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甲状旁腺
  • 4篇亢进
  • 4篇继发
  • 4篇甲状旁腺功能
  • 4篇甲状旁腺功能...
  • 4篇功能亢进
  • 3篇亢进症
  • 3篇继发性甲状旁...
  • 3篇继发性甲状旁...
  • 3篇甲状旁腺功能...
  • 3篇功能亢进症
  • 2篇荧光
  • 2篇荧光特性
  • 2篇细胞
  • 2篇介导
  • 2篇护理
  • 2篇5-氨基乙酰...
  • 1篇血性
  • 1篇乙酸
  • 1篇意外创伤

机构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杨阳
  • 5篇陈兵
  • 5篇练渝
  • 2篇陈雍华
  • 2篇冯华
  • 2篇张玲
  • 2篇姜友昭
  • 1篇邓武权
  • 1篇侯天勇
  • 1篇赵婕
  • 1篇赵恒立
  • 1篇罗飞
  • 1篇陈渝杰
  • 1篇刘伟
  • 1篇史建涛
  • 1篇许建中
  • 1篇陈文
  • 1篇崔高宇
  • 1篇杨华
  • 1篇王敏

传媒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大鼠甲状旁腺荧光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定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大鼠甲状旁腺组织方法的可行性,并观察其代谢产物原卟啉Ⅸ(protoporphyrinⅨ,PpⅨ)在甲状旁腺组织积聚的动态变化。方法 16只6~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体质量180~200 g,分为手术组(5/6肾切除+高磷饲养,n=12)和假手术组(正常磷饲养,n=4),28 d后,2组大鼠腹腔注射500 mg/kg 5-ALA,405 nm蓝光探测2组大鼠颈部甲状腺区域,应用微型光纤光谱仪检测甲状腺、甲状旁腺组织内PpⅨ在不同时间的荧光强度、波长,并取其行组织学检查。结果在注射5-ALA后,2组大鼠甲状旁腺组织均可用肉眼观察,大部分位于甲状腺外侧。手术组在0.5~4 h均可见甲状旁腺组织显红色荧光,假手术组在1~3 h均可见红色荧光,其中2组荧光强度在2 h达到高峰,手术组峰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注入5-ALA后2 h,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内甲状旁腺组织荧光强度均高于甲状腺组织10倍。组织学检查确认红色荧光组织均为增生的甲状旁腺细胞。结论 5-ALA介导SHPT甲状旁腺组织的高荧光强度的特点为术中辨别增生与正常的甲状旁腺组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杨阳练渝姜友昭陈兵
关键词:5-氨基乙酰丙酸甲状旁腺荧光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大鼠Gcm2的表达研究
目的:观察Gcm2的表达变化甲状旁腺细胞的增殖情况,探讨两者在时间进程上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Gcm2的功能和相关机制奠定基础。方法:5/6肾切除结合高磷饲养建立大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模型,于第1、4、7、14、21...
练渝张玲杨阳陈兵
硫化氢通过调控P2X7受体表达减轻脑出血后NLRP3炎症小体活化及脑损伤
目的:固有免疫以及炎症反应是脑出血继发性损伤中的重要因素.NLRP3炎性小体,是一种能够启动机体固有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PRR),它在脑出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以及产生促炎因子(如IL-1β)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
赵恒立潘鹏宇杨阳葛鸿飞陈蔚翔瞿杰史建涛崔高宇刘昕陈渝杰冯华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8
2011年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iopmentaidysplasa of the hip,DDH)是小儿比较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包括骨骼和软组织两方面的变化,病变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DDH在国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本科自2008-2010年共收治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3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整体护理,疗效显著,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杨阳侯天勇罗飞许建中陈雍华
关键词:髋关节脱位护理
5-氨基乙酰丙酸介导光动力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前期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介导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正常大鼠甲状旁腺及其周围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探索采用该法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可行性。方法 64只6~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体质量150~200 g,按光敏剂剂量(0、100、300、500)mg/kg平均分为4个组,每组按光动力照射时间(0、10、15、20)min再分为4个亚组,共16个处理组(n=4),手术暴露甲状旁腺及其周围组织后行光动力照射,ELISA检测照射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浓度,并观察照射前后各组织形态学上的变化。结果单独使用光敏剂或光照对甲状旁腺功能无影响,光动力治疗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甲状旁腺功能的减低,而对甲状腺功能无显著影响,随着光敏剂浓度和光照时间的增加,其对甲状旁腺功能的破坏作用增强。当光敏剂浓度为500 mg/kg,光照时间为10、15、20 min时,血清PTH值分别为(75.24±6.06)ng/L、(47.23±5.18)ng/L、(39.10±4.03)ng/L,与对照组(0 mg/kg,0 min)(128.19±4.75)ng/L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经过光动力照射后的甲状旁腺组织与正常组比较,腺体包膜仍比较完整,其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主细胞数明显减少,代之以大量空泡状的脂肪细胞,而甲状腺及其周围的肌肉组织在形态学上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以5-ALA为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可对大鼠甲状旁腺组织及其功能产生特异性破坏作用。
