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阳

作品数:33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心肌
  • 10篇动脉
  • 8篇血浆
  • 8篇缺血
  • 8篇综合征
  • 8篇纤溶
  • 8篇纤溶酶
  • 8篇纤溶酶原
  • 8篇纤溶酶原激活
  • 8篇纤溶酶原激活...
  • 8篇激活物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7篇心病
  • 7篇冠心病
  • 6篇心肌缺血
  • 6篇急性冠状动脉
  • 6篇急性冠状动脉...
  • 6篇冠状动脉综合...
  • 5篇再灌注

机构

  • 26篇广州市第一人...
  • 7篇广州医学院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河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作者

  • 33篇杨阳
  • 31篇罗义
  • 8篇李广镰
  • 4篇黎镇赐
  • 4篇巩贵宏
  • 3篇王利
  • 2篇吕磊
  • 2篇黄文霞
  • 2篇李建斌
  • 2篇李文启
  • 2篇刘震
  • 2篇雷晓明
  • 1篇冯开薇
  • 1篇王利
  • 1篇王利
  • 1篇刘戬
  • 1篇黄奕江
  • 1篇张威
  • 1篇潘宜智
  • 1篇陈伟玲

传媒

  • 5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第七届全国心...
  • 2篇第七届全国新...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心...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9篇2007
  • 9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PAI-1、Fg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和纤维蛋白原活性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心内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52例健康体检者检查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尿酸、血常规、凝血功能、PAI-1、Fg,测量血压、腰围、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对照组52例,2型糖尿病无DN组48例、DN微量白蛋白尿组66例、DN临床蛋白尿组54例;分析PAI-1、Fg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患者PAI-1、Fg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AI-1、Fg水平随着UAER的增高而递增。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PAI-1、Fg水平与UAER独立相关,提示体内PAI-1、Fg水平的高低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标志物PAI-1、Fg水平增高,PAI-1、Fg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提示PAI-1、Fg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黎镇赐罗义吕婧杨阳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纤维蛋白原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亚临床炎症标志物IL-6、hs-CRP、TNF-α、PAl-1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1.分析循环血中自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a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炎症标志物或炎症因子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人群及非MS人群中的差异。2.分析MS组分个数(O,l,2,3,4,5)与上述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对148例心内科的住院病人及32例健康体检者测量血压、腰围(Wc)、身高和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榆查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尿酸(UA)、血常规、凝血三项、IL-6、hs-ClIP、TNF-α、PAI-1。按IDF2005年MS诊断标准将总人群分为MS组与非MS组,采用t检验比较MS组与非MS组炎症标志物水平。按所含MS组分个数将总人群分成6组,6组炎症标志物均数比较采用ANOVA分析,6组炎症标志物之间均数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结果1.MS组炎症标志物水平比非MS组高:IL-6(135.40±64.20vs110.83±73.20,P〈O.001)、hs-CRP(3.69±O.80vs1.89±O.54,P〈O.001)、TNF-仪(25.42±9.20VS15.45±5.24,P〈O.001)、PAI-1(53.89±7.92VS32.02±5.28,P〈O.001)。2.随着所含MS组分个数的增多(0,1,2,3,4,5),炎症指标水平逐渐增高:IL-6(98.83±83.22vsl06.83±74.28vsll8.83±68.26vs124.40±64.36vs130.40±55.40VS138.42土82.33。P=O.013)、hs-CRP(1.69±0.62VS1.78土0.44VS2.09±0.52vs3.09±0.80vs3.49±O.74VS3.66±0.90,P=O.014)、TNF-d(12.36±6.23VS14.27±7.34vs16.47土6.45VS23.45±7.24VS25.16±6.28VS26.42±10.22,P=O.022)、PAI-1(26.34±5.45VS30.12±6.38VS33.67±5.38VS48.23±7.28VS52.13±4.64VS56.23±5.92,P=O.045)。提示体内炎症指标水平的高低与MS组分多少密切相关。结论MS患者炎症标志物IL-6、hs-CRP、TNF-α、PAI-1水平增高。炎症指标水平随着MS组分个数的增多而逐渐增高,提示
黎镇赐罗义杨阳巩贵宏黄文霞
关键词:亚临床炎症代谢综合征
心衰患者BNP、NT-proBNP、sST2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er 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白介素-1受体家族成...
杨阳罗义
血浆脑钠素水平升高的另一独立因素:急性心肌缺血
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主要由心室心肌组织分泌的一种多肽,心室功能不全时室壁张力增加,BNP的分泌随之显著增加.业已证实,测定血BNP水平有助于诊断或排除心力衰竭.近年研究报...
杨阳罗义李广镰
关键词:脑钠素急性心肌缺血冠心病
文献传递
心衰患者BNP、NT-proBNP、sST2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比较
