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林

作品数:22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地震
  • 6篇气压
  • 5篇地壳
  • 4篇体应变
  • 4篇钻孔体应变
  • 3篇地震活动
  • 3篇飑线
  • 2篇地壳厚度
  • 2篇地震活动性
  • 2篇地震台
  • 2篇东南沿海
  • 2篇兴蒙造山带
  • 2篇形变
  • 2篇燕山带
  • 2篇造山带
  • 2篇山带
  • 2篇水位
  • 2篇台风
  • 2篇平均波速比
  • 2篇气温

机构

  • 22篇陕西省地震局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福建省地震局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江苏省地震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精...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闽江学院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作者

  • 22篇杨小林
  • 7篇杨锦玲
  • 3篇柳畅
  • 3篇王党席
  • 3篇危自根
  • 3篇王军
  • 2篇叶泵
  • 2篇窦玛丽
  • 2篇何斌
  • 1篇石耀霖
  • 1篇韦进
  • 1篇张璐
  • 1篇王新
  • 1篇韩晓飞
  • 1篇田忠华
  • 1篇朱伯靖
  • 1篇段毅
  • 1篇吴忠良
  • 1篇康国发
  • 1篇李军

传媒

  • 4篇地震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中国地震
  • 2篇地震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通信电源技术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高原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地震台站交流电保护系统的研发
2014年
针对地震台站交流电的故障问题,开发了一套保护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采集地震台站供电线路的温度、电压、电流等数据,分析、判断出供电线路的状态,及时给出继电器的相应命令来控制供电线路的接通或关闭。通过自动判断、自动恢复或关闭线路来降低线路故障,减少故障停电时间,提高地震台站的运行效率。
王党席韩晓飞杨小林
关键词:单片机供电线路运行效率
东南沿海区域重力微震信号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微震信号主要来源于海浪运动中能量从海洋传递到固体地球时的耦合作用.台风期间强烈的海浪运动易于激发微震信号.本文基于东南沿海地区2016年的连续重力观测数据,系统研究西太平洋的9次台风和中国台湾高雄M;6.7地震前后重力微震信号的时频特征,并与实测海洋浮标系统的波高和风速开展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台风引起的剧烈海浪运动使东南沿海重力仪记录到的地脉动信号显著增强,重力地脉动信号随着台风进程而演化,其时频特征谱优势频段主要分布在0.1~0.3 Hz.短周期双频微震信号(0.2~0.3 Hz)能量最高,长周期双频微震信号(0.1~0.15 Hz)频段次之,单频微震(0.05 Hz)频段的能量最弱.台风持续期间,短周期双频微震信号频段的归一化振幅呈现出与台风对应的显著增强变化.沿海的福州台、厦门台和漳州台的地脉动信号的振幅均高于内陆台站龙岩台的振幅.(2)0.15 Hz长周期双频微震信号的归一化振幅高值与登陆和临近福建的"莫兰蒂"、"海马"等4次台风相关性好,推测该频段与有效的台风激发距离和强度有关.在台风风力13级以上,且台风中心距离台站小于300 km内,易于激发长周期双频微震信号.(3)福州台和厦门台的重力地脉动归一化振幅与马祖和金门浮标实测的风速相关性较低,平均相关系数为0.3;地脉动归一化振幅与实测有效波高的相关性较高,平均相关系数为0.6.重力地脉动信号各频段归一化振幅与波浪有效波高的时间演化近于同步,且互相关峰皆无明显的时间延迟.福州和厦门重力记录到的地脉动信号主要来源于附近的沿海海域.(4)对2016年高雄M;6.7地震的研究表明,震前两周存在0.15~0.2 Hz频段的重力扰动异常,排除台风和降雨的干扰影响.对该组震前扰动异常的解释有赖于更多观测手段和更高分辨率数据的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重力微震信号的规律特征
杨锦玲杨小林杨小林李军
关键词:地脉动时频分析有效波高台风
华北地区深井水位对飑线天气过程的水力响应
2024年
