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胰腺
  • 6篇腺癌
  • 5篇肿瘤
  • 4篇胰腺癌
  • 4篇增殖
  • 4篇细胞增殖
  • 4篇腺癌组织
  • 4篇癌组织
  • 3篇凋亡
  • 3篇胰腺癌组织
  • 3篇细胞凋亡
  • 3篇内镜
  • 2篇直肠
  • 2篇黏膜
  • 2篇黏膜下
  • 2篇黏膜下剥离术
  • 2篇黏膜下肿瘤
  • 2篇胃黏膜
  • 2篇胃黏膜下肿瘤

机构

  • 10篇厦门市第二医...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7篇杨芳
  • 8篇王渝
  • 8篇龚勇
  • 8篇马松林
  • 8篇赵秋
  • 7篇何洁
  • 5篇李小华
  • 5篇张杰
  • 4篇曾建国
  • 4篇罗忠金
  • 3篇赖圳宾
  • 2篇柯昌庶
  • 2篇黄连江
  • 2篇庄建民
  • 2篇颜松龄
  • 2篇郭晨
  • 1篇邓燕
  • 1篇陈毅德
  • 1篇杨伟群
  • 1篇王颖

传媒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胰腺病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葡萄糖转运蛋白-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15例正常胰腺组织和49例胰腺癌组织中Glut-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并计算增殖指数(PI)。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胰腺癌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Glut-1在正常胰腺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3.47%(36/49),胰腺癌组织中Glut-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1)。正常胰腺组织及癌组织中的AI分别为0.41%±0.13%和5.93%±4.1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中的增殖指数分别为6.25%±2.59%和32.54%±14.69%,胰腺癌组织的细胞增殖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随胰腺癌细胞Glu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相应增加,而凋亡则相应减少。Glut-1表达与胰腺癌细胞增殖呈正相关性(r=0.726,P<0.01),与凋亡程度无相关性(r=-0.102,P>0.05)。结论Glut-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Glut-1与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杨芳赵秋马松林龚勇王渝
关键词:胰腺癌葡萄糖转运蛋白-1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凋亡
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慢性末端回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末端回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症状和末端回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评价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68.6%(χ~2=6.245,P<0.05);两组患者腹痛、腹泻和腹胀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3.73,-4.95;P<0.05);两组患者回肠末端炎症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2.41,P<0.05)。结论双歧杆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末端回肠炎安全、有效,可作为末端回肠炎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
杨芳罗忠金林园园赖圳宾曾建国张杰
关键词:末端回肠炎双歧杆菌谷氨酰胺
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研究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及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呈清晰的棕褐色染色在上皮细胞细胞膜.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中出现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异常染色,其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3.01%(46/73)和56.16%(41/73),且两者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胃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密切相关.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49/73),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0/18),且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过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249,r=0.376,P<0.05).结论:胃腺癌中存在E-cadherin和β-catenin基因的失活及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和β-catc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 D1的过表达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王渝柯昌庶赵秋马松林龚勇杨芳
关键词:E-CADHERINΒ-CATENINCYCLIND1
厦门市海沧地区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 探讨粪便隐血试验及结肠镜检查作为大肠癌筛查主要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结合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对海沧周边农村地区4个行政村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初筛,高危人群接受全结肠镜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总调查人数6 380例,高危人群共1 035例,1次以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580例,阳性率为9.09%.全结肠镜检查共839例,其中检出结肠癌14例,201例发现了息肉,包括腺瘤64例、非腺瘤性息肉137例,并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结论 结合粪隐血、问卷调查及结肠镜检查适合社区、广大农村地区患者大肠癌的筛查,有利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杨芳庄建民何洁李小华颜松龄黄连江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结肠镜癌胚抗原问卷调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并发症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瘤(GSMT)的并发症与安全性,并探讨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01例ESD治疗的胃黏膜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并发症发生与处理情况;对术中并发出血、穿孔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卡方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01例患者的肿瘤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术中出血31例、穿孔8例,未发生延迟性出血及穿孔。