<正>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白介素-1受体家族成...
杨阳罗义
关键词:B型利钠肽白介素-1受体
文献传递
肌钙蛋白降解与心肌顿抑
2006年
钙超载是心肌顿抑的重要发生机制。细胞内钙超载激活钙蛋白酶,激活的钙蛋白酶可能通过水解心肌收缩相关蛋白如肌钙蛋白而在心肌顿抑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肌钙蛋白降解可能是心肌顿抑钙超载机制的重要终末环节。但肌钙蛋白的降解只见于某些动物种类和某些实验方案的心肌顿抑,可能是模型依赖性的。心肌顿抑的精确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部分原因是它囊括了多因素的发生过程和复杂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本文综述肌钙蛋白降解在心肌顿抑发生中的作用。
杨阳罗义
关键词:心肌顿抑心肌再灌注损伤钙超载肌钙蛋白
MicroRNAs与缺血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或部分碱基互补与目标mRNA结合,降解目标mRNA和抑制目标mRNA的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miRNA在心血管系统高度表达,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该文主要对miRNA在细胞凋亡和纤维化、缺血预适应、血管生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索缺血性心脏病提供新视野。
杨阳罗义
关键词:微小RNA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血管系统
肌钙蛋白降解与心肌顿抑
1975年Heyndrickx等首次描述了心肌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延迟恢复的现象,1982年Braunwald等明确提出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的概念.心肌顿抑是指心肌短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尽管无不...
杨阳罗义
关键词:心肌顿抑心力衰竭
文献传递
B型利钠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危险层次的血浆BNP水平及其与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梗死后心绞痛、再梗塞/梗塞延展、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等)的相关性。方法ACS167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63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48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56例,另健康对照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BNP水平。按UA、NSTEMI、STEMI三个危险层次,与有或无心衰两种情况依次分组与对照组比较,并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作相关分析。结果血浆BNP水平UA组、NSTEMI组、STEMI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82,P=0.0017,P=0.0000)。且ACS三组之间血浆BNP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63)。剔除心衰病例后,不仅UA组、NSTEMI组、STEMI组与对照组相比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42,P=0.0083,P=0.0000)。UA组、NSTEMI组与STEMI组之间差异也仍存在显著性(P=0.0421)。ACS三组中BNP水平,有心衰者显著高于无心衰者(UA组P=0.0411、NSTEMI组P=0.0163、STEMI组P=0.0152)。住院期间BNP水平较高患者中院内MACE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25%vs66.7%);MACE发生率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18.13,P=0.0293)。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多变量参数后血浆BNP水平仍与院内MACE独立相关(Wald=10.557,P=0.0042)。结论ACS患者血浆中BNP水平的变化提供了有关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与早期危险分层的信息。
李建斌杨阳黄奕江
关键词:B型利钠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和可溶性ST2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1受体家族成员可溶性ST2(sST2)在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心衰患者(心衰组)血BNP、NT-proBNP、sST2浓度,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对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心功能,以同期住院的95例无心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3个指标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并比较3个指标在不同心功能级别患者之间血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血BNP、NT-proBNP、ST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组随NYHA分级增加,BNP、NT-proB-NP、sST2水平逐渐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间3个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指标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性,与LVEF分级呈负相关。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BNP为0.868,NT-proBNP为0.957,sST2为0.758,3个指标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NP、NT-proBNP和ST2是心衰诊断的标志物,血水平检测对不同程度心衰的鉴别诊断、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sST2作为诊断心衰新的标志物,与LVEF、心功能分级相关,可用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及心功能危险分层。独立诊断心衰价值较好的指标依次是NT-proBNP、BNP、sST2。
杨阳罗义
关键词:B型利钠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