为探讨华北地区飑线天气对深井水位干扰的特征和影响机制,以2017年9月21日发生在华北中部的一次飑线事件为例,使用时频分析和线性回归等方法系统地诊断了此次飑线对无极、辛集、永清和宁晋等四口千米级深井的水位扰动特征。结果表明:在宏观层面,飑线过境各深井时会引起气压快速涌升,在气压的激励下,深井水位出现了即时的脉冲状波动,该干扰的持续时间可长达127 min;此次飑线过程中周期性气压波动的主频段为15—25 cpd,在该频段内,各深井水位与气压扰动的形态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低于-0.95,气压系数主要集中在-4.9—-6.9 mm/hPa之间。
杨小林冯静苏利娜杨锦玲
关键词:深井水位水位波动飑线气压气温
华东地区钻孔体应变对飑线天气过程响应的特征与机制
2021年
2018年3月4日华东地区爆发了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为揭示过境区域钻孔体应变对该飑线生命史期间的响应特征与机制,本文结合多普勒天气雷达和地面气象站数据,系统分析了南昌、黄山、湖州和岱山等4个钻孔体应变台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①飑线过境时的气压突变是引起体应变显著变化的主因,由此引起最大的体应变量为16.2×10^(-9);②气压涌升幅度与体应变的弹性压缩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变化的周期较一致,为26~74 min,而气压影响系数高达5.0×10^(-9)/hPa;③各台对飑线的响应能力较好,而且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体应变变化能较好地呈现飑线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特征。以上结果,不仅有助于科学识别飑线所引起单台或多台体应变异常变化的物理本质;还能为短周期气压效应的改正模型提供实证依据。
杨小林杨小林
关键词:飑线强对流天气气压钻孔体应变
地壳流变结构控制作用下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发生机理被引量:25
2014年
青藏高原东缘低地形变速率的龙门山断裂带上相继发生了2008汶川Mw7.9级地震和2013芦山Mw6.6级地震.地震勘探与震源定位结果揭示了龙门山区域地震空间分布特征:纵向上,龙门山断裂带这两次地震主震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地壳的底部(14~19km),绝大部分余震均发生在上地壳范围(5~25km),而在其中、下地壳深度范围内鲜见余震发生;横向上,地震(Mw>3)在龙门山断裂带青藏高原一侧密集分布且曾有大震发生,而四川盆地地震稀少(Mw>3).为探讨龙门山断裂带地震发生机理,并解释以上龙门山区域地震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建立了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跨芦山地震震中区域的四种不同流变结构的龙门山断裂带三维岩石圈模型,以地表GPS观测资料为约束边界条件,数值模拟龙门山断裂带岩石圈在数千年以上长期匀速构造挤压作用下的应力积累特征,探讨了地壳分层流变性质对地壳应力积累的影响,分析了该区域地震空间分布与构造应力积累速率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在数千年的应力积累过程中,脆性上地壳中应力表现近于恒定值的线性增长趋势,龙门山断裂带上地壳底部出现应力集中积累现象,这一应力集中现象可以解释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主震的发生,及其大部分余震在脆性上地壳中的触发;青藏高原一侧上地壳应力积累速率远远高于四川盆地的应力积累速率,这一应力积累分布现象可以解释龙门山区域青藏高原一侧地震密集而四川盆地地震稀少的地震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比较不同流变结构模型中的应力积累状态,认为导致这一应力积累空间分布状态的重要控制因素在于青藏高原中、下地壳较低的黏滞系数与四川盆地中、下地壳较高的黏滞系数的差异.在柔性的中、下地壳内,应力增长近于指数形式,稳定状态之后其应力增长速率近于零,构造应力积累
柳畅石耀霖朱伯靖程惠红杨小林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汶川地震应力集中
前兆观测资料与地震活动时间序列的Morlet小波变换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Morlet小波在时、频两域都具有良好的局部性,是对时间序列进行多尺度分析和局部特性研究常用的小波变换方法。本文运用 Morlet小波变换分析了云南省大理市下关水化站1990~2013年期间水氡、水汞、流量、气压和固体 CO2月均值时间序列的变化特征,并与同时期大理市附近50 km以内ML2.0~2.9、100 km以内ML3.0~3.9、200 km以内ML4.0~4.9和600 km以内MS≥5.0地震活动月频度的Morlet小波变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分别计算了5项前兆资料月均值与4个震级范围地震活动月频度的小波平方模之间的相关系数,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王军高琼陈佳叶泵邓嘉美康国发高国民杨小林
关键词:地震活动
