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晨曦

作品数:53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泰安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血液
  • 11篇血站
  • 9篇献血
  • 8篇消毒
  • 7篇试剂
  • 7篇献血者
  • 5篇血清
  • 5篇无偿
  • 5篇无偿献血
  • 5篇采血
  • 4篇质控
  • 4篇输血
  • 4篇中心血站
  • 4篇无偿献血者
  • 4篇抗-HIV
  • 4篇艾滋病
  • 3篇毒效
  • 3篇血小板
  • 3篇血液检测
  • 3篇血液质量

机构

  • 53篇泰安市红十字...
  • 4篇山东省血液中...
  • 3篇济宁市中心血...
  • 3篇威海市中心血...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作者

  • 53篇杨晨曦
  • 8篇赵秀平
  • 7篇李宗生
  • 4篇孙志芳
  • 4篇赵秀萍
  • 3篇张敏
  • 3篇申华
  • 3篇武峰
  • 3篇黄海燕
  • 3篇庄云龙
  • 3篇叶辉
  • 2篇李波
  • 2篇曹艳玲
  • 2篇赵嫣红
  • 2篇刘灿征
  • 2篇李文平
  • 1篇曹延玲
  • 1篇许虹
  • 1篇杨瑞萍
  • 1篇孙金明

传媒

  • 9篇泰山卫生
  • 8篇中国输血杂志
  • 8篇临床血液学杂...
  • 7篇中国消毒学杂...
  • 7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卫生质量...
  • 2篇中国厂矿医学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检验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第五次全国医...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11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血站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建立有效的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对采供血质量控制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血液质量控制过程的差距,促进血站血液质量控制的持续提升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对其中的质量控制(20个)的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家血站关键设备监测合格率、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关键物料监测合格率、血液质量检查项目合格率平均值分别为99.47%、99.51%、99.95%和98.99%,不同规模血站间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质量检查项目总数与血液制备总量皮尔逊相关系数r=0.645(P<0.05)。检验报废率、非检验报废率平均值为1.14%、3.36%,在不同规模血站间的报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糜血报废率平均为3.07%,乳糜血报废率与非检验报废率成正相关(r=0.9813,P<0.05),实施乳糜血控制措施的血站和未实施控制措施的血站之间的乳糜血报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色泽异常报废率、非标量血液报废率、血袋破损报废率、溶血报废率、血液蛋白析出报废率、血液凝块报废率平均值为0.20%、0.14%、0.06%、0.06%、0.02%、0.02%,6项指标在大、中、小规模血站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过期报废率、其他因素报废率、保密性弃血报废率、不合格标本血报废率平均值为0.02%、0.05%、0.003%、0.004%。气泡血报废率为0.015%,异物血报废率和标签不合格血报废率均为0。结论山东省血站质量控制监测指标体系能够监测过程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具有较�
刘群吴玉清李雪梅杨忠思宋哲戎志全赵淑红朱琳范晓娟孙庶丽张韦韩金玉李雪晶周博杨晨曦黄海燕刘广彩陈凯安宪武张惠任俊霞叶辉谯铭铭申华贡觉顿珠庄云龙
关键词:血站
山东省血站献血服务、成分制备及血液供应过程质量监测指标体系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建立有效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及血液供应过程质量指标监测体系,客观地评价血液采集、制备和供应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促进血站采供血过程的持续优化和标准化管理。方法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献血服务、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和质量控制的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向山东省17家血站发放《采供血过程质量监测指标统计表》,明确指标定义和计算公式,收集各血站2022年1—12月质量监测指标数据,利用SPSS25.0软件对其中的献血服务(10个)、成分制备(7个)和血液供应(4个)3个方面21个质量监测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了不同规模血站质量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17家血站献血服务过程质量监测指标平均值分别为:定期献血者比例44.66%(2233/5000)、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22%(11/50)、非标量全血采集率0.46%(23/5000)、HBsAg初筛漏检率0.052%(13/25000)、血液采集一针率99.42%(4971/5000)、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率86.49%(173/200)、400 