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

作品数:59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心律
  • 13篇心律失常
  • 13篇消融
  • 11篇心室
  • 9篇心房
  • 8篇心动过速
  • 8篇心肌
  • 7篇电重构
  • 7篇心脏
  • 7篇室性
  • 7篇房颤
  • 6篇导管消融
  • 6篇心房颤动
  • 6篇心室肌
  • 6篇细胞
  • 6篇慢性
  • 5篇动脉
  • 5篇动作电位
  • 5篇心室肌电
  • 5篇射频消融

机构

  • 51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二人...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巴中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四川省第四人...
  • 1篇米易县人民医...
  • 1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广元市中心医...
  • 1篇临汾市中心医...

作者

  • 55篇杨庆
  • 27篇黄德嘉
  • 20篇陈茂
  • 18篇邓珏琳
  • 12篇于厚志
  • 9篇姜建
  • 8篇崔凯军
  • 8篇胡宏德
  • 7篇付华
  • 6篇于茜
  • 6篇饶莉
  • 6篇张立
  • 6篇范忠才
  • 6篇刘小菁
  • 4篇孔令秋
  • 3篇唐红
  • 3篇刘京京
  • 3篇张滔
  • 2篇刘剑雄
  • 2篇张小强

传媒

  • 5篇生物医学工程...
  • 5篇中国心脏起搏...
  • 4篇华西医学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饮食科学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四川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梗急救,这么做等于帮倒忙
2018年
心梗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心肌在没有血液供应的情况下,细胞很快就会坏死,一旦死亡就不会再生。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比作一辆汽车,心脏就是发动机,冠状动脉是发动机的输油管,冠状动脉如果被血栓完全堵住,心肌就没有了供油,这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发动机报废(致命)。所以,抢救心梗患者,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在急救车到来之前,下面的这些倒忙,我们就不能帮!
杨庆
关键词:急救车心梗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冠心病
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治疗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随访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心律,探索发生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患者的导管射频消融效果。方法纳入因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外科消融术后发生房速的11例患者,在心动过速持续状态下采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建立左心房或右心房标测图,根据标测结果选择心动过速的关键部位行射频消融术。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49±8)岁。结果该组患者行外科手术时间为(149±18)min,术后住院时间(9.5±2.9)d,住ICU时间(1.8±0.4)d。在电解剖标测过程中,11例患者共标测出17种心动过速,其中5例患者(6例次,35%)起源于右心房,6例患者(11例次,65%)起源于左心房,其中2例与二尖瓣环有关。消融术中即时成功率为91%(10/11)。平均随访(17±4)个月后,2例左心房房速患者复发。结论该类患者发生的房速来自左心房居多,大多数非二尖瓣瓣环依赖,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效果满意且安全。
杨庆曾莉钧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二尖瓣置换术射频消融术
房颤患者左心房憩室及副心耳形态特点的多排螺旋CT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导管消融前行多排螺旋CT明确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形态及其变异,把心房的三维电解剖与MSCT进行融合成像进行研究分析应用,并在术前评估中加以重视,以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回顾性分析AF导管消融患者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影像资料,选取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107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AF组),与另选取经冠状动脉MSCT检查的非AF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统计。结果 LAD的发生率为19%~41%之间,且男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LAD及LACA在解剖上均较附近心房壁薄弱,当此类结构靠近肺静脉前庭或左心耳时,消融导管能量过高或操作不当,便有可能导致此处心房穿孔,从而引发心包填塞。总结了LAD及LACA在AF患者中的分布及形态特点,分析LAD/LAC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房结构变异,二者可能具备不同的胚胎学基础,但均可能导致AF消融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MSCT以其成像快速、分辨率高等特点,已成为结构性心血管疾病评估的重要手段。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前,除常规进行CT检查明确心房及肺静脉大体解剖形态之外,仔细寻找LAD、LACA并分辨其中有无微血栓形成,是术前栓塞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心房的三维电解剖与MSCT进行融合成像,对于术中明确LAD/LACA的位置,增加消融线完整性应该有一定帮助。故应把心房的三维电解剖多排螺旋CT融合成像应用在术前评估中。
范贤弟孔令秋许勇唐红杨庆姜建龙晓君余建群
关键词:导管消融多排螺旋CT并发症术前风险评估