汉中盆地及邻区地壳结构和地震活动性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为了进一步探查汉中盆地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和孕震构造特征,本文基于背景噪声成像、多频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以及莫霍面Ps震相时深转换方法反演了汉中盆地及其邻区的地壳S波速度和厚度,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研究区深部结构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汉中盆地不同区域的浅表沉积厚度和速度存在差异;部分区域莫霍面处的速度变化平缓,Ps震相与P震相的振幅比<0.2;汉中盆地内部鲜有地震发生,其周边10 km范围内地震分布主要受到断层控制;4—16 km震源深度上下界面大致对应于低速体底层和高速体顶层。本文获得的非均匀分布的沉积厚度、渐变的壳幔过渡带结构与汉中盆地长期处于秦岭构造带、大巴山褶皱带以及青藏地块交界区的三联点构造位置密切相关。
危自根储日升杨小林杨小林田忠华田忠华董非非
关键词:汉中盆地地壳结构地震活动性接收函数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钻孔体应变对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响应特征与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依据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强度和时空演变特征,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系统地分析并揭示了该台风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钻孔体应变影响的全貌,并在此基础上对台风扰动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台风演变过程中漏斗状的长周期气压波动,是造成钻孔体应变大幅张性变化的物理成因,且体应变对台风低压系统具有即时的线弹性响应特征,其变化形态与气压漏斗高度相似,弹性变形的持续时间与气压波动的历时较一致;②在周期为103 h时,-18.2 hPa的气压变幅便可在地下62 m深处产生高达-112.1×10^-9的体应变,该频点的气压影响系数为6.2×10^-9/hPa;③在空间上,台风中心在980 km以外便能影响体应变观测,且随着台风的不断逼近或远离,其影响程度也相应地逐渐增强或减弱。
杨小林杨小林危自根
关键词:钻孔体应变东南沿海台风暴雨
真实地震情况下人群疏散特征与模拟演练的差异:2008年汶川地震监控录像的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真实地震情况下人群疏散特征与模拟演练的差异是应急疏散的统计物理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中一些记录到地震时人群疏散的监控录像。这些监控录像不仅为真实地震情况下人员疏散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目前仍十分稀缺的实例,而且可用于约束紧急情况下人群疏散的统计物理模型。对条件相似的真实地震情况下和模拟演练情况下的疏散人数-疏散时间进行研究,发现出口处的疏散人数和疏散时间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这与通过模拟演练所得出的线性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
杨小林吴忠良李迎春
关键词:人员疏散地震应急
陕西韩城台巨幅地倾斜异常的成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巨幅地倾斜异常既可能是地震前兆异常信息,也有可能是仪器问题或环境干扰所致的异常信号.有效地厘清其性质,对地震前兆异常的及时识别与科学判定至关重要.陕西韩城台金属水平摆EW分量自2010年以来连续两次出现巨幅东倾和西倾异常,幅度分别约达140″和180″,该巨幅地倾斜异常产生的根源至今尚未被厘清.鉴于此,本研究依据韩城台所在区域的水文、构造和地震活动等特征,提出并分析了地下水动力变化、韩城断裂慢滑移和地壳应力场变动等3种可能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第一种成因机制难以有效地解释巨幅地倾斜异常,第二和第三种成因机制则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证据还不够充分.因此,更可靠的物理解释尚需更多的观测和更深入的研究.尽管本文未能给出该巨幅异常的真正成因,但所采取的分析方法可为今后巨幅地倾斜异常性质的判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杨小林杨小林王军王新王新窦玛丽
关键词:地倾斜地壳应力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