廖勇王敏练渝杨阳陈文赵婕陈兵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5-ALA甲状旁腺
继发性甲旁亢大鼠甲状旁腺5-氨基乙酸丙酸荧光特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和观察5-氨基乙酰丙酸(5-ALA)荧光定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大鼠甲状旁腺(PTG)方法的可行性及其代谢产物PpⅨ在PTG积聚的动态变化。方法:16只6~8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体重为
杨阳练渝张玲陈兵
二十二碳六烯酸诱导细胞自噬减轻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对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60只280~330 g成年SD雄性大鼠建立永久性局灶脑梗死模型(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模型载体空白组(pMCAO+Veh)和模型DHA给药组(pMCAO+DHA)。建模成功后,按预设时间点对动物体质量、生存时间、神经功能、脑梗体积等大体指标进行评测;利用HE、Nissl染色对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Western blot检测神经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变化规律。结果造模后24、72 h,pMCAO+Veh组动物体质量及生存率较假手术组出现明显下降(P<0.05),DHA给药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CAO+Veh组第7天生存率仅为38%,DHA早期干预可使第7天生存率提高至52%,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A可明显改善由疾病模型造成的神经功能,包括认知、感觉、运动功能,从而获得更高的神经功能分数及更少的平衡木错失(P<0.05)。建模72 h后TTC染色发现,pMCAO+DHA组较pMCAO+Veh组可减少约17%的梗死体积(P<0.05);HE及Nissl染色发现,DHA给药可显著减轻皮层梗死区神经细胞的病理性损伤;Western blot蛋白检测,DHA可显著抑制梗死后mTOR表达(P<0.01),同时增强LC3Ⅰ/Ⅱ表达(P<0.05)。结论 DHA可显著减轻由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病理性改变,其保护机制可能为负性调控mTOR通路作用从而激活自噬。
孙而艺张旋杨阳刘伟向欣冯华杨华
关键词:二十二碳六烯酸缺血性脑卒中自噬神经功能保护
浅谈骨科护士职业的素质
2012年
我科为全军骨科中心,护理对象多因意外创伤、车祸伤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了适应护理事业飞速发展,骨科护士应具备更加健全的素质,包括: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形象及语言修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精湛的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知我保护意识。
杨阳陈雍华
关键词:全军骨科中心护士职业意外创伤护理对象护理事业骨科护士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大鼠Gcm2的表达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大鼠在病程中Gcm2的表达变化以及与甲状旁腺细胞增殖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5/6肾切除结合高磷饲养建立大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模型,第1、4、7、14、21、28天取甲状旁腺和血清标本,ELISA检测血清i-PTH浓度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cm2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不同时间点甲状旁腺细胞的增殖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i-PTH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Gcm2mRNA的表达随时间进展升高趋势逐渐明显,在第1、4、7天仅缓慢升高,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4天始升高趋势明显(P<0.01),于第21天升高至最高点,为假手术对照组的9.92倍(P<0.01),第28天表达量稍有下降(P<0.01);模型组Gcm2的蛋白表达呈先下调后升高的趋势,第1天先有所下调,第4天进行性升高,第7天稍有波动,第14天后一直处于显著升高的表达状态,于第21天到达最高点,第28天稍有回落(P<0.01);模型组甲状旁腺细胞增殖在第1天便显著增强(P<0.01),第4天达最高(P<0.01),之后开始回落,至第14天回落到与假手术对照组相近的水平,一直到实验结束。结论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发病过程中,Gcm2的表达变化和甲状旁腺细胞增殖在时间进程上有相反的趋势,两者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部分原因。
练渝杨阳姜友昭邓武权陈兵
关键词:甲状旁腺细胞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