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婷婷
作品数:
18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严延生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施强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于恩庶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郑兆双
福建省女劳教所
何似
福建省卫生防疫站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8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8篇
医药卫生
1篇
生物学
1篇
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5篇
性病
5篇
弓形虫
3篇
衣原体
3篇
原体
3篇
沙眼
3篇
沙眼衣原体
3篇
生物武器
3篇
武器
2篇
单克隆
2篇
单克隆抗体
2篇
支原体
2篇
支原体感染
2篇
炭疽
2篇
体感
2篇
尿道
2篇
免疫
2篇
就诊
2篇
抗体
2篇
克隆
2篇
弓形虫感染
机构
18篇
福建省卫生防...
作者
18篇
杨婷婷
6篇
严延生
4篇
郑兆双
4篇
于恩庶
4篇
施强
3篇
何似
3篇
陈舸
2篇
李世清
2篇
陈阳
1篇
潘敏楠
1篇
徐国英
1篇
李贤凤
1篇
翁育伟
1篇
李启镛
1篇
王惠榕
1篇
李碧珍
传媒
8篇
海峡预防医学...
7篇
中国人兽共患...
1篇
疾病监测
1篇
中国性病艾滋...
1篇
中国寄生虫病...
年份
2篇
2003
3篇
2002
1篇
2001
1篇
2000
2篇
1999
5篇
1997
1篇
1996
1篇
1994
1篇
1991
1篇
1990
共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性病就诊者中支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1997年
陈舸
郑兆双
杨婷婷
关键词:
性病
支原体感染
抗弓形虫主要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4
1997年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经蛋白印迹试验证实:12A10、12C4杂交瘤株分泌抗弓形虫主要外膜蛋白P30的单克隆抗体。其免疫球蛋白均为IgG类。
杨婷婷
严延生
何似
于恩庶
关键词:
蛋白印迹试验
弓形体
埃里希氏体腺热
1990年
埃里希氏体腺热是由腺热埃里希氏体(Ehrlichiasennetsu)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发热、全身淋巴结肿大和伴有异型淋巴细胞的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首先发现于日本西部,在熊本县称镜热,在宫崎县称日向热。操坦道(1956)认为本病病原体系一种立克次体,故曾有腺热立克次体(Rickettsia sennet-su)之称。1962年福田又称之为立克次体单核症。现在已知本病病原体为一种埃里希氏体,正确病名应是埃里希氏体腺热。
杨婷婷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多
生物恐怖主义的威胁及防御策略
被引量:3
2001年
杨婷婷
施强
关键词:
生物武器
防御策略
弓形虫抗原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2
1997年
本研究对3株不同宿主分离的弓形虫抗原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制备兔免疫血清及使用免疫印迹技术,证实这些虫株具有免疫反应性的蛋白抗原至少有11种,其中分子量为32000道尔顿的P32蛋白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在弓形虫早晚期免疫血清中也均能检出P32抗体,确认P3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高度保守,与其它研究报道一致,可以利用P32蛋白进行弓形虫病特异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严延生
何似
翁育伟
杨婷婷
于恩庶
关键词:
弓形虫
抗原分析
免疫印迹
抗P30 McAb对弓形虫感染的保护性作用
被引量:1
1999年
用杂交瘤技术获得抗弓形虫P30McAb,按不同剂量分别与同等数量的弓形虫RH株(2×105/ml)作用后,经腹腔注射BALB/c鼠,发现该McAb对弓形虫感染具保护性作用。RH株致死量试验显示:每鼠注射10个虫体,1wk内死亡率达62.5%,9d内全部死亡,而在3.00mg的McAb保护下注射105RH株虫体的小鼠可在10d内无一死亡。用目测概率法计算其ED50为每鼠1.23mg/105RH株虫体。对照组与实验组小鼠存活时间及存活率间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杨婷婷
严延生
关键词:
弓形虫
P30
福建衣原体性病感染调查
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以McCoy细胞培养法制备沙眼衣原体细胞荧光抗原,采用IFA技术调查人血清(597份)中衣原体抗体流行率。结果发现有不正常性行为(如暗娼、嫖客)的劳教犯人和普通性病门诊患者中,抗体阳性率(10.55~16.67%)高于一般人群(1.8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女犯人阳性率(15.53%)高于男犯人(5.21%),女病人(28.13%)高于男病人(5.58%)差别亦均有极显著意义,为福建衣原体性病的存在和流行提供了血清学依据。
杨婷婷
郑兆双
宋丽玉
姚希英
陈永声
关键词:
衣原体病
应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法检测泌尿生殖道衣原体
1994年
应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法检测泌尿生殖道衣原体杨婷婷,李启镛,薛雪琼,姚希英,李贤凤,李碧珍,郑兆双,王贞生衣原体感染的广泛性及其所引起的疾病的多样性使之成为医学上的一个大问题[1,2]。沙眼衣原体通过性行为传播导致人类衣原体性病,主要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杨婷婷
李启镛
薛雪琼
姚希英
李贤凤
李碧珍
郑兆双
王贞生
关键词:
性病
沙眼衣原体
泌尿道感染
性病就诊者中支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997年
性病就诊者中支原体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陈舸郑兆双杨婷婷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市350001)支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为了解在性病就诊者中支原体感染情况,我们对231例初诊病人进行了支原体检测,同时对其中部分病人进行其它性病(衣...
陈舸
郑兆双
杨婷婷
关键词:
性病
支原体感染
尿道炎
性病衣原体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1999年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一种简便、快速、准确而又经济的性病衣原体检测方法。方法对所选择的临床标本同时用McCoy细胞分离培养、McAb荧光染色和PCR法进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44份临床标本中有30份用3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7份为阳性,余7份结果不尽相同。三种方法检出率依次为20.45%、25.00%、29.55%,用多组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表明差别有显著意义。以培养法为标准,McAb荧光法的符合率(90.91%)高于PCR法(86.36%),而阳性率低于PCR法。结论McAb荧光法和PCR法可为一种简便、快速而经济的判断衣原体感染的方法,但在进行临床诊断时,宜以一种以上方法同时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评判为宜。
杨婷婷
严延生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