mL全血采集率66.50%(133/200)、献血者满意度99.25%(397/400)、带旁路留样系统全血采集袋使用率82.68%(2067/2500)、血液采集职业暴露发生数1例;定期献血者比例和400 mL全血采集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P<0.05);大型血站双份单采血小板采集率、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非标量全血采集率显著低于中、小型血站(P<0.05)。17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质量监测指标平均值分别为:血液成分制备血袋破损率0.03%(3/10000)、乳糜血报废率3.05%(61/2000)、溶血报废率0.13%(13/10000)、贴签错误发生数0.06件、血液导管渗漏数8袋、血液穿刺/接驳渗漏数2.76袋、耗材不合格数0.59件;大型血站溶血报废率显著低于中型和小型血站(P<0.05)、大型和中型血站乳糜血报废率显著低于小型血站(P<0.05)。17家血站血液供应过程质量监测指标平均值分别为:血液制剂过期报废率0.023%(23/100000)、血液制剂
吴玉清周洪张志杰戎志全李雪梅宋哲赵淑红杨忠思刘群朱琳范晓娟孙庶丽张韦韩金玉黄海燕刘广彩陈平安宪武张惠任俊霞李雪晶杨晨曦周博叶辉谯铭铭申华贡觉顿珠庄云龙
关键词:血站献血服务血液供应
泰安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的调查统计被引量:5
2003年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DNA病毒,在我国不同地区乙肝感染情况及健康携带比例不同,笔者对本地区17909名无偿献血者的HBsAg阳性率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杨晨曦孙志芳赵秀平
关键词:无偿献血HBSAG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
做好血液质量控制统计分析为血液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提供依据被引量:1
2010年
全面质量控制的宗旨是对所采集的血液从成分制备到血液检测以及血液成分储存全过程,从原辅材料、试剂、仪器设备到产品全方位,进行监督和检查的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质量控制的结果不仅反应了各项操作规程是否得到遵守以及质量是否达到了预期标准,
杨晨曦
关键词:血液质量
13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合结果及原因分析
2004年
杨晨曦李文萍赵嫣红孙金明张敏
关键词:输血安全血清学鉴定ABO亚型影响因素
血凝仪测定凝血因子Ⅷ室内质控的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保证使用血凝仪测定FⅧ活性(FⅧ:C)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血液产品。方法:采用"即刻法"质控统计方法,连续测3次,即可对第3次检验结果进行质控。结果:一年来只有1次发现失控现象,舍去只是失控的这次数值,其他次测定值仍可继续使用。结论:对使用不连续性FⅧ活性测定,进行"即刻法"室内质控非常必要。
杨晨曦
关键词:室内质控即刻法凝血因子
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临床上应用比较
2003年
各种血液病因血小板减少可造成人体多部位出血,有的造成病人失血性贫血,有的可以危及生命.冰冻血小板制备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我站2003年上半年发往临床的冰冻血小板及新鲜血小板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李宗生杨晨曦赵嫣红王峰
关键词:输注出血部位中心血站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赖氏法与速率法比较
2001年
赵秀萍杨晨曦
关键词:无偿献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赖氏法速率法ALT
加强血源管理 保证输血安全
2002年
杨晨曦赵秀平
关键词:血源管理输血安全
泰安地区二级以上输血科现状和临床用血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泰安地区二级以上医院输血科(血库)的现状和临床用血的情况,为提高临床输血技术水平,促进临床有效安全的输血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10年县级医院输血科督导检查表和《输血技术规范》编制检查表,对27家医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输血科设置、贮血设备、开展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和输血不良反应管理不合格的达77%以上,临床合理用血率仅为37.87%,手术不合理用血的现象高于非手术科室。结论:本地区二级以上的输血科(血库)和临床输血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临床输血治疗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亟待医院加强输血科人员和临床医生的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安全用血的意识。
杨晨曦
关键词:临床输血合理用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