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政杰

作品数:30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病
  • 7篇心肌
  • 7篇冠心病
  • 6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对心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绞痛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溶栓
  • 3篇衰竭
  • 3篇离散度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绞痛
  • 3篇梗死

机构

  • 23篇无锡市第二人...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苏州医学院附...
  • 2篇无锡市第五人...

作者

  • 29篇杨政杰
  • 20篇杨承健
  • 16篇曹佳宁
  • 14篇张月军
  • 12篇徐欣
  • 11篇全文超
  • 11篇黄伟
  • 10篇郑义通
  • 10篇胡世文
  • 4篇金艳
  • 4篇秦娴
  • 4篇叶新和
  • 3篇吾柏铭
  • 2篇董丰
  • 1篇徐默铃
  • 1篇杨承键
  • 1篇王晓斌
  • 1篇陈英
  • 1篇张月军
  • 1篇陈骅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微循环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大众医学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远期心脏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将233名疑似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高分辨率的颈动脉超声检查 ,根据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分组列出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等 ,同时随访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的相关性。结果233例患者有140例颈动脉超声阳性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8mm(60.1% ) ,233例中221例有随访结果,随访率为94.8% ,随访时间为(21.29±6.26)月 ,有26例患者发生28件心脏事件 ,其发生与体重指数、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造影阳性、冠脉造影二支病变、冠脉造影三支病变、颈动脉超声阳性、颈动脉斑块正相关 ,关系密切 (P<0.05)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混杂因素影响 ,显示颈动脉超声阳性与颈动脉超声阴性患者的心脏事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徐欣郑义通徐默玲杨承健胡世文曹佳宁杨政杰黄伟陈骅刘凤娥
关键词: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心脏事件
高频超声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旨在评价药物溶栓加体外超声助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北京东健电子科技发展公司生产的SUT-C-Ⅲ型高频超声心血管病治疗仪给予体外超声助溶治疗,自动心超探头同时安置于心超第Ⅰ区和心超第Ⅱ区,超声频率800kC/s,脉冲移动式,声强0.75~1.25W/cm^2,初始药物溶栓时助溶60~90min,以后每日一次。每次30min,以7~10d为一疗程。结果;体外超声治疗组的冠脉再通率(77.9%),平均再通时间[(57±13)min],与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63.93%),平均再通时间E(78±16)min]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同时能减少死亡率和再梗死率,明显地改善左心室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无特殊的不良反应。结论:在药物溶栓的基础上加体外超声助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无刨,值得推广。
黄伟郑义通杨承键胡世文杨政杰曹佳宁徐欣张月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高频超声溶栓治疗
不同类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60浓度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作时热休克蛋白60(HSP60)及其抗体的血清浓度变化情况。方法:测定各类不稳定性心绞痛(UA,n=32)、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n=16)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n=8)和健康对照(n=38)血清HSP60及其抗体的浓度并作统计学比较。结果:各型ACS患者血清HSP60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TEMI患者血清HSP和抗体水平显著高于UA和NSTEMI患者(P<0.05)。结论:测定患者血清HSP60水平可以用于协助ACS诊断和疾病进程监测。
杨政杰杨承健张月军全文超秦娴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热休克蛋白60
QT离散度和缺血性ST段压低对心绞痛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杨承健郑义通曹佳宁金艳杨政杰吾柏铭王晓斌
关键词:QT离散度心绞痛
冠心病患者在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前后热休克蛋白60抗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2010年
[目的]比较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热休克蛋白60(HSP60)抗体在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前后的浓度变化,探讨基线HSP60抗体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入选98例稳定性冠心病,收集临床资料.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冠状动脉介入(PCI)前后血浆HSP60抗体浓度.根据基线HSP60抗体水平分层,随访8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DES置入8个月后随访HSP60抗体浓度明显低于于基线水平(33.65±1.94 vs 39.94±2.73 U/mL,P=0.019).HSP60高水平组死亡、非致死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再入院、再次PCI及复合终点与低水平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HSP60抗体水平显著降低,HSP60水平与短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无明显相关.
杨政杰杨承健曹佳宁张月军全文超
关键词:监控蛋白60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446例分析
2003年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经验和教训,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6年3月~2003年2月治疗的446例RFCA。快速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47例,占33%,房室旁道参与心动过速272例,占61%,其中显性旁道60例(A型预激43例,B型预激17例),隐匿性旁道212例(左侧隐匿性旁道139例,右侧隐匿性旁道7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5例,占1.1%。右室特发性室速4例占0.9%,房性心动过速7例占1.6%,心房扑动5例占1.1%,均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寻找最佳靶点进行消融。结果 消融总成功率为97.4%,总复发率为2.6%,并发症发生率为1.3%,无死亡病例。结论 RFCA已成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简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目的地预测和降低并发症,识别和正确处理分析特殊病例,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杨承健张月军曹佳宁徐欣杨政杰黄伟胡世文郑义通
关键词: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
术前使用曲美他嗪对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中心肌缺血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之前使用曲美他嗪对术中心肌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对确诊心绞痛准备行PTCA术的患者分术前口服曲美他嗪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使用阿斯匹林和其他常规治疗 ,均行冠脉造影 ,其中试验组接受PTCA及支架术的16例 ,对照组接受PTCA及支架术的患者12例。结果球囊充气过程中ST-T改变幅度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术中耐受心肌缺血程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心绞痛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 ,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口服曲美他嗪有助于术中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提高心肌缺血的耐受程度 。
杨政杰杨承健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肌缺血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阻抗法心排血量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17例中的应用
2006年
目的:评估生物阻抗法心排血量监测在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7例,应用生物阻抗法和温度稀释法(TD)同时测定心排血量(CO)及其他相关参数,对两种方法所测数据进行自体配对相关性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C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相关系数为0.90,阻抗法和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生物阻抗法是一种无创、简便、连续的测定心输出量的方法,能较客观地反映心功能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曹佳宁胡世文全文超张月军黄伟杨政杰董丰徐欣杨承健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阻抗法心排血量
缬沙坦对永久性房颤患者血脑钠肽的影响机制探讨
2011年
将86例心脏病患者分为永久性房颤(AF)组和窦性心律(sR)组,AF组用缬沙坦治疗;采用放免法、发光法及超声检测两组的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II)、醛固酮(ALD)、血清脑钠肽(BNP)及平均左心房内径(LAD)。结果 AF组血BNP、PRA、Ang II、ALD水平及LAD均高于SR组(P<0.05),其血BNP与LAD、AngII水平明显相关(P<0.05);与治疗前相比,其治疗后血BNP及LAD降低,PRA、Ang II升高(P均<0.05)。提示AF患者血BNP升高可能与心房重构有关,缬沙坦可能通过干预AF的心房重构,降低BNP水平。
杨政杰张月军全文超
关键词:心房颤动脑钠肽血管紧张素II心房重构
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药物治疗自愈一例
2012年
患者女,54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d入院。有高血压史10年,入院查体:血压150/80mmHg(1mm Hg=0.133kPa),心率80次/min,率齐,无杂音。
叶新和杨承健徐欣曹佳宁杨政杰
关键词:药物治疗自愈高血压史入院查体发作性胸闷无杂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