔细剪取与椎板缺损区相应大小的明胶海绵轻轻置于椎板缺损区硬膜外并滴入1mL生理盐水;C组:仔细剪取与硬膜显露区相应大小的明胶海绵轻轻置于显露区硬膜外并均匀涂布玻璃酸钠0.1mL;D组:仔细剪取与硬脊膜裸露区相应大小的明胶海绵轻轻置于显露区硬膜外并滴注1mL当归注射液;分别于术后2周、4周、6周分3批处死动物,切取手术段脊柱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并进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的测定。结果:当归注射液组硬膜外瘢痕形成较空白组和模型组少,创伤后炎症反应轻,瘢痕组织中bFGF含量及HYP含量较空白组和模型组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当归注射液组瘢痕组织中bFGF含量和HYP含量较玻璃酸钠组高,呈现显著性差异。结论:4周内当归注射液可减轻硬膜外瘢痕粘连,而随着时间延长,当归注射液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硬膜粘连的作用较玻璃酸钠无明显优势。
杨利学邵松涛王官林李智斌
关键词:椎板切除术FBSS硬膜外瘢痕当归注射液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