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嘉颐

作品数:31 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中医
  • 7篇睡病
  • 7篇发作性
  • 7篇发作性睡病
  • 5篇性关节炎
  • 5篇针刺
  • 5篇证候
  • 5篇膝关节
  • 5篇膝关节骨性
  • 5篇膝关节骨性关...
  • 5篇疗效
  • 5篇骨性
  • 5篇骨性关节
  • 5篇骨性关节炎
  • 5篇关节
  • 5篇关节炎
  • 4篇中医证
  • 4篇中医证候
  • 4篇苦碟子
  • 3篇缺血

机构

  • 30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世界中医药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丰台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无锡市人民医...
  • 1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30篇杨嘉颐
  • 22篇白文
  • 18篇戴中
  • 17篇王少杰
  • 16篇柳洪胜
  • 10篇王春玲
  • 8篇冯淬灵
  • 4篇郎奕
  • 4篇刘强
  • 3篇孙烨
  • 3篇郭静
  • 3篇李虎
  • 2篇郑宏
  • 2篇董园莉
  • 2篇董丛丛
  • 2篇王今芳
  • 2篇张允岭
  • 2篇张一帆
  • 1篇倪志颖
  • 1篇刘丹

传媒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针灸
  • 2篇中医杂志
  • 2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山西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医疗保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解毒通络法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PKCδ/MARCKS信号通路的调节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具有解毒通络作用的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蛋白激酶Cδ/富含丙氨酸的豆蔻酰化蛋白激酶C的作用底物(PKCδ/MARCKS)信号通路的调节,探讨解毒通络法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制备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苦碟子组),西药组(盐酸法舒地尔组)。造模后12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光镜下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固定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PKCδ、p-PKCδ、MARCKS、p-MARCKS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KCδ、MARCKS mRNA的表达。结果苦碟子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1),减轻脑组织缺血病理改变,降低缺血皮层、海马PKCδ、MARCKS及其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解毒通络法对急性脑缺血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缺血脑组织PKCδ/MARCKS通路的活性有关。
白文杨嘉颐张允岭王今芳柳洪胜戴中王春玲郑宏王少杰
关键词:解毒通络苦碟子注射液局灶性脑缺血
用于演示阴阳失调的中医太极图教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演示阴阳失调的中医太极图教具,教具包括:基座,以及安装于基座上并可拼接成太极图形状的第一构件、第二构件、第三构件、第四构件、第五构件、第六构件、第七构件、第八构件以及第九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演...
杨嘉颐冯淬灵刘国兴
文献传递
早发型发作性睡病的证候学特点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比较分析早发型及晚发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证候学特点及证类分布特征。方法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其中15岁以下起病的早发型患者61例,平均发病年龄(9.36±2.69)岁;15岁以上起病的晚发型患者27例,平均发病年龄(19.78±6.11)岁。制定并采用统一的中医证候学观察表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分析证型学观察结果。临床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①全部患者均有嗜睡。两组患者肌无力、猝倒、睡瘫、入睡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的发生率相近(P均(0.05)。②早发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主要证候类型为脾虚湿困(83.6%)。晚发型患者仅有2例患者为脾虚湿困证,而湿热困脾证、脾虚肝旺证、痰浊蒙遮清窍证以及胆热痰扰证构成比率明显高于早发型患者(P均(0.05)。两组脾肾阳虚证、瘀阻脑窍证构成无显著差异。结论早发型睡病证候表现多以脾虚为本、痰湿为标,可能与体质因素关系密切。
白文戴中柳洪胜王春玲董丛丛杨嘉颐王少杰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证候学体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标准化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分析标准化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影响因素。方法:临床招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统一取穴,接受4周标准化手针治疗。选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在试验开始和第4周完成时进行指标评价。根据WOMAC改善率分为无效组、有效组和显效组,比较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共招募患者182例。152例患者完成试验,无效组45例,有效组53例,显效组54例。不同疗效组间Kellgren-Lawrence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的Kellgren-Lawrence分级高于显效组。而性别、年龄、BMI指数、教育程度、病史、患病部位、针灸次数、治疗情况和辨证分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严重程度影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标准化针刺疗效。针对严重骨关节病变的患者,仅采用标准化针刺方案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戴中柳洪胜王少杰白文杨嘉颐李虎孙烨刘强