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经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41~73岁,均合并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性停搏RR长间歇主要发生于心房纤颤终止时。全部病例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基础术式为环肺静脉电隔离术,2例患者加上碎裂电位CFAE消融。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消融。随访6月至3年,1例患者心房纤颤复发再次消融成功。术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5例患者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明显好转,无RR长间歇出现。1例无心房颤动发作,但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现象加重,最后安置了永久起搏器。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快慢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大部分病例心动过缓明显改善,而不必植入永久起搏器。但仍然需要长期随访,部分病例后期可能仍需要永久起搏器治疗。
胡宏德傅华崔凯军杨庆姜建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慢综合征射频消融治疗
心律失常的更新认识和更新实践
心律失常的概念心脏冲动起源、频率、节律和传导等出现异常简而言之:心脏乱跳、快跳、慢跳、不跳心律失常的分类最常用的是按心律失常速率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传导缓慢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诊断,何者首选? 病史体格检查...
杨庆
关键词:心律失常QRS心房激动房室交界区器质性心脏病窦性停搏
文献传递
心室肥厚时的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快速刺激对其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探讨心室肥厚时缝隙连接在心律失常发生中的作用。部分结扎日本大耳白兔腹主动脉建立心肌肥厚模型。术后 4周和 10周分别观察对照组、结扎组及结扎 +右心耳刺激组 (2 6 0次 /分起搏 30min)缝隙连接蛋白Cx4 3的面积及密度改变。结果 :①心肌肥厚伴随有Cx4 3的分布变化 ,这种情况与肥厚的不同阶段有关 :早期Cx4 3的密度下降 ,Cx4 3弥散分布于整个细胞表面 ,而不再集中于闰盘处 ;后期Cx4 3的分布面积增加 ;②心肌肥厚不同阶段Cx4 3也发生着变化 ,随病程的增加Cx4 3的分布面积和密度均明显加大 ;③快速短时右心耳起搏刺激对肥厚心肌Cx4 3的分布有影响。结论 :压力负荷增加所致的心肌肥厚引起了缝隙连接蛋白Cx4 3的改变 ,这种改变具有阶段依赖性。
张弢杨庆邓珏琳于厚志刘京京陈茂于茜黄德嘉
关键词:缝隙连接蛋白CX43心室肥厚心律失常
机械-电反馈对心衰心室肌电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心衰时心室前后负荷改变基础上快速心室刺激导致的心室肌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探讨机械-电反馈对心室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138只兔随机分为心衰组和正常组。在兔心外膜四个部位分别以220、240、260次/分为刺激频率测定单向动作电位时程(MAPD)及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并分别增加前后负荷后,再作上述测定。然后置电极于右房,以260次/分频率快速刺激30 min,重复测定。并以S1S2S3刺激方法诱发室颤,记录诱发率和持续时间。结果:心衰组在增加前或后负荷快速刺激后,均表现为MAPD90、VERP延长,四个部位之间差异明显。正常组虽有延长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心衰组的室颤诱发率及平均持续时间显著高于正常各组,增加前、后负荷后更明显。结论:心衰时增加前、后负荷并快速心室刺激导致心室肌电重构的不均匀性明显增加,可能是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易于发生的原因。
邓珏琳杨庆陈茂于厚志张滔于茜黄德嘉
关键词:充血性心衰机械-电反馈心室肌电重构
松龄血脉康对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对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50例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并结合低盐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松龄血脉康胶囊。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压、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患者睡眠障碍、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评分、睡眠障碍以及高血压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能够降低1级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彭玲孙华罗迦肖开永王建平何元军杨庆
关键词:松龄血脉康睡眠障碍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心脏外科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窦房结隔离一例
2023年
窦房结隔离是心脏外科术后的罕见情况,该病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房颤动及交界区逸搏心律,其窦性冲动被局限在右房游离壁,导致体表心电图窦性P波不能显现而被误认为窦性停搏;心室被交界区逸搏冲动夺获,心电图表现为交界区逸搏心律。该病例手术方案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及起搏器置入术,起搏方案的选择及心房电极放置位置参考右房电生理标测结果。
宾晓红刘剑雄罗红娟毛林聪罗阳杨庆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外科术后房内阻滞心脏起搏器植入
心内膜及心外膜途径消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心内膜和/或心外膜途径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室性心动过速(VT)行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定的DCM患者VT消融流程,根据临床VT的不同诱发结果,采用不同的消融终点,联合心内膜和心外膜途径消融治疗。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DCM合并VT患者,评价射频消融疗效。结果共17例患者完成射频消融。其中14例通过心内膜标测消融,3例联合心外膜标测消融。术中10例患者诱发并记录到19种VT,加上1例无休止性发作的VT,以临床VT不能诱发为消融终点,DCM患者VT消融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0.91%(10/11),平均随访(17.6+3.5)个月,2例复发。余6例未能诱发临床VT,根据发作时临床心电图,起搏标测确定临床VT出口后消融出口附近异常电位,6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晚电位和碎裂电位消失或电压降低至少50%),平均随访(18.9±5.3)个月,其中2例复发,但发作频度明显降低。结论对DCM的VT患者,联合心内膜和心外膜途径消融,根据临床VT的不同诱发结果而采用不同的消融终点,可简化消融方法,提高DCM患者VT射频消融成功率。
杨庆孔令秋付华胡宏德崔凯军刘兴斌姜建
关键词: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消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