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娜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现代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主题

  • 4篇配合物
  • 3篇双二苯基膦甲...
  • 3篇双核
  • 3篇铜配合物
  • 3篇晶体
  • 3篇晶体结构
  • 3篇甲烷
  • 3篇二苯基
  • 3篇二苯基膦
  • 3篇苯基
  • 3篇
  • 2篇双核铜
  • 1篇双核配合物
  • 1篇双核铜配合物
  • 1篇合成与晶体结...
  • 1篇二硫化碳
  • 1篇二酮
  • 1篇Β-二酮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2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平原大学

作者

  • 4篇金斗满
  • 4篇杨瑞娜
  • 2篇孙雨安
  • 1篇李彩云

传媒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含双二苯基膦甲烷双核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被引量:20
2000年
利用配体取代反应合成了四种含双二苯基膦甲烷 (dppm)的双铜 配合物 [Cu2 (dppm) 2 L2 ](NO3) 2 (配体L分别是 2 ,2’ 联吡啶 (1)、邻菲咯啉 (2 )、2 ,9 二甲基 邻菲咯啉 (3)、吡啶 (4 ) ],并经核磁、热分析、光电子能谱等方法表征了配合物的性质。配合物 (1)的晶体结构显示 ,dppm作为桥式双齿配体、联吡啶作为双齿配体分别与铜原子形成四面体配位结构 。
金斗满金斗满王冬梅杨瑞娜
关键词:铜配合物双核晶体结构双二苯基膦甲烷
β-二酮双核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被引量:4
2001年
室温下,通过双二苯基膦甲烷还原[Cu(tfac)2 ]直接合成了双核铜(I)配合物[Cu(dppm)(tfac)]。(1),dppm= 双二苯基膦甲烷,tfac=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研究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和光谱性质,并经X- 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1)的分子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 1 /n,a= 1.3028(5),b=1 .3744(4),2.0278 (5)nm,β=94.48(2),Dc=1.35g·cm-3’,Z=2,V=3.6199nm3’,R=0.04978,中心铜离子分别由来自两个不同dppm的P原子和tfac的两个氧原子形成四面体配位结构。
杨瑞娜王冬梅李彩云刘应凡金斗满
关键词:双核配合物Β-二酮双二苯基膦甲烷
双二苯基膦甲烷和μ~4-S的四核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2000年
室温下,双核配合物[Cu(dppm)(NO_3)]_2与二硫化碳反应制备了四核铜(Ⅰ)配合物[Cu_4(S)(dppm)_4](PF_6)_2CH_2Cl_2(dppm=双二苯基膦甲烷),并经光谱学方法表征了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X射线四圆衍射测定结果表明dppm属桥式双齿配位,S^(2-)以μ~4形式与中心铜离子配位,PF_6^-位于配合物的外界,铜离子呈现三角平面配位构型.
胡晓院金斗满孙雨安杨瑞娜
关键词:铜配合物二硫化碳晶体结构双二苯基膦甲烷
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被引量:4
1999年
室温下,在吡啶-2-甲酸存在下,过氧化苯甲酰和金属铜粉经过氧化加成反应生成双核铜(Ⅱ)配合物,[Cu(C6H5NO2)(C6H5COO)2]2,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和晶体结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如下:a=10.423(5),b=10.511(3),c=16.896(11),β=99.37(5)°,V=1826.43。中心铜离子由桥式双齿苯甲酸根和吡啶-2-甲酸配位形成二聚双核配合物,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和热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性质。
杨瑞娜杨瑞娜孙雨安薛宝玉金斗满
关键词:配合物双核铜晶体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