关键词:针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
173例基于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中医五行人体质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五行人体质特点。方法:对173例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研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和体质的关系。结果:173例患者中,火行人63例,占总病例36.4%,出现频率最高,火行人的冠脉病变积分最高,土行人次之,与其他体质有显著性差异(P<0.05);火行人的平均年龄比其他类型体质的都小。结论:火行人和土行人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此二类体质者应早期预防本病。
柳洪胜白文戴中杨嘉颐王少杰
关键词:冠心病治未病
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同期非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疗效持续时间。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试验,19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别进入即刻针刺组(A组,97例)和随后针刺组(B组,96例)。A组给予4周的针刺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B组等待4周后,再给予4周同样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取穴相同,均为梁丘、犊鼻、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膝眼、膝阳关。主要评价指标选用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次要评价指标选用疼痛视觉评分表(VAS),在试验开始、第4周和第8周由患者完成。两组各有72例患者完成试验,脱失患者资料进入最终数据分析。结果:在试验4周时,A组WOMAC总分为25.8±22.0,B组为43.8±22.2,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VAS得分为31.8±24.6,B组为56.6±25.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8周后,A组随访发现疗效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针刺治疗对关节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停止治疗4周后针灸疗效仍持续存在。
戴中柳洪胜王少杰白文杨嘉颐李虎孙烨刘强
关键词:针刺
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疾病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3
2021年
肩周疾病主要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相关疾病的统称,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及针灸针刀、中药康复等保守治疗,针刀治疗肩周疾病疗效显著。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水平的提高,超声实时引导针刀不仅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也实现了精准医疗。文章就超声引导针刀治疗肩周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具体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总结超声引导针刀治疗此类疾病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肩周疾病的临床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帮助。
梁楚西戴中杨嘉颐孟玉凤刘乃刚李石良朱家安冯淬灵
关键词:超声引导针刀
早发型和晚发型发作性睡病临床特点辨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病机,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对比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睡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征。结果:1315例患者中,早发型睡病患者占85.71%,晚发性睡病患者占14.29%。2发作性睡眠、猝倒、睡瘫和睡眠幻觉是发作性睡病特征性的症状。猝倒在早发型睡病中更明显(P<0.01),睡眠瘫痪在晚发型睡病中更明显(P<0.01);344个伴随症状中,早发型患者中更为显著的症状包括易怒、消谷善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大便干结、排便费力(P<0.01,P<0.05),晚发型患者中更为显著的症状包括抑郁、健忘、肢体麻木、头目昏沉、口唇爪角色暗、腰膝酸软(P<0.05,P<0.01)。结论:由于发病年龄、体质和环境影响,早发型睡病患者症状多从阳化,而晚发型睡病多伴有肝气郁结。
戴中王少杰李玫董园莉王春玲白文杨嘉颐柳洪胜郭静
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证候学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证候学特点及证类分布特征。方法将88例发作性睡病患者作为一个研究队列进行证候学观察,制定并采用统一的病例报告表,分析该病的核心症状和伴随症状。结果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症状包括发作性嗜睡(88例)、肌无力(73例)、睡眠幻觉(29例)、睡瘫(27例)。发作性睡病患者证候类型包括脾虚湿困(53例)、湿热困脾(9例)、脾虚肝旺(8例)、脾肾阳虚(4例)、痰浊蒙窍(6例)、瘀阻脑窍(4例)、胆热痰扰(5例)。结论发作性睡病的核心症状以发作性嗜睡为主,包括肌无力、睡眠幻觉、睡瘫,可单独或联合出现,其主要证候类型为脾虚湿困。
戴中白文柳洪胜王春玲董丛丛杨嘉颐王少杰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病因病机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0年
苦碟子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抱茎苦荬菜(Ixeris sonchifolia Hance)的当年干燥全草,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腺苷、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杨嘉颐王少杰白文王春玲柳洪胜戴中
关键词:苦碟子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理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