术中出血、穿孔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未中转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出血独立危险因素为:贲门-胃底、异位胰腺、肿瘤直径;术中穿孔的可能危险因素为:肿瘤直径、操作时间、病变深度、贲门-胃底。结论 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并发症少,其并发症多可通过内镜下及其他内科手段成功治疗,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安全可靠的方法。肿瘤位于贲门胃底、病理为异位胰腺、肿瘤直径较大的胃黏膜下肿瘤行ESD治疗发生术中出血风险较大;病变位于贲门-胃底、来源于固有肌层、直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者发生穿孔的风险可能更大。
赖圳宾何洁罗忠金李小华杨芳曾建国张杰郭晨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黏膜下肿瘤并发症
内镜黏膜下剥离联合内镜超声在胃黏膜下肿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ESD)切除胃黏膜下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胃镜检查中发现135例胃黏膜下隆起型病变,均行EUS检查,排除外压性改变、血管性病变或进展期癌变(癌变累及固有肌层、浆膜层及临近或远处转移)患者34例,对101例黏膜下肿瘤患者行ESD治疗,并将EUS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01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57例,胃异位胰腺23例,胃脂肪瘤15例,胃神经纤维瘤3例,平滑肌瘤2例,胃癌1例。结论 EUS指导ESD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的好方法。
李小华何洁罗忠金杨芳赖圳宾曾建国郭晨张杰
关键词:内镜超声检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胃黏膜下肿瘤
缺氧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HIF-1α及靶基因Glut1、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缺氧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HIF-1α及靶基因Glut1、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胰腺癌SW1990细胞体外缺氧培养模型,随机分为缺氧培养8h、16h、24h组及常规培养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HIF-1α、Glut1、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在常规培养细胞中的表达较弱,而在缺氧培养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SW1990胰腺癌细胞株HIF-1α、Glut1、VEGF mRNA和蛋白在缺氧条件下的表达显著增强,并随缺氧时间的延长而升高。结论缺氧可诱导人胰腺癌SW1990细胞Glut1和VEGF的表达,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HIF-1α途径介导的。
赵秋王渝柯昌庶马松林杨芳龚勇
关键词: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
MDR1基因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MDR1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型分析技术测定原发性肝癌组及正常健康对照组各100例MDR1基因G2677T/A位点。以χ2检验比较MDR1多态基因型及相关危险在病例与对照之间分布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多态基因型与肝癌发生危险度的关系。结果:肝癌组MDR1基因2677A携带型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677A携带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显著降低,2677A携带型暴露于危险因素下患肝癌风险降低。肝癌组MDR1基因2677T携带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2677T携带型的个体患肝癌的危险增加,2677T携带型暴露于危险因素下患肝癌风险增高。结论:MDR1基因2677A多态性可能是防止肝癌形成的保护因素,2677T多态性可能是肝癌形成的易感因素。
陈毅德杨芳冯水土张永兴
关键词:肝细胞癌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莫沙比利对胶囊内镜胃肠道通过时间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对胶囊内镜检查中胃肠通过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间做胶囊内镜患者4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试验组胶囊内镜检查前口服莫沙比利5mg,对照组则不服药物,记录胶囊内镜检查中的胃排空时间、小肠通过时间,并统计小肠检查完成率。结果试验组平均胃排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6minvs.54min,P<0.05),2组小肠通过时间(221minvs.248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小肠检查完成率较对照组高(95%,65%,P=0.044)。结论检查前口服莫沙比利能缩短胶囊内镜的胃排空时间,并提高小肠检查完成率。
何洁杨芳李小华杨伟群林锋华
关键词:胶囊内镜莫沙比利
胰腺癌组织中Midkine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Midkine(MK)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人胰腺癌组织标本49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MK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另取同期15例正常胰腺组织作对照。结果1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未发现MK和Ki67阳性表达,细胞凋亡较少(0.63±0.21);77.1%(35/49)的胰腺癌组织中有MK阳性表达,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49例胰腺癌组织中Ki67平均标记指数(LI)为(31.67±15.41),平均凋亡指数(AI)为(5.93±4.18);MK表达阳性组Ki67平均标记指数为(35.27±16.03),显著高于阴性组的(22.67±13.66)(P<0.05);MK表达阳性组凋亡指数为(5.13±2.69),显著低于阴性组的(7.93±6.65)(P<0.05)。结论MK蛋白可作为反映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其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可能起到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的作用,MK基因可能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马松林赵秋王渝龚勇杨芳王颖覃华
关键词:胰腺癌MIDKINE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